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每年要花100多億的研發費,帶來的回報又有多少呢?

眾所周知,華為的研發費用在業界的確是很高的,每年可達100-200億美元,但是研發費這個東西和盈利能力往往不是正相關的,如果一段時間內企業的研發費用投入很高,而預期收益並沒有大幅增長,那樣得到的回報自然是比較差的,但是你也不能確定這些研發費用會不會有助於今後的盈利增長。

這其實就有點像一個人吃了三個包子,吃完第四個包子吃飽了,但是你不能說前三個包子白吃了。

華為每年要花100多億的研發費,帶來的回報又有多少呢?

華為經常會在許多公眾場合宣傳企業投入的研發費用之高,這也能從中體現出企業的態度,對研發重視的態度,對自主技術的態度,因為重視研發的企業往往能有更好的發展預期,尤其對於手機企業,如果華為沒有自主的芯片、自主的基帶,那絕對沒有今天,這些都是當初重視研發的結果。相反,如果一家手機企業把大部分錢都投入到了廣告營銷而不是產品研發,那該是多麼沒有前途的一件事。

不過華為宣稱的100億美元研發費用也並不是全部投入到某一個領域,究竟能獲得多少收益回報也很難說,但是通過這幾年華為手機的發展,我們確實看到了一些亮點:麒麟芯片性能年年穩步提升,三攝像頭技術和徠卡認證帶來了業界一流的拍攝效果,搭載了業界首款AI處理器NPU,研發出GPU turbo技術大大彌補圖形性能的短板。這些可以說就是華為這幾年龐大研發費用的成果之一。

研發費用高確實也不等於比其它研發費用低的企業強多少,效率有高有低,但是我們已經能夠看到華為P20、榮耀Play帶來的技術革新,而且隨著華為對利潤率要求的提高和產品競爭力的提升,新手機的價格相比往年也明顯增長,這裡面當然也有研發費用導致的成本提高。

華為每年要花100多億的研發費,帶來的回報又有多少呢?

拿華為最新的P20手機來說,這個系列上市2個多月發貨量突破600萬臺,同時在海外市場的增長率也很喜人,說明儘管價格提高,研發費用驚人,只要做出好產品同樣能得到消費者的喜愛,

放眼未來,面對蘋果和三星等國際巨頭的競爭,像華為這樣的企業未來的研發費用只能增長不能下降,否則在人才和技術上很容易就會落後,核心技術落後就只能受制於人,所以說,華為只要能在研發上不斷探索和投入,不管實際效果如何,都是值得尊敬的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