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子須統宗卷四之下 江右山人徐善繼述 同著

地理人子須統宗卷四之下 江右山人徐善繼述 同著

地理人子須統宗卷四之下 江右山人徐善繼述 同著

地理人子須統宗卷四之下 江右山人徐善繼述 同著

地理人子須統宗卷四之下 江右山人徐善繼述 同著

此冊續論穴忌。夫五患、五要、五不葬、六戒、十不相、三十六怕等訣,及三十六絶、十般無脈等兇,皆穴之所忌,不可不察者。採而輯之,俾知所慎雲。

程子曰:“擇地先須避五患。須使他日不為道路,不為城郭,不為溝池,也不為貴勢所奪,不為耕犁所及。”

又曰:五患者,溝渠、道路、避村落、遠井窯。

按程子《語錄》雲:“卜其宅兆者,卜其地之美惡也,非陰陽家所謂禍福者也。地之美者,則神靈出,子孫盛。若培壅其根而枝葉茂,理固然也。地之惡者則反是。”然則曷謂地之美者?土色之光潤,草木之茂盛,乃其驗也。父祖子孫同氣,彼安則此安,彼危則此危,亦其理也。若不以奉先為計,而專以利後為慮,尤非孝子安厝之用心也。惟五患者,不得不謹。

朱子曰:“凡擇地,必先論其主勢之強弱,風氣之聚散,水土之淺深,穴道之偏正,力量全否。”又曰:“其或擇之不精,地之不吉,則必有水泉、螻蟻、地風之屬以賊其內,使其[單望陽1] 形神不安。而子孫亦有死亡絕滅之憂,甚可畏也。其或[單望陽2] 雖得吉地,而葬之不厚,藏之不深,則兵戈亂離之際,無不遭罹發掘暴露之變[單望陽3] ,此又其所慮大者也。”

又曰:“穿鑿已多之處,地氣已洩,雖有吉地,亦無全力。而祖瑩之側,數興土工,以致驚動,亦能挻[單望陽4] 災。”

丘文壯公曰:“風水之說,雖不可信,若夫乘生氣以安祖考之遺體,蓋有合於伊川本根枝葉之論,先儒往往取之。文公先生與蔡季通預卜藏穴,門人裹糗[單望陽5] 行紼,六日始至,蓋亦慎擇也。朱子論擇地,謂必先論其主勢之強弱,得風氣之聚散,水土之淺深,穴道之偏正,力量之全否,然後可以較其地之美惡。後之擇葬地者,誠本朱子是說,而參以伊川光潤、茂盛之驗,及五患之防可也。”

郭景純《葬書》雲山之不可葬者五:“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洪氏理曰:“不生草木,謂之無衣,曰童。程子以土色光潤,草木茂盛為地之美者。”

“氣因形來,斷山不可葬也。”洪氏曰:“若崩陷鑿斷,氣脈不續者,不可葬也。”《秘要》曰:“一息不來身是殼。”正此謂也。卻亦與自然脫斷者不同。山行有斷,脈不斷則吉耳。

“氣因土行,而石山不可葬也。”洪氏曰:“溫潤顏色鮮明者,吉也。”又有奇異地,隱於石間而有土穴者,又有鑿開頑石,下有土穴者,又皆吉地,不以此拘。惟焦壇、麻黑、青板,錐鑿不入,頑硬之石,不可葬也。

“氣以勢止,而過山不可葬也。”洪氏曰:“氣因勢而止,穴因形而結。若其勢竟去不住,曰過龍。兩邊插橈棹,似龍虎,昧者誤下。又有腰結及斬關穴不同者。”楊公雲:“好地多從腰裡落,迴轉餘枝作城廓。”非過也。何以辨之?曰有穴。

“氣以龍會,而獨山不可葬也。”支龍行度,兄弟同宗,雌雄並出。及其止也,城郭完密,眾山會集,方成形穴。今則單山孤露無情,故不可葬。卻有等支龍,不生手足,一起一伏,金木行度,一路平陽,兩邊以水為衛送,為養蔭。及其止也,雌雄交會,大江或朝或橫,外陽遠案,在乎縹緲之間。縱有陰砂,僅高數寸而已。此又不可以孤露而棄之。何也?蓋得水為上,藏風次之,所以貴也。

又穴有五要,葬有六兇。

葬其所會,乘其所來,審其所廢,擇其所相,避其所害。陰陽交錯為一兇,歲時之乖為二兇,力小圖大為三兇,憑福恃勢為四凶,替上逼下為五兇,變應怪見為六兇。

又穴有三吉:天光下臨,地德上載,藏神合朔,神迎鬼避一吉也洪氏曰:“天有一星,地有一穴。天星地形,上下相應。”張燕公曰:神謂人之神魂。合朔謂歲月日時也。謂藏神合夫吉朔也。神迎鬼避,亦年月得吉之義。陰陽沖和,五士四備,二吉也孤陽不生,獨陰不成。二五感合,乃能沖和。乃剛柔相濟之處,是為吉穴。《中庸》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其斯之謂與?五土四備,黑不與。紅黃為上也。目力之巧,工力之具,趍全避缺,增高益下,三吉也目力巧而能趍全避缺,工力具則能增高益下,是故裁成輔相在人。大凡作用之法,隨宜料理,千變萬化,本無定式,全在心目靈巧而相度之。蔡牧堂所謂“善者盡其當然,而不害其為自然;不善者泥乎自然,而卒不知其所當然。”道不虛行,存乎人耳。

楊公三不葬:一曰有龍無穴不葬,二曰有穴無人不葬無德之人,三曰有人無時不葬年月未利。

厲伯韶四不下:無穴不下,無德不下,無福不下,無期不下。

陳希夷先生四要:要龍眞,要穴正,要葬善,要時宜。按:希夷先生為種仿扦一地葬母,在豹林谷。既定穴,時未利,約以期。至期,先生未至,種遂葬。窀穸畢,先生至,嘆曰:“此地當出數代宰執,惜葬法未善,但出數將而已。”果復出種世衡、種諤等數人,為將有聲。見朱子所著《宋[單望陽6] 代名臣言[單望陽7] 行錄·種仿傳》。此見葬法矩度,不可有失。而扦穴之妙,誠難[單望陽8] 矣哉!

廖金精六戒:第一莫下去水地,立見敗家計;第二休尋劍脊龍,殺師在其中;第三最忌凹風穴,決定人丁絕;第四尤嫌無案山,衣食必艱難;第五生怕明堂跌,決是破家業;第六偏憎龍虎飛,人口主分離。

青鳥仙十不相

一不相粗頑醜石。頑石粗醜,形類兇惡者不可相也。亦有龍身及穴星,左右龍虎皆粗石,而穴間不見,且穴星純土者,則吉。如沐國公地,來龍純石,拔聳入雲。近而視之,巉巖峻峭可驚。及臨穴,左右皆石,只是當穴純土,光彩明白,所以吉也。福建興、泉諸名地,多有石。

二不相急水爭流。急水交劍爭流,穴前見之極兇,不可相也。

三不相窮源絕境。卜氏雲:“窮源僻塢,豈有眞龍?”誠以窮僻水尾,乃龍脈發身處,不可相也。有等大龍,翻身入源,奔至塢底而結穴者,不以此拘。

四不相單獨龍頭。單山獨壟,孤寒無倚,不可相也。洪氏雲:“獨當作露,不露不忌。”亦有大龍獨行,而至結穴處,開窩鉗,有龍虎者不忌。

五不相神前佛後。卜氏雲“神前佛後,忌聞鐘鼓之聲”是也。然予兄弟多見美地,不以此拘。如福建建寜楊文敏公祖地在白鶴山者,弋陽汪尚書祖地在叫巖寺者,皆切近禪室。又如廖金精扦張少保壽基,神廟先據,去其廟而立穴。若此之類,莫能殫舉。然則神前佛後,似亦不足忌與?竊謂神廟寺觀,多是孤陰寡陽、單獨龍神,或水口之山,故在不相。偶亦有結地者,則龍有臺屏帳蓋,而非單獨之比。有陰有陽,擁從侍衛,而非水口用神之屬。特其龍甚旺,故山川靈氣所鍾,未下之前,而有神靈依棲者,或餘氣發洩而為神廟寺觀者,若此之類,何神前佛後之足畏?諺雲“天下名山僧佔多”,其斯之謂與!雖然,猶不可概以壇廟處有穴,而專慕於此。此等去處,不結穴者極多,結穴者乃偶有一二而已。若於不結穴處勉強扦葬,尤非所宜,不可不慎。誠有吉穴,務須至誠,以善求之,不可則止,付之緣份。切不可恃勢強求,以為理外之事。多見因此風水且未得,而反賈奇禍者,君子可不慎之哉!

傳疑建安楊文敏公祖達卿,好施與,以木萬株施之白鶴山僧,因得其地。先是,有望氣者言此山有異氣,欲斷之。且斷而夜復滿,遂止。楊氏葬後,文敏公榮登第,官太師。又科第數十人,至今富貴不替。

按:是亦催官地也。葬此地時,文敏公十餘歲矣。公有《白鶴山房記》詳載[單望陽9] 得地之由,見《建寧志》,圖見龍法卷。

又廖金精為張潛公扦壽域於德興鑄印墩,其穴為吳王芮廟基,神甚顯,不可犯。廖曰:“姑置,俟壬申歲,君家必產貴子,可令乳母襁褓中訓食為拆。三四歲語言明白,可負此子入廟,據案上,令乳母以果品食之,彼必言拆。預名僕伕百餘人至廟間,候童言拆,群聲應曰“領鈞旨”一時撤廟,然後扦穴可也。”果歲至壬申而誕張忠定公壽,如廖公語,撤廟扦穴。後忠定官至少保,贈潛亦少保,今稱少保墓。

六不相墓宅休囚。墓宅休囚,氣運衰敗,縱有吉穴,亦不發福,不可相也。蓋地之氣運有盛有衰。當其盛時,則小結作亦能發福;當其衰敗,則雖有上結亦不發越。故古今一洛邑也,古今一長安也,昔為富貴繁華之地,而今為草莽荊棘之場,非陵谷變遷,亦氣運使之耳。地師先須識此。

七不相山岡潦亂。山勢岡壟走亂,條條無情之處,龍穴不聚,不可相也。

八不相風水悲愁。風水悲愁者,山粗雄而不媚,水峻急而有聲,風交吹,如號如泣。或湖泊之間,或渺茫之坂,或山鄉之處,風水悲愁,多為戰鬥之場,每數十年,必有一次戰爭殺伐。或賊寇所過,或剿滅強梁之類,此必然之應也。

九不相坐下低軟。凡主山,欲其盛旺高明。若坐下低軟,則無氣脈,多為軟弱蕩皮死氣之類,不可相也。

十不相龍虎尖頭。龍虎尖頭相鬥乃兇。若尖而不射不鬥,多是曜星發露,為貴地之證,又未可盡以為兇。

楊公雲:“或鬥或射尖如針,兩邊相指穴前尋。非為子息多清貴,更須積玉與堆金。”蓋此等龍虎,若龍穴眞,乃為明曜,主[單望陽10] 貴尤顯。

廖金精穴星八病:斬指摺痕項下拖,破碎石嵯峨。斷肩有水穿膊[單望陽11] 出,剖腹腦長窟。折臂原來左右低,破面浪痕垂。陷是腳頭竄入水,吐舌生尖嘴。

又穴面四病:貫頂脈從腦上抽,星峰不見頭。墜足脈從 [單望陽12] 下去,靈光內所聚。繃面橫生脈數條,生氣自潛消。飽肚粗如覆箕樣,醜惡那堪相。

李淳風論脈有八病:如葫蘆則非乳,如魚胞則非泡。貫頂如竹不起頂,非節。透頂出脈,非硬。圓有脊,非塊。串不明,非珠。流動出脈,非轉皮。

又穴有七兇:貫頂串脈、露胎、繃面、死鱉背、斷如斬、受殺、吐殺。

泓師三十六絕穴

覆月:太陰星下角穴,何以謂之覆月絕哉?必孤露飽硬,無受穴之處,來龍不眞。多作水口羅[單望陽13] 星之類,誤下則絕。

牛鼻:獨高而孤垂,無遮護,風交吹者是也。訣雲:雨[單望陽14] 打蛤蟆背,風吹牛鼻頭,有人扦此穴,田地不留丘。

窮源:源之窮盡處,乃龍未住,大山發足處耳,必山勢雄逼。《雪心賦》曰:窮源僻塢,豈有眞龍?亦有大龍翻身屈曲,結穴於源頭者,亦有似源頭實非源頭者,又不以此拘。

牛角:尖露而出不多,是曜氣,不結穴,誤下必絕。

釵股[單望陽15] :硬露脈盡氣絶[單望陽16] 。

帶刀:峻硬側斜,無立穴處。

牽城:水斜牽無情,必不融結。

倒城:傾[單望陽17] 瀉。

三箭:水直射峻急,而來去皆兇。

撞城:水直撞射穴。

斷城:水衝破。

四吊:四水直去無溶注。

裹城:水裹頭無餘氣。訣雲:裹頭城裡莫扦墳,劫卻東西便動瘟。

蛇頭:氣暴殺重,不開窩鉗,不可扦穴。若有氈者,下粘穴,又不拘此。或下王字穴,或下耳穴,皆要有自然窩泡,否則主兇。

蛇尾:尖利而小且長,亦脈盡氣絕之所矣。

浮牌:闊而氣散,不結穴。或龍眞者,可為陽基。

遠岡:是纏護之沙,風吹水劫,無枝腳,或縱橫路繞,皆兇。

犁壁:高峻而下尖,八風交吹,無藏蓄之態,主兇。

交劍:山之交劍者,尖利相指射。水之交劍者,兩水相交會。山交劍主殺鬥軍配,水交劍是脈大盡處,主絕。

死蛇:死蛇不屈曲而軟弱無氣,主絕。

垂足:箕踞之狀,兇。

天敗:崩陷之所,氣敗處也。誤認為窩而下之,主絕。

懸針:大龍行去而垂枝腳,上大而下尖利如懸針,不結穴,主絕。

鞋尖:微有起而孤露,無來脈,風吹水割。

狼牙:尖露。

離鄉:左右山飛走順水,無收拾。

弓鞠:兩垂。

弓弦:直急。

鼠頭:尖縮。

過宮:氣去不融結。《葬書》雲:“氣以龍止,而過山不可葬也。”

不蓄:陰陽不交,界合不明,生氣散漫而無收拾。謂之不蓄,言不聚蓄也。《葬書》雲“不蓄之穴,腐骨之藏”是也。

騰漏:左空右缺,前曠後跌,地中生氣悉為風所蕩散,不能融聚。壟之沉氣升騰於上,支之浮氣漏洩於下,葬之無益於存亡,適足以腐敗棺骨。《經》曰“騰漏之穴,敗棺之藏”是也。

臥屍:壅腫直硬,如死屍臥地。龍之無逶迤不結穴者也。誤下主絕。

釵頭:前言釵股,乃硬而露。此言釵頭,乃硬而尖,皆兇。

入式十二例雜論有吉有兇

一曰破:崩破峰壟,斷岡壞塹之地,或流水衝損,霹歷所驚。

二曰歹:欹歹不正,在右邊則女不正破產,在左則出奸滑人。

三曰流:流走不顧,隨水而去。或左右山不收,或玄武、朱雀尖竄。

四曰射:山直來,尖射向塜宅。或如拖槍,或如懸刀,或如虯尾。

五曰回:峰巒環合,入來相揖,龍虎宛轉回抱,歸向不流者是也。

六曰伏:其山偃伏低下,不能高聳,或如覆屍,或如臥蠶是也。

七曰圓:山欲圓而不欲粗,欲小而不欲大。粗大則鈍濁,圓小則清奇。

八曰巧:巧者,秀麗如描畫,聳立如卓旗。或橫如玉帶,或突如跪爐,或轉如勒馬,或盤如戲龍,或迭如垂簾,或簇如懸幕,或列如排衙,或據如案床,或如驅羊,或如飛鳳,千狀萬類,不可盡載,智者自能明之。

九曰暗:形狀不明,在陰暗之處。或模糊不清,或眾山共圍一山。

十曰亂:雜亂繁多,並無條理,如亂花,如投算,四散不可紀是也。

十一曰水:有山無水謂之孤,有水無山謂之寡。水欲深而不急,欲平而無聲。十里之外有秀水入明堂者,大貴之地也。

十二曰石:開壙見青石者兇,紅粉者吉。獨石如鼓,醜石如崩崖,尖利頑塊,俱兇。石碎巉巖,與山無草木,及石間有溼潤者,俱兇。若有五色石,細膩如粉,並五色土者,主大富貴之地。

劉白頭十般無脈絕

如居山谷,且要藏風。此山凹而龍虎腰缺陷,風吹其穴,主絶。廖氏雲:“第一莫下凹風穴,決定人丁絶。”

眞龍正穴結作於內,而門戶間雖似星辰,乃不結穴,謂之城門絶。

形如覆鍾,高聳而直硬峻急,可尋下吐粘穴,要龍虎護衛其覆鍾。俗取向上穴者非是。若果有穴,則開窩鉗。

來龍急而玄武高昂,不受穴,孤露受風吹,水必不聚堂,一無可取,何必泥亥龍艮龍哉!

橫龍有空亡窩,趕元辰幹流,而左右山皆走竄,龍去別處做穴,乃過龍也。悞下必絕人丁。

降勢急而尖如犁嘴,直硬帶殺,不可扦穴,誤下必絕。

護送不包穴而皆尖利,本身雖逶迤,不可謂龍活,乃鵝頭鴨頸,單寒微弱,故主絕。

過龍假結幹窠,橫脈不能鬥虎,又無唇氈證穴,必是花假,主絕。

眞是初龍結穴則吉。但非初龍,而千龍發處,扦無脈無穴之地,山粗水短,無龍無穴,主絕。

大坂之中,無龍脈,無突,無來歷,一坦平洋,或經斷脈水劫,不相聯屬,葬之主絕。

洪梧齋二十四殺穴[B18]

若星頭不明,不土不金,肢腳走閃,巖峻破碎,崩崕洪赤,倒旗惡[B19] 石,肥壅腫粗,茅葉拖槍,歹欹軟蕩,架柴曬網,破傘嵯峨,柔弱屈曲,死蛇死鱔,散花亂衣,迎送不來,順下斜飛,披頭撒掌,均陷客風,當面捲簾,土牛牽動等穴,若不避忌,悞人敗絶,宜加精辨,庶眞假得分也。

玄武垂下,頸長如繩,而且纖細。頭上成星,而入首不昂,兩邊殺水又劫,全無生氣,不吉而兇。

《雪心賦》雲:“穴後須防仰瓦。”蓋後宮仰瓦,則氣不融結,何得有地?惟天財穴又喜仰瓦。

不生胞乳,又無氈唇,龍必不眞,不須著眼。

玄武吐舌,若龍眞而左右有情,亦有截法,所謂“玄武嘴長高處截”是也。

壅腫彎來似壅弦,金魚不到土牛牽。時師道是窠囊裡,枉費心機空費錢。

如人扶起筲箕樣,水直金魚會不成[B20] 。氣脈不藏空立穴,子孫窮苦受伶仃。

牛軛形橫無節枝,兩邊水散局順飛。硬直挺然無護揖,誤扦枉死少年兒。

如人擁膝坐寒爐,健硬生來氣脈粗。左右不回山水散,田連阡陌也如無。

廖公雲:繃面橫生脈數條,生氣自潛消。與此稍異,要之皆為兇穴,不可下也。

廖公雲:墜足脈從腳下出,此謂頭細頭粗,皆一理耳,俱不可下。

《葬書》雲:氣以生和,而童山不可葬也。蓋童禿之山,草木不能生育,安能有生氣以蔭人哉!

竹篙頭硬而帶殺,既無節又無痕,誠一死硬物耳,安可下穴?

穴星不成,而硬直如搖拳,孤露受風,必來龍不眞,故有此醜[B21] 穴,不必顧矣。

反肘無情向穴,謂之龍虎反眥,主悖逆爭鬥,不孝不義,兇莫大焉。

硬麵天罡帶火如弩觜,不受穴,切勿輕下,主瘟火人命,枉死少丁。

禾鍬面峻硬壁立,不受穴,是龍不眞,故成此形狀,不必追尋耳。

玄武不垂頭者,謂之拒屍。故但凡穴前,必須要平坦,否則不納穴,皆是拒屍。

白虎入明堂,兒孫主少亡。蓋虎山高昂,謂之銜屍。又入明堂,謂之拭淚,俱大凶。若水到右,白虎宜強,不以此拘。

右二十四位殺穴:頸長者[B22] ,來弱也;翅短者,無包藏也;貫頂者,無主星也;繃面者,生氣殺也;若如死鱉者,陰陽不分也;墜足者,後輕前重也;童頭者,躁禿無生氣也;竹篙、搖拳者,直殺也;水現、甕弦、空窩者,無頂乳虛窩也;死塊者,頑硬也;鱉裙者,氣散也;突肚似冬瓜,與覆[B23] 鍾、筲箕,皆[B24] 死硬粗峻[B25] 也;箕口,散也;仰箕,虛窩也;擁膝,逼迫也;仰瓦,後空也;吐舌,露胎也;玄武壁立,不納也;虎逼堂,捶胸拭淚也。大抵穴星粗頑,破碎、壁峻、醜惡、壅腫、尖利、瘦削、柔弱、脈露、硬直不悠揚,皆謂之殺穴,必來龍不眞,故作穴不美,而水城、案對、龍虎縱合矩度,亦為虛花,不可貪砂水而失龍穴之根本也。

紫瓊張眞人穴法三十六怕

穴怕鬥煞直扦。穴怕臃腫頑堅。穴怕孤露單寒。穴怕惡石巉巖。穴怕坐下低軟。穴怕卑溼瀝泉。穴怕懶坦平洋。穴怕崩破鑿傷。穴怕前高後低。穴怕四山壓欺。穴怕左空右缺。穴怕明堂傾跌。穴怕槍頭鼠尾。穴怕鵝頭鴨嘴。穴怕高山峻嶺。穴怕面牆坐井。穴怕水走沙飛。穴怕燒窯[B26] 築陂。穴怕捲簾水現。穴怕劫砂當面。穴怕凹風吹射。穴怕元辰直瀉。穴怕堂氣不收。穴怕箭水直流。穴怕界水淋頭。穴怕牽動土牛。穴怕明堂空曠。穴怕界水塞暗。穴怕八風交吹。穴怕劍水衝摧。穴怕全無餘氣。穴怕路行穿臂。穴前怕見深坑。穴前怕見反城。穴後怕是仰瓦。穴後怕是高掛。

紫清眞人白玉蟾四喻

龍雖好而無穴,謂之有若無;穴雖好而無龍,謂之實若虛;地雖吉而葬不得法,謂之有官而無祿;地雖吉而年月失利,謂之有舟無楫。

傳疑玉蟾仙翁為臨[B27] 川吳氏扦新[B28] 畲陽基,在縣北百里,鱔魚形。吳氏舊基乏人。翁曰:“扦此大旺人丁,但年月未利。”吳氏欲速,不暇筮期。仙翁曰:“亥卯水流乾戌合,年月不利貴來遲。”吳氏果大旺人丁。自宋迄今,三百年後始出中江公璁,登嘉靖乙未進士,官籤憲。曰方、曰慧、曰宗漢諸君,連登科第方亨。

辨穴眞假

附:凡定穴,有天然的定之所,一步不可移易者,方為眞穴。如人灼艾用針,自有一定之穴,不可差毫釐。若移左一步放棺亦似是,移右一步放棺亦似,移上亦正,移下亦正,無的然之所者,則非眞穴。術家謂之菩薩面,面面皆好,決非眞穴。

傷龍傷穴說

附:傷龍傷穴有兩說,一是點穴太高為傷龍,穴點太低為傷穴;一是順來順下,氣衝於腦,謂傷龍;斜插太過,氣不貫耳,謂傷穴。二說俱是。以氣言,高則氣太急,低則脫氣,順來順下,鬥氣衝腦,饒減太過,脈注不著。故云“高低饒減咫尺間,得失吉凶從此定。”不可不慎。傷龍主禍速,傷穴主禍遲。古人謂“寧可傷穴,不可傷龍。”以取禍之遲速言耳。其實二者均不可傷。一說掘鑿太廣傷龍,開井太深傷穴,皆當慎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