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可可西里實業開發集團獲“社會扶貧先進單位”稱號

青海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获“社会扶贫先进单位”称号

青海可可西里實業開發集團公司董事長邵勇接受媒體採訪

青海新聞網訊 6月27日,在青海省2017年度脫貧攻堅表彰大會上,青海可可西里實業開發集團因在社會扶貧工作開展中成績突出,獲得“社會扶貧先進單位”稱號,該公司董事長邵勇在表彰會上作交流發言。

據悉,可可西里實業開發集團是一家集市場管理服務,農畜、土特、酒產品生產銷售,文化旅遊開發等為一體的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先後獲得“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等榮譽。近年來,企業秉承“收益於民、服務社會”的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脫貧攻堅決策部署,積極參與“雙百”精準扶貧行動,在西寧、共和、興海、大通等地建設畜產品基地,實施文化旅遊扶貧項目,幫助貧困地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抓發展促脫貧惠民生。

2017年,該集團公司結合“雙百”精準扶貧行動,與大通縣朔北藏族鄉鄭家溝村、麻家莊村建立結對幫扶關係,依託可可西里工業文化旅遊產業園培訓安置貧困群眾40名,人均月工資3000元。與共和縣西臺村、互助縣丹麻鎮索卜溝村388戶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採取收購犛牛、入股分紅、招工就業、提供農作物種子等方式進行扶持。與興海縣中鐵鄉恰青村、民族村、社宗村等7個村843名貧困群眾建立幫扶關係,將人均6400元到戶產業扶持資金,以2年期限入股到公司,按照每年10%的比例進行入股收益分紅,2年分紅收益合計107.9萬元。

該集團公司立足興海縣河卡鎮有機食品基地,與興海縣9個合作社,共和縣環湖4鄉6個村犛牛養殖協會簽署訂單協議,協商確定最低收購保護價格,採取“讓利+補貼”方式帶動貧困農牧民增收。對興海縣河卡鎮9個生態牧業合作社中347戶養殖的有機牛羊,以高於市場價2元/公斤的保護價讓利和1.75元/公斤的現場補貼進行收購,並對群眾出售的有機犛牛按15元/頭、有機藏系羊8元/只進行獎勵。2017年兩次“分紅”合計108.06萬元。收購共和縣黑馬河等4鄉6村1112戶農牧民養殖的牛羊,2017年給牧戶分紅88.96萬元。2018年1月份以來,共和縣的龍羊峽鎮的查那村、克才村,塘格木鎮的智德村,相繼與公司建立聯結利益聯結機制,共促犛牛產業發展,共謀致富脫貧攻堅。

青海可可西里实业开发集团获“社会扶贫先进单位”称号

另外,集團公司依託南川工業園區年產7000噸的精深加工基地,開發系列拳頭明星產品,提高畜產品附加值。實施“線上線下”同步銷售,入超市入終端銷全國,實現一線產多品,價格各不同,產品多收益,資源無浪費,爭取效益最大化,讓利於農牧戶。在普通畜產品精深加工“讓利”方面,2017年,以高於市場價1元/公斤的價格,在全省收購犛牛肉共4955噸,做牛肉乾精深加工,幫助全省6194戶農牧戶增收495.5萬元,戶均增收800元。

在青稞種植業上,2017年公司圍繞興海縣“國家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在河卡鎮的五一村、紅旗村、寧曲村3個村莊種植有機青稞1000公頃,年產量29250噸;自行流轉耕地1萬畝種植青稞,年產量3000噸。以“訂單+基地+農戶”聯合發展模式,當市場價低於保護價,實行保護價收購,當市場價高於保護價時,在市場價的基礎上增加0.5元/公斤的價格進行收購,每年收購青稞9000餘噸。擁有2條青稞系列產品生產線,開發“可可西里”牌青稞糌粑餅、青稞米、青稞炒麵、青稞蛋糕、青稞掛麵、苦蕎茶等產品,年消化青稞原材料12000餘噸,促進當地種植業發展,帶動農戶增收450萬元,安置建檔立卡就業人數19人,發放工資20.5萬元。

“集團公司將以此次會議為契機,進一步創新發展理念,加快“四個轉變”,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養殖扶貧、種植扶貧、技能扶貧等各種幫扶方式,加大對海南、玉樹、果洛等深度貧困地區幫扶力度,力爭為全省脫貧攻堅做出新的更大貢獻。”青海可可西里實業開發集團公司董事長邵勇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