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是外星人,那裡的文明已經不可描述!

八哥又來聊自然科學了,上期給大家科普了什麼是暗物質《號外!宇宙超級大發現!》,很多人還是很懵,不明白這到底是什麼,發現了對我們有什麼用。

其實啊,別說你不明白,就連科學家也沒搞懂呢。

八哥聊這些自然科學的話題,並不是要引起大家爭議討論。

平時加班賺錢養家夠心煩的了,還有那麼多國際大事要操心,偶爾抬抬頭,看看天上的宇宙,不也蠻好。

今天再開一個腦洞:戴森球

人類的進化史,是可以從利用能源的角度考慮。

石器時代就是打打獵采采果子,過渡到農業社會,大規模種植糧食作物,最後再到工業社會,機器開始大規模普及。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人類利用地球能源,由淺入深的過程。

你可以這麼想像,植物吸收了太陽能,被動物吃掉,再被人類捕食,從食物鏈的角度,是一種能源的傳遞方式;

人類開採石油、天然氣,利用太陽能、風能,則是直接從地球上開採能源。

那麼我們來看看,人類利用能源的效率有多高呢?

根據E=mc^2,估算一下,我們吃糖獲取能量的效率是0.00000001%,燒煤是吃糖的3倍,石油是吃糖的5倍。

這種級別的能源利用是很低效的。

核裂變的使用效率是0.08%,核聚變可以達到0.7%,假設以後可以用黑洞發電,那麼理論上效率可以在20%-90%之間。

知道人類目前在地球上活動的能源使用效率,我們再來看看,從打地球誕生開始到現在的46億年時間到現在,一共吸收了多少的太陽能呢?

換句話說,地球上所有的石油礦物質、液態水、動植物生命體形態等等,這些有機物無機物所蘊含的能量,是太陽發光發熱多久才能提供的能源呢?

2秒。

人類如果想要殖民太空,或者以後大規模的使用AI進行星際探索,那麼勢必要對能源的使用效率進行提升。

這個很好理解,就拿現在需要發射宇宙飛船的運載火箭來說,裡面裝的不是汽油。

因為汽油形態的能源是不足以提供脫離地球軌道所必需的速度的,火箭裡面裝的是液氧和液氫。

那麼如果這麼來看,太陽的能源射到地球上,還可能被反射回太空。

即使被地球動植物吸收了,再轉換成礦物質被人類利用,那這個使用效率也太低。

開個小腦洞,如果在地球表面鋪滿能源吸收板,那麼不就可以把太陽照射過來的能源全部吸收了麼?

進一步,我們把腦洞放大,如果我們技術允許的話,將這個能源吸收板把太陽包住,豈不是就把太陽所有的能源都利用開發起來了麼?

這就是科學假想:戴森球。

想要建造戴森球,需要的資源從哪來呢?

可能得把木星拆了,地球的實力可能支撐不了。

如果真的是外星人,那裡的文明已經不可描述!

根據戴森球對於能源利用開發的理論,就可以把宇宙文明開發成三類:

Ⅰ型文明

能夠開發利用本星球的自然資源。(人類目前為0.7級,未達Ⅰ型文明)

Ⅱ型文明

應該能夠建造戴森球,吸收恆星的全部能量輸出。

這種文明已經有能力進行星際旅行,或許已經研究出超光速方法。

這種文明至少要比人類先進幾萬年。

Ⅲ型文明

已經可以掌握利用所在星系的全部資源的技術,領先我們幾千萬年。

用《三體》裡面做類比的話,三體文明大概就是Ⅱ型文明,歌者文明就是Ⅲ型文明。

不要以為這是天方夜譚,曾經天文學家觀測到一個星系(編號KIC8462852),這顆恆星出現了非週期性變暗幅度超過20%。

據此猜測,很可能存在高於人類文明的未知生命體,正在那顆恆星周圍建造大規模戴森球物體。

如果真的是外星人,那裡的文明已經不可描述!

這個幅度規模的能量變暗,據推測遮擋寬度應達到這顆恆星本身的一半。

所以,要麼就是一場行星碰撞,只是產生的大量碎屑遮住了能量而已;

要麼就是真的在那顆星系裡存在Ⅱ型文明,正在開發恆星能源……

如果真的是外星人,那裡的文明已經不可描述!

也有可能,只是一艘外星飛船,途徑過程中的短暫補給能量。

別忘了,我們觀測到這個星系的情況,是1500年以前的畫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