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昨天上午11點左右,李敖因腦瘤在臺北病逝。這個月先是紀梵希,後是霍金,今天又輪到了這位擅長罵人也常常罵人的文豪。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在兩岸,李敖都是個爭議極大的作家,所有人對他可能只有一點能達成共識,那就是自負,或者狂妄——他自封為寫白話文最好的前三名。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對此,食在君無法評述,因為李敖的書其實看得不多,僅有一本多年前的《北京法源寺》,深刻的印象全都留在了其中所寫的「吃」事上。

故事開頭,寫老北京的中秋風俗。

八月十五中秋節,家家要蒸“團圓餅”。餅有五分厚,有六七層,用的材料包括葡萄乾、桂圓、瓜子、玫瑰、木樨、紅糖、白糖、青絲、紅絲、桃仁、杏仁、麵粉,一個蒸籠只蒸一個。過了中秋夜,第二就切開了,家裡有多少人,就切多少塊,表示團圓。所以,“團圓餅”人人有份,不吃就表示不團圓。

葡萄乾、桂圓、玫瑰、桃仁、杏仁時,應該是升級版的五仁月餅,聽起來還挺好吃的。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又寫到法源寺裡的一個小和尚,他與哥哥一起逃難到北京,哥哥讓他坐在寺門口,告訴他餓了就吃包袱裡的窩頭,他跟哥哥說,只有一個窩頭了,等你回來我們一起吃。

但哥哥並沒有回來,寺裡的師父後來打開了包袱,發現裡面有哥哥寫的一封信,說自己養不活弟弟了,求寺廟收留。但弟弟不知道,就住進了寺裡,吃飯還總是習慣給哥哥留下一半,怕他在外面捱餓。

艱難歲月的手足情深,看得食在君唏噓不已。寫完這個饅頭的故事,李敖就自然地跳到了封建王朝中,「天災」與「人禍」的聯繫,悲憫之心昭然,所以有關李敖那些「品性奇差」的說法,食在君一直無法相信。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年輕時的李敖與胡因夢,貌似一對璧人,婚姻卻只維持了三個月/

可是,瞭解到他跟胡因夢那些八卦之後,食在君又非常動搖。但是想想,一代大文豪,哪能輕易被看透呢?在這些關於「吃」的思考上,他就總是表現出些奇趣了。

《北京法源寺》裡,有一段寫到康有為與寺廟裡的法師吃飯,菜裡有蛋,法師自己不吃,只是請康有為吃。

康有為疑惑,贊成別人吃葷,難道不是與吃素違背的嗎?法師解釋說:

致齋在心,吃素是一種精神,精神影響了行為,一般人不瞭解,全弄錯了。魚和肉叫腥,臭菜——蔥、蒜、韭菜等等——叫葷,大家以為葷是魚和肉,所以吃齋只是不吃魚和肉,而大吃臭菜,這是精神上先沒了解吃素的真義;至於有的廟裡大做素雞素鴨,那簡直是精神上完全在吃葷,一點也沒吃素的本意了。

食在君當時看到素雞素鴨一段時,簡直恨不得跟李敖擊個掌。是啊,素雞素鴨,歸根結底也是雞鴨,心裡已經想吃,還把它做出來,那跟吃葷還有什麼區別?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還有更多關於吃的段子,李敖發表在微博上。他說自己不講究吃,頗有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顏回不改其樂」的意思。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他也不喜歡講究吃的人,「饕餮之人我不喜歡,他們像狗」。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但雖然不好吃,也總是有忍不住的時候,,比如邊吃棒冰邊看美女。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2015年年初,他大吃水餃13個,大喝豆漿、酸奶,結果半夜急診,不得不感嘆老之已至。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但到了10月份,就忘了這件事,坐在路邊就吃起蒸餃來。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李敖一直有過午不食的習慣,飯後只吃一個蘋果。

他嘲笑徐志摩把「口渴thirsty」看成「三十thirty」,整句翻譯成「我三十歲了給我個蘋果」,自己晚飯只吃一個蘋果時,就感嘆徐志摩原來是對的,吃蘋果也靠年紀。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不過,就算不再堅持過午不食,他去吃飯也只是一碗粥、一碟豬頭肉和一個餡餅。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關於吃事種種,也總是被李敖拿來嬉笑。

比如好友賴嶽忠生日,李敖微博祝賀,把自己跟賴嶽忠比作王安石和菜,其中的自負和趣味都讓人不禁莞爾。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再比如,快樂人生的標準,在李敖看來就是「坐吃、等死、看熱鬧」。

緊急播報|去世的李敖不講究吃,卻寫過很多關於吃的事!

現在妙人妙語已逝,但食在君並不想說沉痛緬懷之類的話,因為他在另一個世界可能過得更好呢,沒有病痛折磨,還有最討厭的錢穆可以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