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是傀儡?戰時他權力大得驚人,首相因其一句話而嚇得身亡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近鄰日本屬於君主立憲制的國家。

所謂君主立憲制,就是資本主義國家以世襲的君主為國家元首,君主權力按憲法規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權組織形式,它的產生主要是資產階級與封建地主階級互相妥協的結果。

而作為國家最高統治者的日本天皇只是象徵性的,他的職責多數是禮節性的,如代表國家出訪,簽署法律文件等。實質上是政府(內閣)掌握行政權力,其最高領導人是首相,又稱內閣總理大臣。雖然在歷史上日本天皇多以傀儡的形勢存在,但在近代戰時日本天皇的權利也是大的驚人,首相就曾經因其一句話而嚇得身亡!

日本天皇是傀儡?戰時他權力大得驚人,首相因其一句話而嚇得身亡

明治天皇

因為日本有文字記載的時間較晚,大約在公元七世紀才出現正式的漢字文獻,在此之前一切關於日本的信息都不得不從中國的史書中尋找。日本能拿得出來的資料只有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而已。按照日本人的神話作品《古事記》,初代天皇為日本神話中的神武天皇,就像古代皇帝是真龍天子一樣。但實際上,包括神武天皇在內,前十四代天皇完全無法在歷史上確認。只有從第十代天皇崇神天皇,根據考古學能夠隱約判定其存在過。

從公元前660年第一代日本天皇繼位到現在的明仁天皇,可謂歷時兩千多年,傳位125代號稱“萬世一系”。在有信史記載的大部分時間裡,天皇其實並不掌握實權。(這也是日本天皇得以朝代從未更替的重要原因。)換言之,雖然天皇有掌權的時候,但整體看來,還是習慣性充當傀儡的時候比較多,天皇無權這一悽慘的狀況一直持續了一千年左右。直到十九世紀江戶幕府滅亡,政權才被奉還於天皇。

日本天皇是傀儡?戰時他權力大得驚人,首相因其一句話而嚇得身亡

日本皇室家徽

1889年,日本憲法規定,“天皇神聖不可侵犯,總攬統治權”,確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政體。根據當年的《大日本帝國憲法》部分記載: 天皇為【國家元首】 , 總攬【統治權】, 依本憲法規定實行之。天皇依帝國議會之協贊 , 行使立法權。天皇召集帝國議會 , 其開會、閉會、停會及眾議院之解散 , 皆以天皇之命行之。其中第十一條規定日本天皇是統率陸海軍最高長官,天皇規定陸海軍之編制及常備兵額。

如上幾條,足可以證明自【明治天皇】始至【昭和天皇】(即裕仁)統治的前期(1945.9止),這段時間內天皇是掌握實權的!這種保留封建殘餘並帶有現代資產階級性質的的政治制度,也是日本軍國主義的重要根源。

日本天皇是傀儡?戰時他權力大得驚人,首相因其一句話而嚇得身亡

裕仁天皇

裕仁是日本戰時的最高統帥,日本發動二戰是他批准的。裕仁天皇在當政後,一直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他擁有絕對的權力,而且這種權力是日本憲法賦予他的,裕仁絕不是某些人宣稱的那樣的是一個純粹的傀儡首領。他在位期間,指揮和策劃日本相繼發動侵華戰爭和太平洋戰爭,侵略和踐踏了中國和東南亞以及太平洋十幾個國家,導致了數千萬無辜人民的死亡。

可以說裕仁才真正是日本發動二戰的最大戰犯。對這一點裕仁天皇自己也承認,他在1945年9月27日拜見麥克阿瑟將軍時說:“我對因為日本推行戰爭而發生的一切問題和事件,負有全部責任,我對所有的軍事指揮官、軍人、政治家以日本的名義做的事。負有直接責任……總之,我要負全部責任。”二戰後,美國人民要求廢除近代天皇制,但美國政府決定保留沒有實際政治權力的天皇制。

日本天皇是傀儡?戰時他權力大得驚人,首相因其一句話而嚇得身亡

田中義一

據記載裕仁天皇喜歡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少說話,總是做出最高領袖的姿態,總是把真實想法隱藏在不動聲色的臉色後面,讓裕仁天皇的一切決策變得“模糊”,這其中自然包括天皇參與戰爭的決策。不過,裕仁天皇的權術讓他的親信們可以確定無疑地解讀他的“模糊”實際上卻是明確無比的信息。因為裕仁天皇有著日本憲法賦予他的無限權力,所以他的任何一個心思,哪怕只是一點點小小的暗示,都將成為日本政府某些重要決定做出的依據。

裕仁天皇一直在用微妙的方式使用權力,他可以用委婉的語言表達建議、警告、質疑,或者用意味深長的沉默表示反對。事實上,他的絕對權力使他可以通過很簡單的一句疑問讓他的內閣或是首相辭呈。

這是有實例的。日本軍人在皇姑屯密謀殺害張作霖後,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兩次面見裕仁天皇,由於前後說法不一致——田中一開始和裕仁報告皇姑屯事件經過時,說是日本軍人乾的,向天皇保證一定嚴肅處理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把那河本送上軍事法庭。

日本天皇是傀儡?戰時他權力大得驚人,首相因其一句話而嚇得身亡

網絡配圖

第二次田中到宮裡和天皇又說:“查了,和陸軍沒有關係,確實是南方革命軍乾的。”這下把昭和天皇氣得不行。一下子就把他給轟了出去。裕仁天皇對著田中的時候什麼也沒說,也沒有表態,只是在田中第二次見他之後,等田中走後,對自己的侍衛長鈴木貫太郎隨口說了一句,田中前言不搭後語,以後不需要再來見他了。

鈴木把天皇的原話原封不動地轉給了田中,田中被嚇傻了,立即內閣總辭職,很快就死了。日本人歷來都有說法,說田中義一是被裕仁天皇嚇死的。

最後我們要說裕仁天皇在戰後沒有受到審判,一方面是日本在投降前與美國秘密達成的保留日本天皇制的秘密條件,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政府和軍部高官的集體袒護。東久邇宮稔彥王內閣一上臺就對國內外宣傳“天皇陛下沒有戰爭責任”。日本皇族策劃將英美輿論中的首要戰犯“裕仁”的說法改變為“東*條*英機”。於是東*條*英機就成為了裕仁的替罪羊。接受東京審判的日本戰犯們,心照不宣地把戰爭責任往東條英機身上推,要麼往自己身上攬,總之要使裕仁脫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