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農房”來了,農村人和城市人都受益!

小農菌語:一邊是婦女老人留守農村,大量農田閒置;一邊是許多務工者落戶城鎮,大量農房空置,造成資源浪費……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如何盤活農村大量閒置住宅,把沉睡的資本激活,推動農村空閒房屋開發利用,又帶動城市居民下鄉休閒養老、創新創業,這已經成為一道現實的課題。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共享農房”應運而生。那麼,“共享農房”的出現改變了什麼?目前是否具備發展條件?該如何操作?請看本期《一週熱點》。

“共享農房”的出現改變了什麼?

“共享農房”來了,農村人和城市人都受益!

所謂“共享農房”,邏輯上來看就是一種短期租房行為。由於農村基礎設施相對缺乏,農房往往只具有“從一而終”的屬性。但是,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村“空心化”加劇,隨之而來的是不少農房閒置的事實,“空心村”不斷湧現。另一方面,一些城市居民,卻希望體驗、重溫農村恬淡的生活,兩種需求在現實和政策的雙重製約下得不到滿足。而“共享農房”的出現,恰好打開了這個“死結”。

發展“共享農房”具備哪些條件?

“共享農房”來了,農村人和城市人都受益!

1.大量農村房屋和宅基地閒置

據國土資源部等相關部門統計,全國農村至少有7000萬套閒置房屋,農村居民點空閒和閒置用地面積達3000萬畝左右,如果按照每套農房年租金5000元來算,那全國每年農村僅在農房方面的閒置浪費就高達3500億元,而且這個數字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還在增長。大量農房和宅基地閒置,任其破敗是巨大的浪費。

“共享農房”來了,農村人和城市人都受益!

當下共享農房的操作模式是什麼?

“共享農房”來了,農村人和城市人都受益!

目前,如何利用好這些條件優勢,關鍵是要發揮市場化服務的主體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達到多方共贏的目的,將政策紅利轉化為農民的財產收益。因此,許多人看到了商機,面向農村提供閒置農房改造、老舊宅基房翻建及高級帳篷製造搭建、在線資源對接、房屋資源共享銷售等服務應運而生。

操作模式:

1.針對全國空心村以及閒置房屋進行規劃設計、裝修改造、租賃運營,有效盤活閒置農房;

2.開發住宅在線網站、共享住宅APP、裝配式住房建造,實現各類房屋資源及配套的供需對接;

3.通過開發的共享住宅APP及第三方OTA在線旅行平臺的合作,幫助農村改造過的閒置房屋實現在線預訂、短租、掃碼入住的分時共享度假。

“共享農房”來了,農村人和城市人都受益!

“共享農房”來了,農村人和城市人都受益!

“共享農房”來了,農村人和城市人都受益!

共享農房的價值是什麼?

“共享農房”來了,農村人和城市人都受益!

1.“地主”“房主”“玩主”均收益

擁有宅基地的“地主”——農民,共享農房盤活了閒置農房的財產權,資本方的“房主”充分利用了經營權收益,來鄉村休閒旅遊的“玩主”獲得了美麗鄉村的“享受權”。在這個模式中,城裡人跟農民不是交換,而是融合、連接,形成共同機制,讓城市消費者“不擁有鄉村房產,也能享受田園生活”。

2.拉動農業農村的繁榮發展

而隨著城市化進程,越來越多的土地和農房閒置,導致資源嚴重浪費。從閒置房到“共享農房”,意義就在於讓農房活起來,讓農房更有價值,也讓農村因人的“迴歸”而活起來,實現鄉村的自我增值和發展,進而拉動農業的繁榮發展。

小農菌語:土地是命根子、農房是安身之地,這兩樣是農民最核心的資產。振興鄉村就是要圍繞農民核心財產“房、地”來提供創新服務。而“共享農房”的出現盤活了閒置農戶,從而讓農房的冷資產變成熱財富。這樣一來,與“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相比,以後的美麗鄉村必定成為“來了就還想再來的地方”。“共享農房”,共享的是美麗鄉村,值得嘗試。

這樣的“共享農房”你喜歡嗎?留言說出你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