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曾经的一句话说出了心声,可惜刘协没听懂,恨了他一辈子

要说汉献帝刘协最恨的人是谁,“曹操”二字肯定会脱口而出,根据曹操的种种作为,刘协确实有恨曹操的理由,但是要是说刘协为什么要恨曹操,我们似乎只能想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但我们不妨想一想,若是换做其他诸侯,刘协是否还有机会当他的皇帝,还说说早就被逼的“退位让贤”了。

曹操曾经的一句话说出了心声,可惜刘协没听懂,恨了他一辈子

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比起刘备和孙权称帝的行为,曹操在称帝这件事情上算是最明智也是最遗憾的选择。

现在许多学者都在研究曹操不称帝的原因,大致总结出了三点。

曹操曾经的一句话说出了心声,可惜刘协没听懂,恨了他一辈子

其一,他背不起乱臣贼子的骂名。

东汉末年虽然是个诸侯分割,战乱并起的年代,但是汉朝仍在,所有诸侯名义上还是汉朝的臣子,即使汉朝再势弱,但伦理纲常仍在,礼仪仍在,曹操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对这一切更是不敢逾越。

曹操是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若是废了献帝自立,定会成为千夫所指,甚至背上乱臣贼子的千古骂名,所以为了这个“名”他不能称帝,甚至在公开场合已在表示自己想做“贤能将相”,绝不做奸佞小人,这一切都是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曹操曾经的一句话说出了心声,可惜刘协没听懂,恨了他一辈子

其二,曹操看不上虚名,他看中的是实权。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除了“皇帝”的名号之外其他皇帝有的权力他几乎都有了,皇帝下的诏书是他口述的,任命官员也是他任命的,就连朝廷的规章制度都是由他来制定的,又何必要锦上添花的“皇帝”名头,更何况这个名头对自己还不利。

其三,不想被群攻

东汉末年的皇位对于刘协已经算是个“虚名”,对于诸侯更是块“烫手的山芋”,可以这么说,除了汉献帝之外,这个皇帝谁当谁倒霉,袁绍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而打败袁绍的正是曹操,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皇帝”的帽子只会给他带来被群攻的后果,即使三足鼎立,这也是三家最忌讳的一点。

曹操曾经的一句话说出了心声,可惜刘协没听懂,恨了他一辈子

即使刘备和孙权称帝那也是在曹丕称帝之后,不得不说曹丕不管在品德还是城府上都比他老子差的远。

而曹操是否真的不想称帝?其实他早就表露过自己的心声:“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很多人将这句话理解为曹操在为他儿子铺路,但为何就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周文王即使得了天下三分之二,依然以臣礼侍商,这与曹操的境况何其相似!足以说明他根本就没有称帝的欲望,想用这句话让刘协放心。

曹操曾经的一句话说出了心声,可惜刘协没听懂,恨了他一辈子

可惜刘协根本就不理解曹操的意思,或者忽略了曹操的这句话,还是恨了曹操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