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的制度创新!

文|陆以外

明太祖朱元璋的制度创新!


讲起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想必很多人想起有关他的唯二两个事情都会是锦衣卫和东西厂。锦衣卫是朱元璋的手笔没错,但东西厂并不是,东西厂是他儿子明成祖的手笔,不过,这回要说的跟这两个都无关。

明朝刚建那会,是延用了元朝从隋唐继承而来的那套管理制度的,中央设中书省,省内设左右丞相等官,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这套制度运行不过几年,就开始出现问题了,执掌中书省的胡惟庸,权力越来越大,皇帝朱元璋的权力越来越越被架空,事实上,这么多年来,皇帝应该管什么事,宰相应该管什么事,从来都是没有明文规定过的,所以在请示与不请示之间,胡惟庸某种程度上而言,他是有自主权的。长此以往,朱元璋自然感觉到自己的皇权受到了威胁,何况胡惟庸这个人还是很有能力的,于是他找了个借口,给胡惟庸按了个罪名,把他给干掉了,并把牵连其中的人都杀了。

斗掉胡惟庸集团之后,朱元璋就着手改制了,他将中书省撤掉,比较好玩的是,他还立了个法令,规定以后子子孙孙都不设宰相这个官职。撤掉中书省,那总得有人办事呀,他把六部的地位提高,直接管理全国事务,直接对他负责。看到没,也就是说,朱元璋自己直接替代了过去的宰相,皇权和相权合二为一了。在地方上也有改变,他取消了原来地方上中书省的分机构行中书省,将它一分为三:布政使司,管民政和财政,按察使司,管司法,都指挥使司,管军事。这三司也直接对皇帝负责。这一改,基本上朱元璋是将所有权力都揽在了自己手上,这在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当初跟元朝这一仗一干就干了二十年,全国人口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被大量消耗,明朝初建之初,很多土地是没有人耕种的,朱元璋建明的第一件事就是移民和分地,所以在当时出现了个新情况,就是很多土地都分到了农民的手中,即土地是比较分散的。朱元璋的改制初期不得不说,是适应了这一情况的。以前皇帝收粮靠贵族等这些掌握大量土地的大地主,其实这些人就是皇权的支柱。但朱元璋改制后,这些大地主的权力被大大削弱,粮如何收上来呢?他又搞了个粮长制,即一个地方,谁土地最多、纳粮最多的,就让他当粮长。粮长负责帮皇帝收粮和运粮,这就保证了朱元璋的经济收入,即税收。朱元璋对粮长是非常重视的,他每年都会把这些粮长召到南京去,亲自接见,和他们面谈。发现有能力的就提拔。看到没,粮长其实就是朱元璋改制后的权力基础。除了粮长,各地还有很多富户,朱元璋也会经常把他们找来,有能力的就给他们官做。所以,朱元璋的政权其实是以中小地主为主柱的。打掉大的,用小的,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不得不说在当时,他的这一改制的确是为自己政权的延续创造了空间和时间的。

权力集于一人,问题很快就显现了,就是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什么事都要朱元璋来处理,他分身乏术呀。有这么个故事,有一天朱元璋在批阅一个奏节,奏节非常长,一万多字,他看了五千多字后,还是没有看出奏节想要讲什么,本来心情就挺烦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就把写这奏节的官员抓来杖了屁股。后来朱元璋把那个奏节看完了,看到最后五百字才看到了奏节反映的问题,并提出了不错的处理建议,朱元璋自觉打错了人,向那个官员道了赚。不过他还是立了个规矩,就是要官员们写奏节的时候尽量从简。但是,奏节写得再简,数量还是很多呀,朱元璋一个人别说处理,就连全部看完都费劲。后来他又想了个办法,就是找一些会写文章有才华的文人到他身边帮他,这些人越来越多,后来发展成了一个群体,朱元璋给了他们一个名字,叫大学士。后来又在大学士前面按了一些殿堂的名字,这个群体亦被称作内阁。宰相这个职位被撤,其实后面内阁这帮人所行使的亦即宰相的职权了,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所以入阁也被称为相。在朱元璋时期,内阁是没有成为正式的制度的,直到明成祖时才成为了一种正式的制度。清朝就继承了这一制度。

为了维持皇权统治,朱元璋对管理制度进行改革,虽然造成大权独揽、一言堂,有其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但就当时而言,这些改革还是有其意义积极的一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