遏制天價片酬,重拳之下“勇夫”還有“對策”嗎?

遏制天價片酬,重拳之下“勇夫”還有“對策”嗎?

前些日子頗受關注的“陰陽合同”“天價片酬”等影視行業痼疾終於又迎來一記重拳。中宣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加強對影視行業天價片酬、“陰陽合同”、偷逃稅等問題的治理,控制不合理片酬,推進依法納稅,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

為什麼說“又”呢?因為“陰陽合同”、“天價片酬”、偷逃稅問題都不是新鮮事,行業內外呼籲者甚眾,主管部門也陸續出臺過一些規定和意見。不過,影視行業裡的聰明人比較多,重拳之下一直不乏“勇夫”。你有“政策”我有“對策”,你要限制明星高片酬,我們就做“陰陽合同”,或者乾脆就把明星變成股東、出品人、製作人,可以完美躲過各種限制。這樣一來明星們通過一部作品可以獲得的收益甚至比以前更高了。

明星高片酬看起來是一樁雙贏的好事,讓作品好賣了,明星致富了。可是不能無視的是,高片酬之下,明星多了,演員少了。表演水平不再是衡量一個演員水準高低的標準,於是乎不少明星把表演當成走秀,拍攝時間按小時計算,能露個臉的絕不露全身,甚至連走心的表情都吝嗇得不肯付出,哪怕你叫我“面癱”也不怕。

由於“一劇兩星”等政策,讓影視製作必須嚴格控制成本,面對無法控制的明星片酬,能控制的就只有其它製作成本了。於是,我們看到正在上演的熱門劇集中,有一眾明星、戲骨加盟,卻充斥著各種眼熟的橋段、構架、人物設置,堪稱抄襲大百科。我們看到2018年上半年已接近尾聲,幾千集的電視劇播放量,要想找出一兩部好戲,卻是難上加難,就是全明星陣容也難以挽回頹勢。中國影視行業已經透支信用太久,明顯餘額不足,今後大概有明星的戲也不見得好賣了。

可以想象,這次重拳出手,因為多部門的合作,會比以往更有效力,但不知道這是否會激發“勇夫”們更有創造力的“對策”。只是,無論什麼樣的“對策”,都只是在將已瀕於深淵邊緣的行業,又往邊緣推了一把。所謂的“勇夫”,有的也不過是匹夫之勇,只看到自己眼前的利益,卻無視整個行業的健康生態。

的確,我們不能要求某一個從業者為整個行業發展做出自己的犧牲,可是當一個行業充滿破壞者,無限透支行業信用時,這無異於自殺!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其實有的時候並不見得是聰明,反而是一種愚蠢。和主管部門的政策相比,影視行業更需要自省和自救,必須真正意識到問題已經很嚴重,等到信用破產後大家的飯碗都被砸了,後悔也來不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