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迂回进攻作战之始—北制之战

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中原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诸侯国纷纷被吞并,强大的诸侯国开始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

春秋初年,郑国非常活跃,甚至,一段时间之内,强大的齐国也对郑国礼让三分,曾跟随郑国讨伐宋国,甚至求助于郑国。郑庄公时代郑国内部肃清了反叛势力,外部灭了许国,败了宋国,还射中了周天子桓王的肩膀,是当时最强盛的国家,郑国依靠优越的经济、政治条件,率先崛起于中原积极向外扩展。

当时,郑国采取远交近攻之策,联合齐国和鲁国对付邻近的宋国和卫国,多次与宋国和卫国发生争战。公元前719年,卫联合陈国和蔡国攻击郑国,先是围郑都东门(史称“东门之役”),然后打败郑国军队,抢走了大批粮食。郑庄公深以为耻,为了报仇,郑国厉兵秣马,于第二年四月出兵攻打卫国。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迂回进攻作战之始—北制之战

北制之战示意图

卫国得到消息后,深感恐慌,立刻调遣属于己的南燕(今河南延津东北)之军来抗击郑国军队。燕军行动迅速,当郑军北上,还未走出国境,燕国军队已进入郑国的北部边界。郑庄公看到这种情况后,为了克敌制胜,于是定下了一条计策。首先,命令大夫祭足、原繁、泄驾率三军迫近燕军,作正面抗击之势,吸引燕军注意力,令公子曼伯、子元率师一部秘密迂回至燕军侧后的北制(今荥阳汜水镇),从背后迂回进攻燕军。战争开始后,燕国军队不察郑国军队的部署及意图,以为北制地形险峻无虞,仍按传统的正面进攻战法,专注于当面郑军。六月,曼伯、子元乘燕国军队毫无警觉戒备,从其背后发起突袭,大败了燕国军队,郑军打破传统战法,迂回袭敌获胜。这是中国军事史最早有记载的迂回进攻作战。时人因燕军之败而有"不备不虞,不可以师"(不对意外情况有所预料和准备,就不能出兵作战。)之评,成为后世用兵的鉴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