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制定销售计划的三重境界,就可以成仙了(境界一)

导读

目标和计划,在销售人的职场生活中,是新周期的开始,又是上一个周期的总结,每年、每季度、每月,甚至每天,我们都会给自己定一个或多个“小目标”,正是这些目标驱使团队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

对于创业公司来讲,这些目标的制定一定程度上是没有前人经验的,摸着石头过河是常有的事。但好在,制定目标有方法,也有内在逻辑,掌握了就不愁跑偏。

本文将为大家讲解如何制定销售计划之境界一。

境界一:形

说到制定目标,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KPI”(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绩效指标)。

KPI没错,但是要怎么设置KPI,才能尽可能好的达成目标,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SMART原则

目前比较常见的是运用SMART原则定目标。所谓SMART是对五个字母的缩写,它们是:

①S,specific,具体的。

要让销售团队看得懂。举个例子,Uber去开拓一个城市的新市场,给销售定的目标是“招募多20%的司机”,这不是一个具体的目标。具体的目标还应该有,哪里的司机?开什么样的车?什么年龄?什么时间完成?等等具体的要求。

②M,measurable,可衡量的。

一定要可以用数字来衡量。比如今天跑五个客户,这个月出两个订单。

③A,attainable,可实现的。目标太高会打击团队士气。

④R,relevant,结果导向的。

意思是应该关注时间成本和最终结果产出,不能只有过程指标,如只有“每天拜访五个客户”是不行的,还要有“每个月成交5个10万元以上的订单”。

⑤T,time-based,时间限制。要有明确的起始截止时间。

有了制定销售计划的三重境界,就可以成仙了(境界一)

总结来看,在SMART原则下指定的目标,应该是:告诉你在什么时间之内,用什么方法,达到什么目标,并且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可以为公司带来实际产出的。

举个生活中的例子,现在我打算定午饭外卖,根据SMART原则,我需要把目标细化为:为了吃饱(结果导向),我需要在11点之前(时间),用外卖软件(可达到)定一个一人份(可衡量)的午饭套餐(具体的)。

OKR方法

SMART原则提高了目标执行性,减少沟通障碍,不仅对销售工作制定目标,对各行各业、甚至做一件小事制定目标都有参考价值。

有了制定销售计划的三重境界,就可以成仙了(境界一)

↑各种理论出现的时间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此严格的KPI管理作为一个绩效管理工具更适合成熟的公司,但对创业公司来讲,一味的追求绩效考核,并不合理,原因在于:①没有办法把KPI做得这么细。②刻板的目标反而会影响效率。

职场中因为太强调KPI导致目标失败的例子并不少见。比如,为了达成订单KPI,员工与客户私下交易,为了完成运营数据,去刷量刷单。又比如,很多新的工作是没有历史数据作为参考的,这样KPI本身无法制定,对工作也就没有指导作用。

于是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应运而生。它强调最终的关键结果必须服从目标。

谷歌、领英、Uber等不少互联网公司都在使用OKR,要明白它不是一种绩效管理工具,而是一种目标管理办法,与SMART最大的区别是,SMART中的四个点都是遵循的,但不要求一定要实现目标。

继续以Uber为例,上级要求销售团队在一个区域内额外增加20%的司机,并实现区域100%的覆盖。目标中的100%是不可能实现的,它就是关键目标“O”;但团队还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如第一个月要完成30%的覆盖,第二个月50%,第三个月60%。这就是“KRs”,它们是可执行的,可量评分的。

在这里,关键结果(KRs)服务于目标(O)。而且可以让Uber的员工明确工作的两个最终目标:找到更多司机,覆盖更多市场。这样在工作时,他们为了达成最终目标,会以此为核心思考、努力。

对创业公司来讲,结合OKR方法和SMART原则来制定目标,是比较有效的目标制定方法,这样既可以保证产出,又能兼顾灵活性当然,不同阶段有需要不同方法,这还需要管理者具体问题具体判断。

有了制定销售计划的三重境界,就可以成仙了(境界一)

↑一个OKR流程

以上。完

明天即将为大家连载:销售计划之境界二,从客户成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有了制定销售计划的三重境界,就可以成仙了(境界一)

有了制定销售计划的三重境界,就可以成仙了(境界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