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這些地名的來歷你知道嗎?

濟南:因西漢時期濟南郡,郡治在濟水之南而得名。今為山東省會。

山東這些地名的來歷你知道嗎?

濟南

章邱縣:又名章丘,因縣南有章邱山,《爾雅 上正章》邱注云頂平也。

鄒平縣:古鄒國,《爾雅》:大野曰平。

淄川:舊名般陽,在般水之陽,隋改淄川。按:淄水出原山,即《禹貢》濰淄其道也。

山東這些地名的來歷你知道嗎?

淄博

濟陽:縣在大清河之北,本漯瀆也。自大清河歸漯瀆,入海通,得濟之名,故曰濟陽。

禹城縣:縣故治西南有禹息古城,故名。

臨邑縣:以城南之浥河得名,去水從邑自唐始。

長清縣:《太平寰宇記》雲隋置長清縣,因清水以為名。

德州:本隋將陵縣,元為陵州,明移德州治此。州以漢安德縣得名。

山東這些地名的來歷你知道嗎?

德州

平原縣:《水經注》曰原博平也,故曰平原。又《爾雅》:廣平曰原。趙封公子勝為平原君即此。

兗州:《釋名》曰:兗州取沇水以為名也。

滋陽:故兗州府治附郭,本漢瑕邱縣,宋改嵫陽,以城西嵫山為名。明成化間城中多火,欲以水厭之,又改嵫為滋。

曲阜:《爾雅》大陸曰阜。應劭曰:魯城東委曲,長七八里,即古曲阜也。

山東這些地名的來歷你知道嗎?

曲阜

寧陽縣:縣北有小山,即古寧山也,縣在寧山之陽故名。

鄒縣:故騶城,在嶧山之陽。邾穆公改邾為騶是也,今文從鄒。

泗水縣:泗水出縣東陪尾山,四泉併發,故曰泗水。

滕縣:邑志,滕者取水之騰湧為義,《地理志》縣東北平澤出泉,若輪焉。

嶧縣:邑有葛嶧山,因以為名,即《禹貢》所謂嶧陽孤桐也。今為棗莊市嶧城區。

金鄉縣:城北有金鄉山,《太平寰宇記》曰:鑿山得金,故曰金鄉。

魚臺縣:縣北有觀魚臺,《春秋》魯隱公矢魚處也。

濟寧:《水經注》時期濟水在今天的濟寧以南與泗水合流,也就是說濟寧以南的泗水也可以稱為濟水。濟寧就是希望濟水安寧的意思。

嘉祥縣:境有獲麟堆,魯西狩地也,故曰嘉祥。

汶上縣:在魯北境,上四汶之所逕也。

陽穀縣:地在谷山之陽,縣境有陽穀亭。

壽張縣:漢置,本春秋之良邑,又縣有壽聚,合之曰壽良也。東漢光武避諱改曰壽張,見《水經注》。

聊城:本東昌府附郭,《晏子》曰:聊、攝以東。按:聊、攝二水名也。

堂邑縣:隋置縣,取縣西北古堂邑故城為名。漢制:公主之食邑曰邑,陳午尚館陶公主,食邑於此。

博平縣:本古博陵地,漢更之曰博平。《爾雅》:大野曰平。

茌平縣:茌,山名也。縣在山之平陸,故名茌平。

莘縣:縣北有古莘亭。

冠縣:本冠氏邑,《左傳》哀公十五年:齊伐晉冠氏是也。

臨清:清河在治之西北,故名.

館陶縣:邑志雲,城西北七里有陶邱,趙置館於其側,因名.《爾雅》:再成為陶邱。

青州:《釋名》青州在東,取物生而青也。

臨淄:《水經注》城臨淄水,故曰臨淄。

博興:漢博昌縣,《十三州記》雲因境有昌水,其勢平博,故名。應劭曰昌水出東萊昌陽縣。道遠不至。取其嘉名。五代唐避諱,改博興雲。

高苑縣:郡志:齊桓公置苑於此,故名。

壽光縣:《高士傳》:齊宣王獵於杜山閭邱,先生長老十三人相與勞王曰:“願得壽於王。”王曰:“死生有命,非寡人也”。閭邱曰:“非也,選良吏,平法度,臣得壽矣!”漢置壽光縣,又有平壽縣,皆取於此。隋析置閭邱,可並證也。

昌樂縣:縣在都昌樂望之間,皆漢縣也,遂合以命名。

臨朐縣:臨朐,山名也,故縣氏之。胊亦水名,其城側川見《水經注》

博山縣:縣東南博山,孝婦鄉之,博山社以此得名。

招遠縣:本掖縣地,金析置招遠縣,取招攜懷遠之義也。

萊陽縣:縣北有萊陽山,邑志初名昌陽,以地在昌水之陽也。

榮成縣:原成山衛也,成山本名榮成山,見《史記》。

萊州:本東萊地,齊侯遷萊子於郳,在國之東,故稱東萊。

平度:閭邱先生告齊宣王曰:“選良吏,平法度,臣得壽矣。”平度之名義蓋取此。

高密縣:《水經注》應劭曰:縣有密水故有高密之名。

即墨縣:即,近也,城臨墨水,故名。

陽信縣:信水之陽也。邑志,鉤盤河經縣境,至城南十里為信河。

濱州:《太平寰宇記》雲:蓋以其在渤海之濱故云。

利津縣:本隋永利鎮地,又邑有東津,合以名之。

霑化縣:漢龔遂為渤海太守,海濱之民復霑聖化,縣取此以立名也。

郯城:古郯子國,《春秋》襄公七年郯子來朝是也。

費縣:本鄪伯國,後為魯季氏邑。

日照:漢鹽官地,宋置日照鎮,蓋取海隅日出之義。

泰安:泰山之南,漢人稱天下之安如泰山,而四維之名蓋取諸此。

肥城縣:古肥邑,以肥水得名,《水經注》樂正子春謂其弟子曰:“子適齊,過肥,肥有君子焉。”即此也。

單縣:即古單父邑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