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1985年冬天,股票橫空出世在上海灘,無數中國人懷揣財富夢投身股海,從此開啟了一番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的天朝A股奇觀!

股民紛紛凌晨三點起床,冒著零下五度的低溫排隊買股票。為啥如此狂熱?很簡單,穩賺不賠!一個老股民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我在交易大廳外轉了一會,100元變成了200元,200元轉眼變成了800元。

那個年代的股民只能去交易大廳在大屏幕上看行情,天天追高入場,第二天要麼割肉出逃,要麼漲點就跑。交易大廳猶如人間悲喜劇場,真實而生動。行情好的時候根本擠不進去,有人為了看行情,在對面的六樓上租間房,一開盤無數望遠鏡隔街偵察交易大廳屏幕上的行情走勢,可謂一道奇觀。

股市是個大賭場 如果有四個人都去種地,結果都發財了,這個我信。如果這四個人都去開礦,結果都發財了,這個也有可能。這四個人如果都去上班,都掙了一份好年薪,也順理成章。唯獨不可能的是,這四個人一起打麻將,結果四個人都賺錢了。

2007,所有股民都記憶深刻的一年,股民迎來A股史上最大牛市,中國股市陷入前未所有的瘋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除了大爺大媽還保持著去營業部看行情的習慣外,

新晉股民開始用電腦進行實時行情監測,研究K線圖,分時線,學習炒股已經分成基本面、消息面、技術面等派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指標,做攻略;部分大爺大媽們也在這個階段學會用市盈率分析股票。火爆的年代,讓人“血脈噴張”,沉寂數年的楊百萬也帶著自己的兒子迴歸股市。

2018年,我們已經走過了一半。A股和中國足球一樣,繼續疲軟;中國大媽抄底黃金,卻抄在了山腰上;成就了做空者。在投資領域的“中考”中,哪些產品給人驚喜,哪些讓人沮喪。

股市就是一個買入別人不想要的東西而去賣出別人想要東西的場所,而且大部分人買入、賣出行為都是錯誤的。莊家可以去扮演散戶,但散戶卻不能扮演莊家,莊家在行為上有時候跟散戶行為是很相像的,但莊家還可以去利用成交量的陷阱來誘騙一般的投資者。所以投資者在使用量價關係來分析判斷股價的後期走勢的時候,一定要去分析行情發展的階段特徵,同樣是價升量增,出現在大盤頂部和底部,所代表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

建倉條件:

1、股價相對歷史價格比較低(近兩年到三年,跌幅超過60%最好);

2、公司後市有重大利好或大題材做後盾;

3、有足夠的資金控盤,具備中長線運作思路。

例:大富科技,2012年12月,主力開始直接選擇拉伸: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b、三重底建倉:

三重底一般是雙重底的延伸,大多數出現在行情不好的情況下,由於大盤不好,兩次探底都難以拿到充分的籌碼,故而再多做一次底;三重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逐步抬高式三重底,一種是頭肩底。

例:深天馬A,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三底建倉: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莊家建倉進入尾聲的判斷技巧:

1、股價先在低位構築一個平臺,然後緩緩盤出底部,均線由互相纏繞逐漸轉為多頭排列,特別是若有一根放量長陽突破盤整區,更加可以確定建倉期完成;

2、遇利空擊股價不跌反漲或當天雖有小幅無量回調但第二天便收出大陽,股價迅速恢復到原來的價位;

3、放量創新高後卻又縮量跌破前期低點,造成一種向下突破的假象,這是主力籌碼集中後一種非常兇悍的洗盤手法,目的是將最後堅守的浮籌洗掉,以便進入到主升浪的拉昇階段;

4、放很小的量就能拉出長陽或封死漲停。新股上市後,相中新股的莊家進場吸貨,經過一段時間收集,如果莊家用很少的資金就能輕鬆地拉出漲停,那就說明莊家籌碼收集工作已近尾聲,具備了控盤能力,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盤面;

5、莊家到了收集末期,為了洗掉短線獲利盤,消磨散戶持股信心,便用少量籌碼做圖。從日K線上看,股價起伏不定勢,當日分時走勢圖上更是大幅震盪,成交量也極不規則。

A股30年,時代變換,股民換了一批又一批,股市牛熊轉換了一波又一波,不變的都是希望從股市中能夠挖得一塊金的初衷。不論是當初漲停敢死隊實現快速拉昇後的勝利大逃亡還是單打獨鬥的“楊百萬”,順勢而為,在對的時間做出正確的選擇才是王道。30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浪潮起伏,人們走走停停,唯有“股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才是股市亙古不變的燈塔。


巧用5和10日均線輕鬆捕捉大牛股

操作方法:

(1)5日價格平均線為一週價格平均線,能靈敏地反應股價短線波動趨勢,適合短線操作。

(2)10日價格平均線為兩週價格平均線,能較靈敏地反應中短線股價波動趨勢,適合中短線操作。

(3)60日價格平均線為一季價格平均線,能穩定地反應股價長線波動趨勢,適合長線操作。

(4)為了兼顧5日、10日短期價格均線的敏感性和60日長期價格均線的穩定性,將它們結合成短、長結合的均線系統。

(5)5日、10日均線的方向金叉向上,此時如果60日均線也能方向向上,則助漲。

(6)5日、10日均線的方向死叉向下,此時如果60日均線也能方向向下,則助跌。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圖9-1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圖9-2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圖9-3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圖9-4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圖9-5

關於60線上5日、10日均線金叉還有這樣一個講究,那就是要求每一個金叉都能比前面一個金叉的位置高,只有這樣的金叉才能讓股價保持一個整體上漲的角

度、速度不變,而一旦上漲速度變慢甚至不創新高創新低的話,那麼就要考慮這輛車是不是到站了?是否需要找機會下車了?見下圖(圖9-6)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圖9-6

60日均價線方向向上時的5日、10日均價線金叉小結:

1、當5日、10日均價線金叉時,如果60日均價線方向也能向上的話就有助漲作用。

2、這裡要注意後三金叉尤其強勢。

3、還要注意回檔幅度儘量要淺,回檔時成交量要萎縮,5日、10日均價線和60日均價線之間最好能通氣。

4、最好能做到每一個5日、10日均價線的金叉都能比前面一個的位置抬高,只有這樣股價才能保持良好的上升通道。

5、還有一個不變的原則就是“三線順上不做空”!


均線選股技巧:

1、均線“二次握手”

買入法特徵:股價在30天均線上方,5天、10天均線先死叉(第一次握手)後再金叉(第二次握手)。

買入時機:在30天均線上方,5天、10天均線死叉後再金叉當天,且出現放量陽線便可買進。例如:上證指數2011年2月24日至3月2日,5天、10天均線在30天均線上方發生死叉後再次金叉。中大股份2011年2月24日,5天、10天均線在30天均線上方發生死叉,2月8日再次金叉,出現放量陽線,發出“二次握手”買入信號。以當可買入,也可以在3月1、2、3日買入。

實戰案例:西水股份2011年2月25日,5天、10天均線在30天均線上方發生死叉,3月1日再次金叉,出現量陽線,發出“二次握手”買入信號。以當可買入,3月2日陰“十字星”便是買入時機。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2、均線“二次握手”買入法可演變成“逐浪上升”形走勢

特徵:在30天均線上方,5天、10天均線多次出現“二次握手”買入信號,股價呈波浪式震盪上行。這種走勢,股價有較大上升空間。買入時機:每次出現“二次握手”買入信號時出現放量陽線均可買入。

實戰案例:

巢東股份,從2010年11月12日開始第一次5天、10天均線死叉以來,這波上升行情,出現了4“二次握手”買入信號,股價震盪上行,是一隻強勢股。

中國股市被黃牌警告了,A股面臨史上危機,散戶能否堅持不割肉?


成熟投資者的六個良好心態

良好心態一:先關注長線走勢,再回過頭來看短線操作

不管是做長線還是短線,正確的關注順序是從月線到周線到日線再到小時線。雖然這樣的告誡總是被頻繁提起,但是真正聽進去,並能夠按照這樣的原則去做的人往往寥寥無幾。

良好心態二: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

再厲害的投資人也不能保證每次交易都是盈利的。面對短期虧損的態度,才是衡量一個投資者成熟與否的真正標準。成熟的投資者,不會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將眼光放長遠,理性對待短期虧損,耐心等待價值迴歸。我們常說,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一個人最終成就大小,所以只有“會當凌絕頂”方能“一覽眾山小”。

因此,要學會用全局的眼光來看當下的問題,短期股價的變動再所難免,個人也無力操作,而那些真正能操縱股價的人,無非是想讓你低位賣出高位買入。明知道別人在用拙劣的表演,演戲給你看,你還浪費自己大量寶貴的時間盯盤,豈不是浪費生命。所以,要想成為一個成熟的投資者,首先要練習不盯盤。而是按照自己的既定策略來操作,不為一時的得失所左右,才能真正做成笑到最後的那個人。

良好心態三:不人云亦云

投資交易最忌諱人云亦云,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有的人寧願聽信小道消息,也不願冷靜坐下來好好思考一下符合自己的投資交易哲學或邏輯方法在哪裡。投資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事,不下一番功夫在裡面的話,往往只會收穫血淋林的教訓。投資也沒有任何普遍適用的邏輯,適合他人的,未必就適合你。投資更不是賭博,脫離了思考的投資,只會離投資的真正目標漸行漸遠。

良好心態四: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雞蛋永遠不要放到一個籃子裡。對於股民來說,行情再好,也不可傾囊而入,必須時刻保持風險意識,強化資產配置概念,將投資風險控制在自己能夠接受的範圍內。尤其對於投資股票來說,一般是不贊成借錢投資的,不過如果是對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很強的老司機來說,萬一碰到很好的機會,適當融資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進行,否則很可能倒在黎明之前。

“割下一塊肉,還有半壁山”

短短的10個字,卻是對人性最大的挑戰之一。

割肉何嘗艱難,眼看籌碼被他人低價掠走,損失的價差竟只能自己揹負,誰又知我本金來得何等不易,不僅是常年血汗積累,更有借貸資金深陷其中,哪能說割就割?

要是賺不回,要是還不了貸,人窮家破,生活基本完蛋,那可不是我想要的。

德國蒲朗克研究院科學家證明,恐懼感常常導致心理失去平衡,當恐懼感消失後,將留下恐懼陰影,而非真正消除。

有股災經歷的大多數散戶,常會在市場走勢中尋找類似股災形態,一旦接連幾日走出腦內留存的股災陰影軌跡,就將促發恐懼感。

此類恐懼感常常伴隨大腦記憶體的加工放大,所感程度強過上一次真實的股災陰影,導致割肉之聲如雷伴耳,聽風是雨的心態由此產生,難以根除。

但是,研究發現,有一種方法能夠減緩恐懼感對大腦理性判斷的影響,我們可以叫作“習慣恐懼“,用成語形容就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當你習慣股價漲跌就像習慣一日三餐,就會逐漸不再受漲跌影響情緒,更能夠以旁觀者角度審核自己的籌碼、策略、盈虧。所有影響情緒的事物,一旦司空見慣,就會變得再正常不過。

割肉固然不捨,但不割肉就沒有籌碼,你是要越發流逝的山河,還是要用籌碼去贏回半壁江山,恐懼和貪婪往往相對又並存,要學會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首先要懂得習慣恐懼和習慣貪婪,才可反向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