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亳州這個村得名於一位皇帝!村裡的“神樹”竟是曹操所植!

乡土|亳州这个村得名于一位皇帝!村里的“神树”竟是曹操所植!

渦河自河南尉氏縣源遠流長,一路流向藥都亳州,渦河流入藥都的十幾裡處,南岸有一座村子名叫柴窪村。窪,是中原人對地勢低矮處的統稱,至於為什麼稱之為“柴窪”,眾說紛紜。大都認同的觀點是:這裡柴姓居多,地勢低窪,故名。

然而,事實真是這樣嗎?

乡土|亳州这个村得名于一位皇帝!村里的“神树”竟是曹操所植!

話要從東漢末年說起,東漢末年,群雄逐鹿,曹操為匡扶漢室,挾天子以令不臣,多處招兵買馬,並在故鄉亳州渦河南岸練兵,在洪河練水軍,開鑿運兵道,實行屯田制。軍事要強,除了士兵,其次就是兵器,曹操遍尋全國知名匠人,為自己的軍隊打造神兵利器,比如,在紅城子等地打造長矛,在百爐橋鑄造戰車等,但對於打造鎧甲的地方,曹操選擇起來較為慎重。

乡土|亳州这个村得名于一位皇帝!村里的“神树”竟是曹操所植!

鎧甲是古代軍隊的貼身之寶,好的鎧甲槍扎不透,箭射不穿,製造鎧甲除工匠的技術要求之高,對鑄造鎧甲的地點也有很高的要求,曹操命人尋找了很多地方,終於在譙郡城西南的一個村子裡找到寶地,這裡茂林修竹、位於渦河南岸,符合造鎧甲所需的水、柴等資源。

造鎧甲的地點選好之後,曹軍生起鍋爐,造甲工作就此展開,隨著前方戰事的不斷吃緊,造甲的任務日益艱鉅,後來,這附近十里樹林的參天巨木都被伐盡,因為取土造爐,這裡的地勢也比別處低窪了許多。

古人迷信,孫劉聯軍聽信方士的傳言,說,若破曹,先破曹軍造甲處。造甲處多為軍之靈脈,靈脈破,則其軍逢戰必敗。當時,曹軍在戰局上控制了東漢的大半版圖,敵軍懷恨在心,趕派多股尖兵和敢死隊,誓破曹軍造甲處。

乡土|亳州这个村得名于一位皇帝!村里的“神树”竟是曹操所植!

曹操為了迷惑敵軍,提前五六年就埋下伏筆,他事先把製造鎧甲的村子改名為“皂莢村”,並移栽了多株皂莢樹,環繞村子周遭五里,形成了天然的樹障,這些皂莢樹有的參天而立,有的幾人才能合抱,儼然一個皂莢樹圍攏成的世外桃源。曹操還下令,生爐火可用其它木材,嚴禁使用皂莢木,否則,斬立決。

敵軍的敢死隊乘船經渦河趕到譙郡,暗暗打探曹軍制造鎧甲的地方,在渦河南岸遇見一老農,老農聽聞他們打聽曹操造甲之地,笑得合不攏嘴說,哪有什麼造甲靈脈,譙郡城西有個皂莢村,只因這裡長了許多株皂莢樹罷了。

敢死隊一聽這話,扼腕嘆息自己情報失誤,紛紛無功而返。曹操兵不血刃,保護了自己的造甲靈脈。

後來,隨著時光更替,這裡的人一直有種植皂莢的習俗,他們認為皂莢可以讓自己免於戰火,給自己帶來和平,保一方平安。於是,就把皂莢村中一株百年巨木擁立為“皂莢神木”,逢初一十五就要燒香叩拜。

乡土|亳州这个村得名于一位皇帝!村里的“神树”竟是曹操所植!

到了後周時期,周世宗柴榮前來亳州拜謁陳摶,途經皂莢村,發現這裡儘管地勢較低,但水草豐美,雞犬相聞,村外雲蒸霞蔚,縹緲若有仙居,甚為喜歡,後來每次來亳,都要在這裡住上幾日,並在皂莢神木前上香行禮。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週世宗柴榮,把這個村子改為“柴窪”,那棵皂莢神木後來多次枯了又發,發之又旺,如今依然挺拔屹立在柴窪村。

乡土|亳州这个村得名于一位皇帝!村里的“神树”竟是曹操所植!

眾人皆知,皂莢樹通身是寶,藥用價值極高。除此,皂莢樹皮堅硬無比,好比鎧甲;皂莢樹上成處的針刺,好似狼牙棒,還能辟邪,曹操當初選擇此樹作為障眼法,想必也應該是看重了皂莢樹的屬性吧。

乡土|亳州这个村得名于一位皇帝!村里的“神树”竟是曹操所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