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向往的旅行方式

我最向往的旅行方式

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如今便捷的交通、多样的出行方式足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旅客的需求,火车、轮船、飞机、汽车、自驾、骑行,总有一项适合你,我们不再如千百年前的古人或我们的父辈那般畏惧每一次远行。

在这些旅行方式之中,有一种被人们使用过千万年如今却几乎被遗忘的方式,那就是徒步,短距离的徒步可以当做日常锻炼,长距离的徒步旅行可就没多少人敢去尝试了。虽然这是最简单、花费最少的一种出行方式。

最近有两个人让我钦羡不已,一个是德国青年雷克,另一个是中国小伙“灰邪悠寞”(这是他的网名,真名不得而知),前者在2007年26岁生日那天开始徒步走完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4646公里旅程,耗时一年,然后将一路上的见闻与心得写成《徒步中国》一书,并在中国出版且热卖;后者于今年4月10日起休假半年,开始沿海岸线从辽宁丹东往广西钦州的徒步之旅,截至近日,行程已经超过3000公里。

我最向往的旅行方式

这两个人,在网上都有不少的拥趸,但也被许多人视作“奇葩”,喜爱他们的粉丝佩服他们的勇气和毅力,反感他们的网友斥责他们的无聊与自虐,但是有一点是公认的——如今这时代还真没几人能做到像他们那样徒步走完数千公里旅途。

别说去做了,恐怕光是想一想都会觉得困难重重、不可思议。徒步走几千公里,怎么可能?体力受得了吗?吃住怎么解决?遇到坏人怎么办?一个人走那不得闷死?

当然还有人会追问一路的开销,其实徒步旅行最大的困难在于身体和意志能否坚持到底,至于费用倒不会太大,像上面提到的两位徒步达人,他们走完全程的费用都不多,大概也就一万元左右,这个费用也就是平常一两次出境游或国内游的费用而已,但是如此低廉的费用,是凭借勤奋的双脚以及对吃住条件毫不讲究的低姿态才得以实现的,如今的人们大多将旅行视为度假和享受,各方面要求都不低,所以要想达到这两位徒步达人那样的效果,还真不容易。

可是我们忘了,我们的祖先和父辈都是这样行走天下的啊!

在火车、汽车和飞机还未出现或普及的年代,那些进京赶考的学子,那些远走他乡的商贾,那些漂泊异乡的行人,还有像李白一样一生都在路上的文人墨客,如徐霞客一样用生命考察世界的学者或旅行家,哪一个不是徒步达人?哪一个不曾行千里路?

读万卷书,行千里路,这些古时精英的基本要求,在当下却变得越来越稀罕。人们热衷于追名逐利,而后又在名利的拥簇下养尊处优,习惯了及时享乐的人们早已经忘记了腿脚是用来走路的,眼睛是用来阅读知识与自然的,心灵是用来感受美和快乐的。

我最向往的旅行方式

且不说古人,就说我们的父辈吧,记得父亲曾经跟我说过,他年轻时上县城,独自一人步行50公里还得挑一担米(当然是用来售换其他物品),即使是我们这些农村里出来的80后,不少人也还记得自己当年天刚微亮就匆匆早起赶路10多公里去上学的稚嫩身影,这才过了多少年,就不敢迈开双腿了?

据说现代人人均日徒步不到1000米,到底是我们的腿脚退化了,还是灵魂退化了?

大家都知道要保持健康长寿的六字诀是“管住嘴,迈开腿”,可惜大多数人既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

当然,我向往的可不仅仅是日常数千米的行走,而是像雷克一样的徒步旅行。在我看来,徒步旅行是最考验人的独特体验,无论是对身体,还是意志,都是相当大的考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证明一下自己也能够通过这项考验了,徒步旅行最吸引我的一点是能够拥有绝对的自由——选择其他任何一种出行方式,你都得与人或车(单车也算车啦)打交道,都得受人或物之累,只有徒步旅行,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旅程,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想走多远就走多远,想在哪停就在哪停,不会有任何人来干扰你,也无须为任何事所烦恼,在彻底远离了熟悉的世界之后,你可以拥有一个真正自由的世界,唯有彻底的自由,才能感受和拥有彻底的快乐与幸福。

我最向往的旅行方式

在我的梦想清单上,有一项就是希望自己能够背上简单的行囊,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开始自己的徒步远行。我曾设想过此生至少要进藏六次,一次坐着火车去拉萨,三次分别沿川藏线、滇藏线和青藏线自驾进藏,一次骑行进藏,当然,最隆重的就是徒步进藏了。

但愿有生之年,我能实现这些梦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