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入葬,戴一頂“珍貴”鳳冠,這頂鳳冠誰看完都說是好東西

武則天入葬,戴一頂“珍貴”鳳冠,這頂鳳冠誰看完都說是好東西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武則天頭戴鳳冠,其實這描述並不準確。武皇帝這頂鳳冠,其實是鳳冠與皇冠的合體。

在古代,任何一個朝代,下到平民,上至皇帝,穿衣戴帽從顏色,尺寸,甚至裝飾物的多少都有嚴格規定。唐朝也不例外,最高法典《武德令》就規定皇冠要有盤龍九條,鳳冠要有花樹十二樹。武皇帝不管生前給自己定得是大周還是小周朝,死後連自己都承認,仍然要按照大唐的禮制來。

只是她的一切都是超越規制的。所以鳳冠上有盤龍八條,僅次於皇帝吧。別急,還有花樹六樹。這加一起不是十四了嗎,十三不行嗎?不行,因為當年蕭後下葬時的鳳冠是十三樹。而那個蕭後怎麼能和武皇帝相提並論,所以到了武皇帝這裡,十四就成了她鳳冠的幸運數字了。

武則天入葬,戴一頂“珍貴”鳳冠,這頂鳳冠誰看完都說是好東西

武則天入葬,戴一頂“珍貴”鳳冠,這頂鳳冠誰看完都說是好東西

武皇帝去世時,正是大唐盛世之時,而中國古代,更是視死如生。所以,武皇帝的這頂陪葬用的鳳冠,雖然沒有半點兒實際用途,但必須是極盡奢華。儘管在唐朝,銅胎鎏金技術十分成熟,而且時髦。但在武皇帝這裡就是不用,因為實力永遠比時髦更重要,必須純金做底。

在多達幾百上千的結構複雜的零件上,但凡唐王朝能找到的寶貝,什麼綠松石,琥珀,紅寶石,瑪瑙,珍珠等等,多種寶貝鑲嵌一身。但凡唐朝時皇家能拿找得到的工藝,什麼錘揲,焊接,掐絲,鑲嵌,珠化等等,多種工藝無一不用。總之一句話,無所不用其極。

武則天入葬,戴一頂“珍貴”鳳冠,這頂鳳冠誰看完都說是好東西

關於這頂鳳冠的細節方面,還有些特別的地方。首先,從漢代就有的點翠工藝也用了,而且為了保證最好的效果,翠鳥的羽毛是在活鳥身上,硬拔下來的。但整體用的不多,不是武皇帝多愛護心疼翠鳥,可能是哪個皇帝也不想自己頭頂上有太多的綠吧!鳳冠上還有一項只有唐朝使用的技術,叫珠化。就是把黃金化成小珠子,吸附在鳳冠上。知道最小的金珠多大嗎?直徑0.1毫米。

最後一點不怎麼有意思,你也很難接受,那就是,武皇帝的這頂特殊鳳冠,其實遠達不到皇家做工精緻的標準,略顯粗糙。武皇帝對自己死後的佈置,只有心理安排。從她與狄仁傑探討傳位繼承人到底是李家,還是武家的問題上來看,武皇帝也一直在自己的身份問題上搖擺不定。

所以,這頂特殊的鳳冠,完全不是事先準備好的。而在武皇帝從去世到入葬也就一年時間,這期間還要剔除掉皇帝與大臣等研究如何給武皇帝定位的時間,去掉從設計到修改,再到斟酌定稿的時間。所以武皇帝這頂鳳冠在純手工的時代,其實只能是匠人們匆忙趕製的結果。

武則天入葬,戴一頂“珍貴”鳳冠,這頂鳳冠誰看完都說是好東西

武則天入葬,戴一頂“珍貴”鳳冠,這頂鳳冠誰看完都說是好東西

一代女皇的是非功過,千百年來,人們眾說紛紜。但不管怎樣,僅憑她在歷史上的開拓與創新,擁有這樣一頂獨特的鳳冠,也算是名至實歸吧。相信總會有那麼一天,乾陵會被保護性發掘,則天皇帝的這頂鳳冠,終會有出土的一天,讓我們共同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