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学习|祝灵君:适应新时代新挑战 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党建学习|祝灵君:适应新时代新挑战 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1929年4月,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前委给中央的信》中首次提到了“党的战斗力组织力”的概念。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把民众组织起来,就找到了赢得战争胜利的“伟力”。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使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员队伍建设的意识树起来、把责任扛起来,激活基层党组织,增强基层组织力。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群众组织力”的概念,并与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并列,对新时代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群众组织力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基础

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重视组织、善于增强组织力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带领群众、组织群众共同奋斗的历史。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就是要把党员、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深深根植于广大群众之中,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组织引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增强群众组织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建设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的必然要求。

增强群众组织力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些理想和目标,单靠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组织起来甚至凝聚全人类的力量共同奋斗。首先,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把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无产阶级只有组织起来并建立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自为的阶级行动。马克思在《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中指出:“工人们已经具备了作为成功因素之一的人数;但是只有当群众组织起来并为知识所指导时,人数才能起决定胜负的作用。”列宁强调:“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其次,还需要把农民和其他群众组织起来。相对于作为大工业产物的工人阶级,农民是一个松散的群体,更需要花大力气组织起来。1937年5月,在延安召开的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广大群众,有待于我们宣传、鼓动和组织工作。”1943年11月,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还有什么与此相反的方针呢?”

增强群众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国家山河破碎、主权沦丧、人民颠沛流离。孙中山先生在《民权初步》一书中痛心疾首地指出:“中华民族,世界之至大者也,亦世界之至优者也。中华土地,世界之至广者也,亦世界之至富者也。然而以此至大至优之民族,据至广至富之土地,会此世运进化之时、人文发达之际,犹未能先我东邻而改造一富强之国家者,其故何也?人心涣散,民力不凝结也。”因此,把中国人民组织起来,推翻“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一切有理想、有信念、有正义感的政治组织神圣不可推卸的使命。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和人民群众建立了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行动共同体关系,形成了党群关系同心圆。从此,曾经“一盘散沙”的中华民族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

增强群众组织力是突出党的政治功能的迫切要求。列宁指出,数以千百万计的群众,哪里有千百万人,而不是几千人,哪里才是真正的政治的起点。毛泽东指出,所谓政治,就是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第一属性是政治属性,第一功能是政治功能。党只有深深扎根群众、紧密组织群众,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要发挥政治领导作用,就必须把群众组织起来,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夯实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新时代更需要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更有条件增强群众组织力。比如,组织群众所积累的经验更丰富;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有更好的物质基础;信息技术更发达,联系渠道更广泛;党员队伍规模更大,组织覆盖率更高。然而,迈上新征程、续写新篇章,面对各种现实矛盾与挑战,我们党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增强群众组织力。

组织变迁与社会流动带来的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公社体制、单位体制、户籍制度、档案制度等体制制度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公社体制、单位体制逐步解体,户籍制度和档案制度逐渐松绑,我国人口在地域范围内尤其是城乡之间的流动性迅速增强。加入WTO以后,我国公民在全球范围和职业行业内的频繁流动已成常态。随着社会流动性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固定职业者变成自由职业者,个体对组织的归属感不断减弱,原有的组织结构已被打破,而新的组织结构与规范尚未完全形成,这就成为我们党组织群众面临的基础性、长期性挑战。

新媒体与信息技术带来的挑战。当今中国,受全球化、互联网、新媒体、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因素的影响,已经进入“个体化社会”。以互联网的影响力为例,互联网没有国界,但丧失主权意识,一定会导致精神世界被“殖民”;互联网催生了立足于新技术文明的意识形态,对立足于传统工业文明的意识形态带来巨大挑战;互联网表面追求分布式社会结构,但背后却存在集权式社会结构,如信息霸权和资本霸权;互联网上也存在着一个封闭式的圈层社会,圈内圈外两重天;通过互联网发起社会动员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征,等等。社会的个体化体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家庭的社会功能弱化,就业短期化,在劳资之间劳动者的地位随着产业链的延长而弱化,经济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与传播的可能性大大增强,等等。社会个体化加速了基层社会“去组织化”趋势,迫切要求我们党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通过再嵌入方式实现对基层社会的“再组织化”。

新社会阶层、新兴群体带来的挑战。伴随着新技术文明的崛起,当今中国,在各种新业态中出现了一大批职业经理人、律师、中小企业主、经纪人、拍卖师、职业讲师等从业人员,这些新社会阶层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同时,一大批自由职业者、网络意见领袖、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演员歌手、流浪艺人等种类繁多的新兴群体活跃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社区、网络空间、农民工群体、个体工商户、网民、“北漂”“蚁族”中,四处传播各种信息与能量。如何有效地把党的工作融进新业态,有针对性地把新社会阶层、新兴群体组织起来,这是我们党必须重视的大问题。

群众工作本领恐慌带来的挑战。当前,面对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一些党员干部把握时代脉搏的敏感性不够强,做群众工作的理念落后、手段单一、方式陈旧,一些群团组织出现了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一些党员干部与普通群众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缺乏感情,等等。这些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的战略选择

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既需要与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社会号召力一体增强,又需要聚焦以下4个方面努力。

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我们党历来讲,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拓展了群众路线的功能定位和使用范围。民主集中制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体现,协商民主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体现。我们要用协商民主聚合广大人民群众的不同利益诉求,用民主集中制把这些诉求集中起来,找到最大公约数;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以“看不见的手”延伸“看得见的手”,用利益联结机制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贯通党治国理政“最后一公里”,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分散灵活办小事的效能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深化群团组织改革,坚持保障向上提升、服务向下扎根,使其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最大限度把各自联系的群众组织起来。

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首先,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要严把政治标准,注重从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识群体中和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中发展党员;培养优秀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加大专职党务工作者配备力度。其次,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要运用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政治经济学”,在有条件的地方激活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发展功能,夯实文化功能,这样才能提升包括服务功能在内的整体功能,不断增强党在基层群众中的引领力、号召力、领导力。最后,通过人、财、物等党建要素的再配置,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提升基层党组织覆盖率。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各类社会基层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社会各类群体,切实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

建立网上网下同心圆。我国已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面对这个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防止让互联网成为当代中国最大的“变”量,要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完善体制机制,打通并用好同群众信息交流的新渠道,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然而,大部分党员干部依然患有网络恐惧症,不能熟练使用新媒体或不敢直面网络舆情。我们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把基层的各种要素、资源整合起来,统揽基层政权条、块职能,尽可能把群众自治组织、“两新”组织、驻区单位、志愿者等各种组织和力量统一起来。同时,构建数据统筹网,与基层治理的物理网格相重叠,形成“双空间”“双网格”相互配合、相得益彰的基层治理格局。

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要重视党员干部多岗位锻炼和提升通识教育水平,把党性教育、生活教育、知识技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党员干部与群众手拉手、肩并肩、心连心的深厚感情。党员干部要善于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通过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赢得群众的信任与信赖,最终把群众引导到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上去;善于与群众谈心谈话,经常对群众做思想政治工作,进行情绪疏导和情绪管理;善于运用新技术新媒体做群众工作,在个性化手段、“微”服务方式上下足功夫。群众工作还要做进群众的家庭,高度重视家庭顾问、校外辅导员、职工之家“思想政委”的培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