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閩南方言是中國八大方言之一,經過一千多年的承載和發展,被列為世界一百個主要語言之一。本文簡要但較系統論述閩南方言的形成歷史背景,流播保留中原古漢語讀音以及詞彙、語法等用法與特點,並列用古詩文予以佐證,一共分為六節敘寫。讓讀者對閩南方言有個較全面的認識。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閩南方言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閩南話,是中國的八大方言之一。所謂方言,是相對於一個民族的共同語而言。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全民族共同語,我們漢民族的共同語就是普通話。方言是由民族共同語分化出來的,它是民族共同語在某一地區的變體,它只能在某一地區流行,是這個地區的基礎方言。自晉唐中原漢族人開發福建南部以來,逐漸改變了原本蠻獠地區的落後情況,人口日漸增多,中原漢人帶來當時較為先進生產技術提升了社會的文明,閩南的政治、經濟、文化逐漸發展。中原漢人帶來的中原雅言經過一千多年的承載,成了閩南地區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

一、閩南方言與古漢語同源

閩南方言是漢語方言中很古老,很有特色的方言,它源出中原古漢語,又經過幾個歷史時期發展變化而成,具有歷史悠久、語音、詞彙多層次重疊、方言內部紛繁複雜的特點。正因為它的古老和內部的殊異,被認為是中國最難懂的方言之一。殊不知,這種“最難懂”的方言卻承載了大量的古漢語信息。

一種方言的形成,與當地歷史上的社會變革和民族遷徙有著密切的關係,“人同祖,語同源”,閩南方言源頭來自河南河洛地區,因此被稱為河洛話(以黃河以南流域的正統中原話),其方言舊質保存比較完整,被譽為是古漢語的語言化石。這些帶來中原雅言的古代中原漢人,為何會不遠千里長途跋涉到福建南部丘陵山地永久居留呢?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福建簡稱閩,古代“七蠻”之地。居住著南蠻、閩越等少數土著民族,是福建的原住民。春秋戰國時期,越國被吳國所滅,越王勾踐後裔無諸,率一批越族人流亡福建休養生息,逐漸與南蠻土著融合,成為閩越族,建立閩越國。至漢代初期,閩越王餘善擁兵對抗朝廷,不斷出兵攻打廣東和浙江。漢武帝於元封元年(前 110 年)派大軍平叛,消滅閩越國,並實行移民政策,強制將閩越人北遷長江、淮河流域定居,留在閩地的土著閩越人日漸減少。

到了兩晉永嘉(公元 307-312)年間,五胡亂華,北方胡人肆意入侵,共有中原八個姓氏大族的老百姓自發遷移逃難,大批中原漢人衣冠南渡,他們翻山越嶺,進入福建,直到東海邊上,到達晉江流域,看到這裡地勢很像九朝古都洛陽,便定居下來,繁衍生息。這是第一批帶來中原文化的閩南漢族祖先。現在泉州市洛江區與惠安縣的洛陽鎮隔江相望,聯接兩岸的中國古代第一座跨海大橋——洛陽橋,尚在訴說著泉州閩南人的開發史。由於晉朝以前的中原人以中原雅言為基礎,這一批中原百姓到了閩南,也把中原河洛地區的口音帶到了閩南泉州。但此時,由於泉州(當時叫做晉安縣)同時管轄著說興化話的莆田,所以,這時期的閩南話尚未完全形成,只屬萌芽階段。

第二批遷徙到泉州的中原人是在唐末僖宗光啟年間(公元 885-887 年),河南光州固始縣的王緒、王潮及王審知三兄弟,他們率領農民武裝響應黃巢起義,攻城掠地,所向披靡。起義軍一路向東,經江西入閩,攻克汀州、漳州後,因王緒治軍嚴酷,兵變被囚。公推王潮為統領,繼續進軍攻下福州泉州後,王潮被封為威武軍節度使。王潮逝後,由其三弟王審知繼任,並受封為閩王。這支農民起義軍引入大批河南光州固始人,號稱十幾萬人,其中有史記載的共有王、陳、李、張、楊、蔡等 27 個姓氏。王審知及其子王延翰治泉幾十年,所帶來的農民軍解甲歸田後在泉州地區定居下來,形成以固始河洛話為基礎的方言。至北宋初年,莆田仙遊獨立為興化縣,脫離泉州管轄,泉州閩南話逐步完善形成泉州音。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漳州地區的中原漢人大量遷入,當屬“開漳聖王”陳元光入閩。唐代初期,唐高宗總章二年(公元 669 年),閩南地區的閩越族人經常聚眾擾亂,即史書記載的“蠻獠嘯亂”。朝廷派陳政、陳元光父子率領軍隊,由廣東潮州入閩平叛。陳氏父子率領的將領及士兵大部分也是河南光州固始縣人,經過十七年的征戰和治理,陳元光平定閩南十八洞,終使政局穩定。公元 686 年,朝廷割原晉安府(泉州)所屬的漳浦縣和潮州府的懷恩縣建立漳州府,郡治設在漳浦(雲霄),陳元光的軍隊轉入屯墾。軍人從河南光州固始老家攜帶家眷來漳安家落戶,有的兵士與駐地的土著婦女通婚而就地定居,成為新的移民族群。這些在閩南各地定居的中原人約有一萬多人,包括陳、許、盧、洪、楊、黃、戴、林等 61 個姓氏。

公元 755 年,原屬泉州南安縣的龍溪劃歸漳州管轄,郡治遷至漳州薌城區,後來長泰縣也劃歸漳州,地域管轄日臻合理完善。至此,漳州府管轄九龍江流域及以南地區,閩南出現漳泉分立雛形。一百年後,唐末王審知的農民起義軍攻下泉州後,有一萬人左右的軍隊被派往漳州駐防,這些軍人解甲歸田後,絕大多數退役將士也就地定居,加上在漳州任職的各級地方官員也有許多人扶老攜幼就地安家。這些同是來自河南固始的新移民的子孫後代也成了閩南人。從唐初 669 年陳元光入閩到唐末 885 年的二百多年間,漳州先後有兩大批共二萬多中原人來此定居,他們與古閩越族原住民友好相處,漸趨融合,共同開墾閩南這塊寶地。以中原雅言為主的漳州話基本確定成形,逐步在漳州各縣擴散,演化形成正宗的漳州音。

有一首古詩生動地描述了當時中原人植根閩南,與當地民族融合共同開發閩南的情景:

雪霜偏僻地,風景獨推閩。

辭國來諸屬,於茲締六親。

追隨情語好,問饋歲時頻。

相訪朝與夕,渾忘越與秦。

……

呼童多種植,長是此方人。

漳泉兩地同屬閩南方言發源地,語言相像但語音不同,各自發展。二者音色同源,只因地理因素影響,漳州特別是雲霄、平和、南靖西部一帶受客家話影響,泉州受福州話(還受五口通商後番話)的影響,稍有區別。但是之後在上千年間又不斷融合,如宋末元初,漳人入泉,主要集中在晉江安海和安溪部分山區,漳泉口音首次融合,形成海口腔。第二次是在明朝中後期,大規模泉人入漳,主要集中在閩南海絲之路的另一著名港口,九龍江出海處的月港,形成海澄腔。從歷史上看,漳泉彼此獨立而又緊密發展,一步步形成含有古中原元素又兼容發展的閩南文化和閩南語。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廈門真正走進閩南歷史的軌道始於明朝。廈門原是一個漁島,歸同安縣管轄,現廈門海滄區的一部分村莊,原屬海澄縣。自清朝初年以來,漳泉兩地相繼開發廈門(思明)。漳泉兩地的閩南口音在此地碰撞交融,久之形成音質輕柔悅耳的廈門話。廈門話的出現是閩南社會發展進步的結果,其詞彙和語法同漳泉閩南方言一樣保留古漢語特點,同時又較多的吸收了外來語詞和西洋文化。1977 年美國發射的“旅行者”號宇宙飛船,攜帶著代表地球人類的 60 種主要語言,到廣漠無垠的星河中尋覓地外知音,其中就選中廈門話。

總之,閩南廈、漳、泉三地的閩南話都是正宗閩南方言,都同宗同源同種。

二、閩南方言的流播

閩南方言根源在於廈漳泉的當地語言,一千多年來不但語言在不斷充實改變,也在不斷向外流播,其流播的地域早已超過省界和國界。閩南人經過一千多年的繁衍生息,為了更好的生存學會了造船、航運、經商和各種手工業手藝。他們走向國內外,走向海洋。臺灣是傳播閩南方言最廣的省份。臺灣島上,除高山族地區原住民外,差不多都通行著近似漳州腔和泉州腔的閩南話。閩南人移居臺灣據說始於元代,但大規模遷移是在十七世紀中葉(清朝),隨著泉州港口的興盛和漳州月港(海澄)繁榮的進出口商業往來,許多閩南人從這些海絲之路的起點出發,離鄉背井渡過臺灣海峽去打拼,去開拓事業。也有大量閩南人跟隨鄭成功渡海,從荷蘭侵略者手裡收復臺灣並居留臺灣。三百多年來,閩南人及其它地區東渡的漢人,和高山族同胞一起開發寶島,在共同開墾創業之中,閩南方言始終作為人際交流的主要工具。據調查,臺北、基隆、臺中一帶泉州移民居多,所以這一地區稍偏泉州腔;而漳州移民多在臺南、嘉義和高雄等臺灣南部地區,這一帶流播的閩南語稍偏漳州腔。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據粗略統計,閩南母語的使用者近五千萬人,流播到國內外其他地區的閩南語使用者二千萬人左右,使用閩南方言的總人口約七千萬人左右。

由於閩南方言流播於國內外各地,受居住地域其他語言的影響,閩南方言在不斷吸收外來詞彙,語音也慢慢變化,因此,語言學家把它分為幾種次方言:

(一)、從國內使用閩南方言的情況看,閩南方言可分為五個次方言:

1、閩南話,這是閩南方言的“正宗”。分佈在閩南地區漳州、泉州、廈門三市及金門縣。

2、臺灣話,又稱臺語,分佈在臺灣省。

3、潮汕閩南話,分佈在廣東東部潮州、汕頭、汕尾各縣。

4、海南閩南話,分部在海南島漢族居住區。

5、浙南閩南話,分佈在浙南溫州市平陽、玉環、蒼南等縣以及舟山群島。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二)、從閩南方言的母語發源地來看,“正宗”的閩南話也可分為五個次方言:

1、漳州話區,漳州、龍海、漳浦、雲霄、東山、詔安、華安、長泰、平和和南靖等縣市。

2、泉州話區,泉州、石獅、晉江、惠安、南安、安溪、永春、德化等縣市。

3、廈門話區,廈門市六個區及金門縣。

4、龍巖話區,龍巖市(除說客家話的區域)、漳平縣。

5、大田話區,大田縣、尤溪縣的一部分。

三、閩南方言中的古漢語詞彙

閩南方言保留了大量的古漢語詞語,約有一千多條目。

詞彙對社會各種變化的反映很敏感,幾乎處在經常變動中。漢語的詞彙也是如此。

中國古漢語詞彙以單音節詞佔優勢,特別是先秦到魏晉南北朝的書面語言詞彙及其以後歷朝作品中使用的詞彙,單音節詞佔相當大的分量,形式上只用一個漢字來表示。雙音節詞在唐宗時有了發展,形式上用二個漢字來表示,但單音節詞仍在較長的歷史長河中佔優勢。閩南方言恰好保存了這些語言發展變化的痕跡。究其原因,現代普通話是以北方方言為基礎,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而古代的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核心則是在中原。漢代的北京處於中國的邊境位置,後來,蒙元和滿清都建都北京,使北京成為歷史上漢胡交流頻繁的地區,其語言也受到胡人語言的較大沖擊,成為胡化了的北方方言。經過幾次改朝換代,北方方言所保留的古漢語詞彙發生變化甚至部分消亡,所以現代的民族共同語——普通話中的古漢語詞彙相對比閩南方言少很多。

由於福建山高路險,交通不便,從唐末以來一直偏安一隅,融入閩南方言的古漢語詞彙、語法、語音等中原雅言舊質都較完整地保留至今。因此,閩南方言與現代普通話差別很大,有人認為,即使一個北方人在閩南生活了幾十年,也還不可能全部弄通閩南話所表達的意思。但不可否認,閩南方言確是古代晉唐的語言化石。從下面的古詩文例句中可以領略到閩南方言詞彙與古漢語詞彙完全相同的意趣。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一)雙音節詞語(文中拼音系《閩南方言拼音方案》)

1、“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杜甫《登袞州城樓詩》。

“古意 goǒ yì”是殷勤待客的意思。閩南話如“汝去阿舅兜,汝阿妗有古意無?”意思完全一樣。

2、“不覺裹頭成大漢,昨夜竹馬作兒童。”——唐•杜荀鶴《友人贈舍弟韻戲和》、

“大漢 duav hàn”形容個兒高大。閩南方言如:“一年無看著,汝囝遮大漢了。”即:你的兒子長得這麼高了。

3、“嘆息兩客鳥,徘徊吳越間。”——李白《遇蓬池隱者詩》

“客鳥 kēh zìao”指的是喜鵲。至今閩南人還稱喜鵲為“客鳥”, “客鳥叫,喜事到”,閩南人視“客鳥”為吉祥鳥

4、“雖雲隔禮數,不敢墜周旋。”——杜甫

“那大漢下的車,眾人施禮數。”——元 • 睢景臣《搬涉調 • 哨遍》

“禮數 lě soò”指禮貌 , 禮節 , 禮法。閩南人對待人有禮貌,迎接客人有禮節的人也叫做有“禮數”。

5、“凱風直南,吹彼棘心。”——《詩經 • 邶風》

這裡的“棘心 gìk sīm”指內心痛苦 , 擔心。現在的閩南話還保存著這個使用了二千多年的詞語。如“伊老母這段日子身體欠安,伊真棘心。”而現代漢語只有“棘手”而沒有“棘心”這個詞條了。

6、“鄉里親情相見日,一時攜酒上高堂。”——唐 • 張籍《送李餘及第後歸蜀》

“豈無父母在高堂,亦有親情滿故鄉。”——唐 • 白居易《井底引銀瓶》

“親情 cīn zniá”,在這裡指親人、親戚。閩南方言如“新正時,阮兜的親情都來拜年。”就是這個意思。

“親情”還指親事、婚姻事。《盧氏雜說》:唐文宗為莊恪太子選妃,召宰相曰:

“聞在朝外臣,皆不欲共朕作親情,何也?”閩南人至今還把談婚姻叫“講親情”。

7、“自史太公死後,又早過了三四個月日。”——《水滸傳》第二回

“月日 gguē dzìt”指舊曆一個月的時間,常與數詞結合,四月日即四個月。“月日”是閩南居民記時記事常用的詞語。如:一月日無落雨了,熱甲要死。

我們只要在日常會話中留意,還會發現許多閩南方言常用詞都出自古漢語詞彙:

“分張”——能把東西分給人家,很有度量。

“條直”——直截了當,直爽乾脆;事辦完,做清楚了。

“鄉社”——鄉村,鄉下。“阮兜有許多鄉社親戚”。

“世情”——做形容詞,指人情世故。諺曰:“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早起”——現代漢語意為“起得早”,而閩南方言保留古義,指“早上、上午”:伊等你一早起,汝隴無來。

“讀冊”——古時用竹簡編為冊,指書本;作動詞,指上學讀書。這二個意義均保留在閩南話中:汝兜冊這麼多;伊未夠六週歲,(勿 + 會)去小學讀冊。

“鉸刀”——方言也叫“鉸剪”。“綠波侵葉滿濃光,細束龍髯鉸刀剪”。

“剪綹”——指盜竊財物的小偷。

“日頭”——指太陽。“日頭赤豔豔”形容太陽光強。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二)單音節詞語

厝 cù: 整座的房子。鼎 dniǎ:鐵鍋,炒鍋。

箸 di:筷子,竹筯。蠔 ó:蠔,牡蠣。

免 bbiǎn: 不要,不用。展 diǎn:炫耀,施展。

目 bbǎk: 眼睛,孔眼,竹節。

應 yìn: 應聲,回答。“汝叫伊都不應”。

趁 tàn:掙得,獲取。“趁錢有數,生命著顧”。

詈 luě:罵,用惡語侮辱人。“她愛詈別人”。

斡 wāt:旋轉,拐彎。“去山頂的路斡來斡去真壞走”。

閩南方言的許多單音節詞語如以普通話表述,就必須用雙音節詞表示。如:

桌(桌子) 本(本子、本錢) 位(位置、座位)

安(安裝) 補(彌補、補品) 央(託付、求)

爽(爽快) 惜(愛惜、疼愛) 闊(寬闊、寬敞)

莫(不要) 食(吃、喝、吸、吮)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三)親屬稱謂中的古文化

中原漢人開發閩南,大部分聚族而居,形成宗親關係親密的村落。每個村落髮展到一定程度還修建祖厝,如陳姓的“穎川衍派”,楊姓的“四知堂”。且不同姓氏的聯姻,又形成複雜且細密的漢民族親屬文化圈,這種親屬文化現象,傳承千年至今。因此,在閩南方言裡保留了許多古代稱謂詞。

新婦——閩南人稱出嫁後的姑娘為“新婦”、“新娘”,古代亦稱“新婦”、“新人”。漢代古詩有“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的詩句。《孔雀東南飛》有“雞鳴外慾曙,新婦起嚴妝”的句子。可見閩南人對新娘的稱呼是沿用古代用語。正所謂“新婦請出廳,生水得人疼”。

大官——指公公,妻子背稱丈夫的父親為“大官”。宋 •《野客叢書》:“婦人稱翁姑為官家”。

大家——指婆婆,妻子背稱丈夫的母親為“大家”。唐 • 趙璘《因話錄》卷三:“大家昨夜不安適,使人往候”。閩南俗語:“好布也著好紗,好新婦也著好大家”。

囝——指子女,孩子。閩南人稱大兒子為大漢囝,小兒子為細漢囝。唐中葉詩人顧況的《囝一章》:“囝生閩方,閩吏得之……囝別郎罷,心摧血下。”詩前注云:“囝,哀閩也,閩俗呼子為囝,父為郎罷。”現在閩南許多地方稱兒女為囝稱父親為郎罷的叫法仍普遍存在。

後生——子孫,後嗣。閩南人稱兒子為後生。《詩 • 商頌 • 殷武》:“壽考且寧,以保我後生。”閩南俗語:“後生有孝老爸,新婦有孝大家”。“後生”還用做形容詞,指年輕。如稱年輕人為“後生家”、“後生仔”,保存了古義。《儒林外史》第七回:“你後生家哪裡知道?想著我從先生時,你還不曾出世”。

爹——兒媳婦稱公公(大官)為爹。對他人介紹或與人對話提到公公,可以稱“阮大官”或“阮爹”。

閩南人在對親屬的稱呼中,在稱呼詞前加“阿”字做為前綴,表示親暱的意味。如:阿爸(爸爸)、阿母(媽媽)、阿伯(伯父)、阿姆(伯母)、阿叔(叔叔)、阿嬸(嬸嬸)、阿姑(姑姑)、阿姨(姨媽)、阿兄(哥哥)、阿姊(姐姐)、阿弟(弟弟)、阿妹(妹妹)等。

稱呼爺爺及姥爺,一般都叫阿公,稱奶奶與外婆,一般亦叫阿嬤。聽起來很親切。

親屬稱謂表示了人類一代代繁衍中的血緣、婚姻和親疏等關係,它受到親屬制度的制約。並與中華民族古代的社會結構、宗族觀念和婚姻習慣產生密切關係。保留在閩南人口語中的這些稱謂詞都能在古代漢語裡找到例證。《玉臺新詠 • 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聞雲,堂上啟阿母”,“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樂府詩集 •木蘭辭》:“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皆是也。

在稱謂中,與父親同輩的外戚有阿舅(母舅)、姑丈、姨丈等,與母親同輩的稱為阿姨。受古代母系社會的影響,母親的兄弟姐妹最受族人尊重。閩南人認為“天頂天公,地上母舅公”。甚至全村族親都與主人家一樣稱其為大舅、大姨或是阿舅、母姨仔。這看出閩南人親屬稱謂常以親人的稱呼稱他人,以表示尊敬、禮貌和親情。這是沿襲中原漢人重宗族、重親緣人際關係的文明傳承。

中國古代講究長幼次序的排列,倡導“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為兄者也”。閩南人尊敬長兄、兄嫂,亦在稱謂中體現。兄長在家庭成員中享特殊地位,若是父母亡故,視長兄為父輩,兄嫂為母。兄與嫂要承擔撫育年幼弟妹的責任。閩南口語稱哥哥為阿兄,稱兄之妻為“阿嫂”,背稱為“兄嫂”。《釋名 • 釋親屬》:“嫂,叟,老者稱也”。可以看出,一聲“阿兄”和“阿嫂”的稱呼,其中的情感已超出一般平常的手足之情,帶上晚輩與長輩關係的意味了。

閩南方言中的親屬稱謂,處處承載著古漢語的文化舊質,給人以古遠溫馨之感。

(未完待續)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楊惠人:1944年生 , 華僑大學中文系畢業,漳浦二中高級教師,廈門興才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基礎教育部系主任、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主編《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等大學教材。

閩南方言及其語言特點——楊惠人

圖文來源/佛曇文化研究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