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季節水產養殖用藥8大注意事項

在高溫季節,水溫較高、水質變化快,魚類進入生長旺季的同時魚病也容易發生,用藥較多,且天氣變化頻繁,因施藥引起的事故屢有發生,因此在用藥時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當魚池平均水深不到1米,水溫在30℃以上時,慎用全池潑灑的方法施藥。因為藥物在這種條件下反應速度快,藥物毒性大;

2、魚的發病率未超過5%時,一般不要採用藥物全池潑灑的方法來防治,可採用食場內懸掛藥物袋(簍)和食場附近水域局部灑藥來防治魚病;

3、魚的發病率超過10%,在進行水體潑灑時,要準確計算水體,用藥濃度要按常規用藥的下限或減半使用較為安全。用藥24小時內有人專管池塘,一旦發現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加換新水搶救;

4、魚在浮頭或浮頭剛結束時,不宜施藥;

5、施藥時要完全溶解後,從上風向下風潑灑,可增加均勻度;

6、宜在晴天上午9∶00—10∶00或下午15∶00-16∶00用藥,避免中午高溫、陽光直射時用藥,因為氣溫越高,藥物毒性越強,用藥風險越大。一些對光敏感的藥物(如高錳酸鉀、二氧化氯)也應避開此時使用;早晨、陰雨天、氣壓低、魚浮頭或浮頭剛結束時,除增氧類藥物外,禁止潑灑藥物,因為此時水中溶氧含量本來就低,潑灑藥物大多又要消耗一些氧氣,容易導致漁池嚴重缺氧,引發用藥事故。在池塘大換水後,蝦蟹類等甲殼動物,通常會因此誘發大批脫殼,此時它們體質較弱,一般不宜用藥,特別是硫酸銅等毒性大的漁藥更要慎用。

7、夏季高溫季節的中午,水體容易形成熱成層。當水體深度超過1.8米時,施用外用藥物潑灑時,原本在其它時間一次使用的藥量此時要分兩次施用,兩次間隔6小時左右或第一次用藥後開動增氧機攪水,打破熱成層後接著用第二遍藥,以免水體局部藥物濃度過高,造成對水產動物的傷害。

8、用藥前應做好一些應急措施準備。用藥後應在現場觀察一段時間,不宜馬上離開池塘邊,一旦發現水產動物嚴重浮頭或有不正常情況出現,應及時採取相應措施加以應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