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资管:理财配置增值新路径

数字资管:理财配置增值新路径

EOS最近惊艳了一把:涨幅一度超过20%。其实这样的涨幅并不出奇,就在今年4月,EOS还曾创下两周暴涨150%的纪录。

对大部分人来说,数字资产和区块链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现在,这世界已近在眼前。

数字资产是美梦还是噩梦?

自2017年以来,数字货币世界就呈现爆发式增长,超过1600种数字货币的全球市值维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

数字资产的价值也得到了传统金融市场的认可。

标志性事件就是2017年12月11日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上市比特币期货,紧随其后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于同年12月18日上线比特币期货。自此,普通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传统金融机构渠道投资数字资产。

这一势头还在继续。

据媒体报道,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正在深入研究比特币期货和其他加密货币相关产品。

更重磅的消息还有,传闻称纳斯达克计划在今年10月成为首个上线数字资产交易的全球主流证券交易所。

最近一段时间,数字货币市场行情整体回暖,许多有投资头脑的人又打了鸡血。只不过有暴涨就会有大跌,有人笑也总有人哭。

面对数字资产,所有人都是“小白”,许多人更是难逃被“割韭菜”的命运。之所以会这样,与数字资产世界的一些独特特征有关。

首先,这些人要面对不可知的监管风险。

数字货币市场存在于区块链网络,7*24实时交易,且没有涨跌幅限制,波动随时会以不受控的方式出现。普通投资者缺少这样的时间、精力和强大的小心脏。

其次,技术风险也很大。数字货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仍处于初级阶段,数字货币种类繁多,良莠不齐。投资者不仅有可能被“割韭菜”,还要面对黑客盗取风险,这也是传统资产管理中所没有的。

第三,信息严重不对称。数字货币是新兴领域,“小白”们缺乏相关知识经验、市场信息和技术分析能力,道听途说的结果往往是摸黑撞墙。

数字资产将成资管新趋势?

风险巨大的数字资产领域为何能让投资者趋之若鹜?这可能与传统资管行业近年来的弱势有关。

面对金融行业强力去杠杆的金融宏观环境,传统投资行业风光不再,这也影响了普通投资者的理财收益,他们手中的资金必然要寻找其他投资渠道。

4月27日落地的“资管新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严重削弱传统理财产品吸引力。

未来打破刚性兑付、取消保本理财、降低投资杠杆率、提高合格投资者门槛等新规,削弱了银行等传统资管渠道的吸引力。

此时正红火的数字资产市场当仁不让成了资管新大陆。尽管风险与机遇并存,但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

这样看来,数字资产作为资产管理的新路径,是要登堂入室了。

持有这一观点的不乏大咖级人物。

CSDN创始人蒋涛今年初就曾说:“对非技术人员来说,告诉他要配置数字资产,就像要买房升值一样,否则未来在加密货币经济体里面他就是穷人或者零资产。”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主席、万向集团副董事长肖风不久前在其《数字化时代的另类资产配置》的演讲中也明确表示:

“传统资产,我们知道是股票、债券,传统的另类资产有各种衍生品、实物资产、非流动性资产,而数字另类资产是经济数字化过程中原生或者改造、衍生的资产,我觉得未来可能带来大幅度超值资产的是数字另类资源。”

入场数字资产如何披荆斩棘

大佬们就这样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一条“明路”。

现在的问题在于:How?

毕竟,风险还是在的啊!

与传统资产管理类似,数字资产管理也应遵循多元化配置及专业化操作的原则。

多元化配置不仅意味着配置不同种类的数字货币,也意味着以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数字货币投资中,如前文提到的数字货币期货。

专业化操作则意味着可以使用专业第三方平台提供的各类数字资产管理策略和产品,由信息更全面、技术更强大的专业投资人(也可能是机构、平台)来打理数字资产,对冲风险。普通投资者仅需“一键认购”即可,无论有没有投资数字资产的实战经验,都能轻松入场,稳健操作。

第一种是钱包类。

就像支付宝一样,除了存放数字资产功能,有不少钱包还具备了理财功能,也就是给存放在其中的数字资产理财增值。

对此,算力智库已经做过分析,可以参考《数字资管时代:钱包江湖鏖战前夜》。

第二种是技术策略类。

此类平台凭借强大的信息聚合及技术分析能力,对接各类数字货币和交易所,为投资者推荐量化交易策略,以代币认购,通过智能合约执行。

如CryptoStrategies和币胜等,这类平台的问题得看平台生态构建的效率,以及具体产品经过市场验证后的实际表现。

第三,基金类。

类似传统的“代客理财”平台,即投资者可以像购买传统理财产品一样,直接用主流数字货币认购理财产品,类似传统理财中的“宝宝”类产品,主流平台包括尚币和Lbank余币宝等。

第四种是平台指数类。

这个类别,由主流交易所推出,如OKEx最新发售组合投资产品OK06ETT。此类产品的投资组合挂钩平台自编的数字货币指数。

无论以哪种方式入场数字资产,都是为了能找到优质平滑的策略来对抗风险。

算力智库认为,数字资产管理市场的规模,将会快速扩张,但其面临的尴尬,还是在于边界和性质定义不明的监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