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哪些地方不符合史實?

長河落日圓讀史

在火熱的“白話寫史”讀物裡,《明朝那些事》以其趣味的筆風與精細的考據,堪稱其中無可爭議的經典讀物。甚至對於“歷史熱”的普及,都有著強大的助推效果。今天那麼多“90後”“00後”的年輕人,都是以這部書為入門讀物,從此深愛上輝煌的中國傳統文化。

不過,在這七本近百萬字的“大部頭”篇幅裡,有時也百密難免一疏,出現一些趣味的“小錯誤”。特別是下面幾條基本知識錯誤,雖說是瑕不掩瑜,卻也值得糾正一下。

1:唐伯虎的年齡問題

《明朝那些事》裡被著墨極多的文化人,,正是明代傳奇大才子唐伯虎。從少年“神童光環”下的風雅瀟灑,再到科場案起的唏噓命運浮沉,全在書中被娓娓道來。輕鬆的敘述風格,卻是多少唏噓感嘆在其中。卻也發生了一樁小失誤:唐伯虎的年齡寫錯了。

書中寫到唐伯虎奔赴南京,參加南京應天府鄉試時,是這麼介紹唐伯虎的年齡的。

但是,唐伯虎的鐵桿朋友,“點秋香”野史裡常給唐伯虎做綠葉的祝枝山,卻在《《唐子畏墓誌並銘》》裡,把這事寫得明明白白:“以成化六年二月初四日生子畏,歲舍庚寅,名之曰寅。”
即歷史上的唐伯虎,出生於“成化六年”,也就是1470年。

也就是說,當唐伯虎傲然站在應天府鄉試考場上時,他其實已經二十八歲了。

2:寧王讀過《三國演義》?

《明朝那些事》另一個精彩紛呈的橋段,就是“王陽明大戰寧王”:面對寧王朱宸濠的兇殘叛亂,沒兵沒錢的大儒王陽明,只憑手中一面令旗,掀起覆雨翻雲風暴。自發拼湊一支隊伍,摁著寧王花樣吊打,更是在最後鄱陽湖大戰上,以極具創意的火攻戰術,把戰船鐵索相連的寧王徹底燒哭。戰局塵埃落定後,書中更是筆鋒一轉,把戰敗的寧王這一頓調侃!

不過,倘若被捆成粽子的寧王朱宸濠,真在鄱陽湖畔的火災現場,隔空聽到這段數百年後的調侃。他必然會悲憤怒吼一聲:孤王真沒看過什麼《三國演義》!

因為,在鄱陽湖大戰爆發的明朝正德年間,已經問世一百多年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非但沒有像《明朝那些事》估計的那樣“已成了暢銷書”,甚至根本沒有被出版發行!

明代的出版行業,雖說從開國時就非常發達,各種官營私營的“書坊”(圖書公司)遍佈。但16世紀之前,明代的城市經濟並不發達,明代的“書坊”出書,要麼是出版四書五經之類的典籍,要麼就是名家的詩文選集。通俗小說?那時根本就沒市場。哪怕貴為“古典名著”的《三國演義》,自明朝開國起,也是最多以手抄本形式流傳。書中的“公開出版”,放在正德年間,其實很不現實。

所以,就算扯旗造反時的寧王朱宸濠,決心參考一下《三國演義》這本奇書。哪怕他拿著真金白銀,在各個書坊瞪圓了眼來回找。那也是挖地三尺找不著。

直到戰敗貶為庶人的朱宸濠,已經去世兩年後,即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書商張尚德刊印的《三國志通俗演義》正式出版,古典名著《三國演義》,這才開始以圖書的形式公開流傳,成為中國文學的不朽經典。自此以後,《水滸傳》等明代暢銷小說紛紛湧現,憑其一年年的洶湧熱銷,終於佔據了中國文化史的名著地位。火熱的商品經濟催生下,各種新穎的明朝小說層出不窮,至今火熱不衰。一切,都以《三國演義》的風光亮相為起點。

當年寧王朱宸濠都未必找的見的《三國演義》,幾十年後的時間,就變成了明朝讀者人手一冊的經典讀物。明朝十六世紀起思想文化的翻天鉅變,一本《三國演義》,就是生動見證。

3:明朝為何沒白銀?

《明朝那些事》裡最悽苦的橋段,正是崇禎年間,末代皇帝崇禎帝十七年如一日的無助努力。書中對明末崇禎皇帝的困局,概括的也非常精到:沒白銀。

為什麼會沒有白銀呢?書中是這樣解釋的。
也就是說,是因為市場上白銀太少,所以朝廷也收不上白銀,以至於國家沒錢,惡性循環,直到最後無奈滅亡。這樣的無奈困難,也在書中被推論出了明朝滅亡的原因:氣數已盡。

但是,就是這個朝廷“沒白銀”的明朝,在同時代外國人的眼中,卻是賺夠全世界白銀的土豪。單是崇禎年間明朝與西班牙的絲綢貿易,每年就可從西班牙賺走價值200萬比索的白銀,是萬曆年間的六倍以上。《廣東新語》等史料記錄,當時外國船隻來到明朝,都是運載滿船白銀,上岸就不停買買買。美國學者弗蘭克認為,在崇禎年間,世界上至少三分之一白銀都流入中國。

而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裡也有生動記載:“雖窮鄉僻壤,亦有銀秤”。哪怕窮地方,白銀交易也十分流行。

所以說,明朝“沒白銀”的原因,並非“市場上白銀越來越少”,卻恰是另一個簡單道理:官僚士大夫享受免稅特權,窮苦地區的百姓們,卻要承擔高額賦稅。明末崇禎皇帝的悲情經歷,越努力越衰敗的惡性循環,其中的道理,至今發人深省。


我們愛歷史

關於討論這本書那些地方不符合史實?之前看過一些批這套書的評論,但似乎都是事實而非的語言。至於對具體某些地點、時間等考證問題,即使有錯或值得商催的,也無傷大雅。

這本書並不是史書,也不是學術報告,只是一本歷史科普的故事書。或者可以理解為近乎於紀錄片的題材。

對於記錄明代歷史最權威的書,一是明實錄,二是明史。明實錄是皇家自己寫的,難道就一字不差的真實嗎?在清代又被刪改和銷燬了很大部分。明史更是清代編寫的,學術界公認的有較大的傾向性或篡改。

所以明代歷史已經沒有一個標準參照物。當年明月用詼諧的文字,把主要的時間軸、人事關係、空間關係串聯下來,已經很難得。

對於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評價,始終是見仁見智的。這些並非是數學題,沒有標準答案。我們語文考試的那些閱讀理解,給文章原作者都答不對。這兩者是一個道理。

看了其他回答,以對孫承宗袁承煥的評價來討論、以王陽明的一個小故事來質疑,以捕魚兒海一個座標來否定,都是有失偏頗的。

對於想了解明史的人,我還是會首選推薦這本書。因為他是認真的歷史科普。否則很多人就會把《明英烈》《燕王掃北》當做了歷史,把那些明代影視劇作為認知。

不同觀點不同理解,不是對錯問題。到底是司母戊,還是後母戊,至今國家博物館與安陽殷墟還是兩個標註呢。


幾葦渡



《明朝那些事兒》哪些地方不符合史實?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說過類似的話,說他寫這個書,主要是想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自己研讀明朝歷史的心得,雖然不是“無一字無來歷”,但絕對是“無一事無來歷”,即保證書中所寫人物、事件,一定是有書可考、有據可查的,只不過一方面是自己懶,另一方面也不想搞得太嚴肅,所以除非有必要,就不對所寫的人物、事件一一標註出其來源、來歷。

老實說,《明朝那些事兒》洋洋灑灑七大本,風趣幽默,文學創作水平高,而且也基本做到了“無一事無來歷”的初衷,史學價值也很高。

但是,百密一疏,要說《明朝那些事兒》處處所寫都符合史實也不盡然。

因為,即使您做得到“無一事無來歷”,也不能保證一定符合史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來歷”的本身就不符合史實,您引用了它,就只能是以訛傳訛了。

舉一個例子。

《明朝那些事兒》號稱“以心述史”,每寫一個人,不是就事論事,而是先對這個人進行角色定位,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取捨材料,對這個人進行塑造、包裝。

清朝修《明史》,出於政治原因,對明末的孫承宗、袁崇煥二人吹捧得非常厲害,究其用意,是想告訴人們:明朝之所以垮臺,是明朝皇帝自己敗家,明明手裡抓了一副好牌,還打成爛局,爛泥扶不上牆,怪誰?

《明朝那些事兒》受《明史》影響,用特有講故事的方式為孫承宗、袁崇煥二位大唱讚歌。

尤其是孫承宗,居然用上了“明末最偉大的戰略家、軍事家”的字眼,說他是“明末最偉大的戰略家,努爾哈赤父子的剋星,京城的保衛者,皇帝的老師,忠貞的愛國者。舉世無雙,獨一無二。”

實際上,孫承宗此人,與之同時代的人對他的評價普遍不高,夏允彝就說他“練達才凡”,即半瓶子醋,偏偏喜歡招搖。

縱觀孫承宗在對遼戰事中的表現,從來就沒有打過一次像樣的戰役:第一次主事遼東,以十萬之眾奔襲耀州,反被敵人數千人擊潰,是為柳河之敗,以致於灰頭土臉地下課了;第二次主事遼東,大淩河被圍,何可綱被殺、祖大壽投降。

本來可以貼一帖金的收復關內四城之舉,但又經不起推敲。皇太極留阿敏等人守這四城,並非是要永遠佔據,而是因為阿敏打朝鮮時有稱朝鮮王的不臣之心,所以將之“拋棄”在關內;而真正發力收復四城的,其實是秦良玉和其他勤王軍。

無功可表就算了,但往深裡考,就不難發現,孫承宗其實是大明滅亡的一大罪人。

小冰河時代來臨,內地大旱,糧食減產,財正緊缺。這種情況下,眼高手低的孫承宗還砸重金修築政績工程關寧防線,搞得民窮財盡,國內饑荒、流民四起,官兵領不到餉銀兵變……最終大明王朝崩盤,大明公司關張倒閉。

瞧,就是這麼一個人,《明朝那些事兒》還是對他推崇備至,抬到了一個無以復加的高度,一方面狂贊其營造關寧防線的功績,一方面竭盡所能為其蒐羅戰功。

皇太極數次繞道蒙古入關,已經證明關寧防線只是一道擺設,《明朝那些事兒》作者看不出這一點,那是見識有限,不足為訓;但只為歌頌孫承宗而煞費苦心地為之拼湊戰功、即使這些戰功並可靠,也照搬不誤,這就令人頗感遺憾了。

前面說過,孫承宗兩次出任遼事,並無絲毫戰績。《明朝那些事兒》卻眉飛色舞地講述了一場“錦州大戰”。

該戰講的是努爾哈赤次子代善領兵攻打錦州,錦州守將趙率教予以迎頭痛擊,孫承宗又遣前屯、松山、寧遠、中前所等處軍隊相來援,四面迂迴、八方包抄,打得精彩激烈。最終,代善屁滾尿流地抱頭鼠竄,孫承宗揮軍掩殺,收割後金兵腦袋六百多個顆。

如果這一場戰鬥屬實,無疑大快人心。

可惜的是,翻遍《明史》、《明實錄》、《清實錄》、《滿文老檔》、《八旗通志》、《三朝遼事實錄》等書,均查不到這場戰鬥的蹤影。

甚至,孫承宗的幕僚、鐵桿粉絲,專門吹捧孫承宗的周文鬱所著的《邊事小紀》上也沒有任何記載,因此可以斷定,這是一場後人虛構的戰鬥。

《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說過,自己寫的東西乃是“無一事無來歷”,那這場子虛烏有的戰鬥應該不會是他的虛構,而是另有其人。

也就是旻,《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是參考了什麼人著的什麼書從而照搬了這場戰鬥的。

到底是什麼人著作了什麼書來虛構這場虛無的戰鬥呢?

應該是李文澄著作於1999年的歷史小說《努爾哈赤》!

注意,李文澄著作的《努爾哈赤》屬於小說,小說是允許虛構的。

但《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居然把小說裡虛構的情節當成史實來寫,就太不嚴謹了!


覃仕勇說史

《明朝那些事兒》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普通人對明史的啟蒙教育。不然我們可能只記得當初評書中的《明英烈》之類的系列話本。



明朝是個神奇的時代。朱元璋廢棄了丞相制,後世又啟用內閣制。猛人朱元璋把大明變成了他的一言堂,而子孫卻從此費心勞力的開始和內閣六部的不斷拉鋸扯皮中。

當年明月用小說體寫了《明朝那些事兒》不可避免的借鑑了《明史》,但《明史》是清朝人寫的。雖然當年明月說“無一事無來歷”,可有些來歷卻不一定保證來源真實性。


《明朝那些事兒》洋洋灑灑七大本,被戲稱為《明朝內閣那些事兒》,這是不無道理的。它主要講述了內閣那些首輔的成長史。我們要承認,能夠走進權力巔峰的那些首輔們,都是牛人。但不一定都是神人。可當年明月的創作手法,就決定了,每一個人物,都被他賦予了英雄式的描寫。他們都揹負著傳奇,一步步靠著大毅力爬上權力的巔峰。

可歷史不光是必然。還有各種各樣的偶然。多少人是因為偶然的機會,抓住了就平步青雲了。他們或許各有光輝,但光芒還是無形中被誇大了。對於一部文學作品,這些都是人物塑造的必須。但對於一部歷史,這樣的描寫就有些誤導和失真了。


不舉例子了。因為每一個人物都是這樣描寫的。隨便從《明朝那些事兒》中拉出一個人物,都有誇大和戲說的成分。所以,研究明史,《明朝那些事兒》只可借鑑,不能被照搬。包括《明史》都一樣。嚴謹的歷史,總是需要更嚴謹的態度。但《明朝那些事兒》也為歷史的普及開了一個好頭,畢竟戲說的歷史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無一事無來歷”也保證了歷史絕大部分的真實。適度的誇張也無可厚非!


君箋雅侃紅樓

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歷史通俗書籍。洋洋灑灑百萬字把明朝的歷史躍然紙上,讓歷史變得不再晦澀難懂。

那麼當年明月在書中是否有一些小瑕疵呢?相信讀過這部書的人肯定記得被當年明月譽為明朝一哥的王陽明。

當年明月是這麼說的:人的生存基本需要這類東西都是天理,吃喝拉撒也好,衣食住行也罷,都是天理。天理過猶不及的時候就是人慾。

所以斷言:什麼是天理?人慾就是天理。

相信這句話肯定對很多朋友起到了醍醐灌頂的作用。但其實這句話不是王陽明說的,是當年明月假借王陽明之口說的,因為王陽明其實並沒有說過這句話,反而說過相反的話,在《傳習錄》中記載,王陽明說:

只要去人慾,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慾、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

不僅如此,王陽明還贊同朱熹說的: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

所以,天理即人慾這句話,不是王陽明說的,而是當年明月說的,這點並不符合心學真傳。王陽明提倡的是“去人慾,存天理”。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提起關於明朝歷史的書籍,人們第一個想起的並不一定是明朝的史料,而是幾年前紅極一時的《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當年明月以一種網絡語言向讀者娓娓道來了明朝三百多年的歷史,讓歷史變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但是這本書並非十全十美,細讀之下會發現,這本書其實有許多硬傷。

王明陽就是一個例子。

當年明月在描寫王守仁小時候與父親的對話時曾寫過,在王守仁提出長大要當聖賢之後,他的父親反手給了他一個巴掌。

這是不符合史實的,求做聖賢可以說是傳統讀書人的一大理想了,就算王守仁這個理想在他11歲時有些不切實際,他的父親以一巴掌回應他也實在說不過去。

除了王明陽之外,當年明月在描寫張璁和桂萼時更是極盡諷刺和挪揄,幾乎是直接對二人進行人身攻擊。

她曾在原文中寫道:“張璁先生的奮鬥史為我們生動地詮釋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人是怎麼傻起來的。”

但在歷史上,張璁與桂萼曾在朝廷中形成了“議禮派”,並且主導了嘉靖革新。對於張璁的所作出這些的貢獻,當年明月一字未提。

對《西遊記》的概述也是《明朝那些事兒》的硬傷之一。

當年明月曾寫過,《西遊記》在明朝時期是禁書。

這更是沒有史實根據的,沒有任何一本史料可以證明《西遊記》曾經被禁過,所以這壓根就是莫須有的觀點,是對《西遊記》的曲解和惡意。

書中還有一些不符史實的地方,其實這些紕漏也不能都怪當年明月。

因為明史本身就是清人寫的,清人為了抹黑明朝,抹黑起義軍,對歷史進行了大量的篡改,這才導致了《明朝那些事兒》中有不少的觀點不符合邏輯。

不過話說回來,當年明月寫這本書時還是比較尊重歷史的,裡面的一些硬傷雖然不符史實卻也無傷大雅。

如果真的想接受歷史普及、瞭解明朝歷史的話,《明朝那些事兒》其實還是一本不錯的書。


有書共讀

有個致命的錯誤,就是把捕魚兒海當成貝加爾湖。

↓原文



捕魚兒海是貝爾湖,在內蒙古境內,不是貝加爾湖,中間少一個“加”字,完全是天壤地別,而貝爾湖與呼倫湖合稱“呼倫貝爾”。

……

貝爾湖在這裡↓

……

貝加爾湖在這裡↓

……

歷史上只有漢唐兩朝打到過貝加爾湖,軍人的最高榮譽——封狼居胥、飲馬北海,只有漢唐兩朝擁有過,而這個錯誤直接把明朝捧上天了。


東皇泰一神

當年明月給朱祁鎮評語是“他不是個好皇帝,但是個好人”;實際應該是“好”很心胸狹隘的小“人”才對!一個廿四歲的成年人被個死太監忽悠御駕親征,還造成廿多萬臣子官兵死亡;之後卅二歲又被徐珵、曹吉祥等忽悠,殺了于謙、王文這些股肱之臣。其實還有很多代宗朝的大臣都或貶或流放!更離譜的是他廢除明代的殉葬祖訓,試問宣宗的后妃被拉去殉葬時他有否阻止?試問為何代宗駕崩後為何還催促太監將眾多弟婦拉去殉葬?真小人、偽君子…


FattyRabbit

《明朝那些事兒》基本是符合史實的,主要是書中包含了眾多作者本身對於明朝那些人物的評價,所以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就比如作者十分凸顯一些軍事指揮者在明朝對抗清軍的重要作用,比如袁崇煥、孫承宗等人,甚至是還將小說中虛構的情節“錦州大戰”進行了詳細的描寫,並且將當時明朝的皇帝寫的似乎一無是處,其實都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但是畢竟作為一本不失科普類的讀物,其主要講究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明朝,所以可以也可以當做一些小說類的讀物,但是有些事關歷史事實正誤的事情,還是應該仔細的查閱典籍。


用戶278447311

這書粗略讀過一遍,因為對明史瞭解不多,很多漏洞比如唐伯虎出生年代真沒看出來,不過後來,看了些日本史,發現援朝抗日戰爭沒那麼輕鬆,對陣的日本軍雖然處於封建狀態,幾乎每個兵都有自己的諸侯(所以後來豐臣秀吉兒子在大阪保衛戰好不容易湊了十萬人,能湊十萬還是託了關原的“福利”),但那些諸侯(混的好的是大名,混不好的也是城主)中不乏當時名將。日本兵又是百戰之兵,武器裝備,唯有火炮比明軍差(當時大明火器大部分還是走的宋元以來的老路子,受西方影響並沒有清代那麼大,清代初期的火炮雖然出生就落後,但起碼已經不是火銃了)另一方面,日本兵力可沒那麼少,當時日本全國可用兵力超過30萬(豐臣圍毆北條時出兵二十萬),相比之下當時明軍實際可用兵力根本沒有百萬,財政上援朝後大明出現了赤字。書裡面卻把日本兵說得很不堪,很有點抗日神劇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