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歲讓梨的孔融,卻因“不孝”而死,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啟示?

ctxb567

兩個啟示,一、殺人要誅心;二、三人成虎,真相要自己去了解。

孔融不孝?我們來看《後漢書》這段記載:

“年十三,喪父,哀悴過毀,扶而後起,州里歸其孝。”

孔融十三歲時父親去世,因為過於悲傷以至於毀傷身體,倒在地上不能起來,需要別人攙扶。州里的人都稱其孝。

而孔融被曹操以不孝的罪名殺害,已經五十六歲了,家裡早沒了父母,想孝都已經沒得孝了,哪來的不孝罪?

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雲“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證據竟然是出自曹操之口,說他曾經和禰衡說:“父親和兒子之間有什麼親的?只不過是情慾發洩後的意外產物而已。兒子和母親也有什麼可親的?只不過寄存的容器而已。”

不知道孔融有沒有真的說過這句話,即使有說過,因言獲罪,但是曹魏什麼時候興滿清那套文字獄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而已。

只是一段話,現在斷章取義的事情還少嗎?如果仔細分析這段話也沒有錯!

兒女的確更多隻是父母感情發洩後的產物,如果生下來後不管不顧,不養不教,甚至粗暴對待,兩者又有什麼親情可言呢?對於被遺棄的孩子來說,突然出現的親生父母和辛苦養育自己長大的養父母之間,和誰有感情,正常思維都是能判斷出來的吧。這也是古人常說的,生恩不如養恩。

而拋開這些,孔融因“不孝”被殺,只是殺人誅心而已。漢代重孝,孔融又是孔子之後,儒家重孝,孔融是當世的名士,曹操無論以上面罪名殺孔融,必定與天下士人為敵。但是曹操卻以“不孝”殺之,即堵了天下人的嘴,又讓孔融在兩千年後還被人詬病,最是險惡不過了。

曹操為什麼如此狠孔融?

因為孔融一直是漢朝的堅定擁護者,一直和曹操對著幹。

初,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孔融說:“操,你知道嗎?武王伐紂的時候,把妲己送給了周公!”曹操懵逼臉,沒聽說過啊!孔融回答:“看到你兒子娶袁熙的老婆,想當然的,武王可能也這麼幹過!”

後操討烏桓,又嘲之曰:“大將軍遠征,蕭條海外。昔肅慎不貢楛矢,丁零盜蘇武牛羊,可併案也。”

“操,你順便把當年肅慎不進貢弓箭,還有丁零人偷蘇武牛羊的案子一起處理了吧!”

孔融就這樣經常言辭犀利的懟曹操,關鍵是孔融孔子之後,詩書傳家,又和禰衡是好友,曹操還懟不過他。

之後曹操頒佈的各種法令,孔融不高興的總要上書去懟曹操,曹操終於忍無可忍,才讓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構陷各種罪狀以殺孔融。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見王室不靜,而招合徒眾,欲規不軌,雲“我大聖之後,而見滅於宋,有天下者,何必卿金刀”。及與孫權使語,謗訕朝廷。又融為九列,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官掖。又前與白衣禰衡跌蕩放言,雲“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既而與衡更相讚揚。衡謂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顏回復生。”大逆不道,宜極重誅。

一、漢室有難的時候,孔融在北海聚眾欲謀反。

二、和孫權的使者說話時,誹謗朝廷。

三、孔融身為九卿,衣冠不整,言行唐突。

四、經常和禰衡說些大逆不道的話。

書奏,下獄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
  初,女年七歲,男年九歲,以其幼弱得全,寄它舍。二子方弈棋,融被收而不動。左右曰:“父執而不起,何也?”答曰:“安有巢毀而卵不破乎!”主人有遺肉汁,男渴而飲之。女曰:“今日之禍,豈得久活,何賴知肉味乎?”兄號泣而止。或言於曹操,遂盡殺之。及收至,謂兄曰:“若死者有知,得見父母,豈非至願!”乃延頸就刑,顏色不變,莫不傷之。

孔融還有一子一女,兒子九歲,女兒七歲,尤其女兒和孔融一樣早慧,被曹操知道後,全部處死。

如果說孔融是因為不孝而被殺,何故還要殺其妻子,而後又殺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呢?

所以說,孔融以“不孝”被殺,只是曹操故意的陷害誣陷而已,可惜現在還有很多人竟然還能信以為真,可見殺人誅心啊!可怕!


Rick潘維鏞

孔融以孝悌成名,卻又因不孝而亡,這都是統治者耍的政治手腕,愚民政策,以消除孔融的政治影響力!

曹操不但要亡其身,更要壞其名!因為孔融忠於漢,而曹操最終目的是要後人篡漢自立的。而過去的知識分子很多是不懼生死,而把自己的名譽看得是至高無上,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前人追求的終極目標!




五音山人1

表榜自己,稱自己是道德制高點,自己多能是的。別人是傻瓜?處處打壓別人,自己做的如何?兩面人,自以為來陽謀,別人奈何不了?實際為自取滅亡埋下伏筆,你的對手只有來陰的,也找出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宰了你如何?對手也很開心,你孔融也很倒黴。你從小不是讓梨?你能?打擊別人!心術不正著早晚叫那些一樣心情的人收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