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建造的第一艘國產航母,為何先後用了20多年時間?

用戶64589163

這是W君第一次正面回答涉三哥的軍事題,紀念一下。

-----------------------------------------------------------------------------(紀念分割線)

從1999年設計算起,確實用了20多年還沒建好,但是從2009年安放龍骨算起是9年還沒建好。究其原因,還是人口大國拖累的,中國古語講的:人多打瞎亂,早起乾白算。(磨洋工)

印度的航母使用程度比我國深厚,並且運用航母直接參加過戰鬥。所以,印度“自造”國產航母時軍方提出的實用契合度是要比我國國產航母的使用目的、功能區劃來的準確。(雖然嘲笑過三哥,但是戰術上要重視對手---主席語錄)

無耐工業上的人多嘴雜,每個環節都拖延時間使該艦一直處於“殼”狀態。

W君開始從“鋼”說起。按常理來說1999年設計圖紙時,作為基礎的航母用鋼---ABA鋼材,印度就應該開始儲備了。可是印度直到2005年才宣佈印度國防冶金研究實驗室和印度鋼鐵管理局合作準備生產ABA鋼。比萊鋼鐵廠接到任務後又用了三年的時間生產出相當於航母總用鋼量25%的構件儲備。2009年下放龍骨時,比萊鋼鐵廠只提供了全部874塊模組的432個。感覺很多吧,實際都是好製作的大型件,總重8000多噸吧,而整個航母的總重是40000噸!按照國際慣例,船舶建造前應準備出船舶總重50%以上的鋼材才能開工。這樣看來,印度航母的開工顯得“先天不足”。之後比萊鋼鐵廠出產航母鋼的速度直線下降,船廠一直斷斷續續的停工待料。到了2015年(十年後)才將最後一個大製件---航母艦橋提供給科欽造船廠。

接下來再說製作方“科欽造船廠”。這是一個相當奇葩的存在,完全沒有對國家的榮譽感和使命感,W君這樣說是因為只有一個大船塢的它竟然在造航母的同時還接了一個三萬噸級標準貨櫃船和2艘雙層大型油輪的建造“私活”!生生的將印度航母從船塢裡拖出來“兩次”!最後一次(第三次)竟然是該出來時沒出來,因為船塢大門因為淤泥太多打不開,燒壞了啟合機!對於苦命的印度航母還不算完,早產的它還有“血管病”。科欽造船廠採用的是模組化生產,期間多次將航母管路排錯順序,組裝時才發現不對。在線路的連接上還常常出現長短不夠的尷尬事,焊接工藝也屢屢爆出醜聞。W君對這樣的船廠還能生存並建造國家的大國重器表示出極大的“欽佩”。

至於萬國造的動力、電傳、武器、雷達等等就不提了。畢竟是先要造好“殼”才能裝東西。題主說用20多年時間建造,W君真滴要說搞不好是30年才能交付海軍使用,到時5年退役,因為不適應時代了啊!一艘輕型航母這樣長時間不服役,能有什麼作戰效能?

等不及的印度海軍於是只有跳到普京大帝的1元店送航母的大坑中酸爽不已。。。。


軍武數據庫

印度的實際能力配不上他的野心。任何武器裝備都是需要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去支持的。一艘航空母艦涉及到設計、材料、工藝、電子、航空、冶金等等。而印度最缺乏的就是基礎工業,但是印度又喜歡和其他大國去攀比,一次次試圖去涉及遠超出自己水平的武器,而自身沒有足夠的能力只能靠國外,所以就造出了一件件萬國組裝產品。印度國產的軍艦都是在這種條件下誕生的。

我們來看一下維克蘭特號航母的時間線:

1999年啟動航母研發,2005開始啟動工程,2009年2月開始鋪設龍骨,2011年12月首次下水,2012年下半年再次回到幹船塢,2013年8月再次下水,2014年開始安裝艦島設施,2015年5月第三次下水。

維蘭特號的設計源於意大利、法國和俄羅斯,特種鋼材源於俄羅斯,雷達和防空導彈來自以色列、法國、俄羅斯,艦載機來自俄羅斯。實際上在2009年由於俄羅斯無法按時提供鋼材,印度不得不另外尋找機構提供特種鋼材。2016年由於俄羅斯又無法提供航空設備,建造計劃進一步推遲。而印度科欽造船廠在建造期間對分段建造等多個方面都存在工序銜接和質量監管能力差。估計這艘航母預計服役時間可能推遲到2025年,前後近20年。

我們可以看出來,印度實際上從設計到材料到武器沒有一樣是自己完成的。而在所有系統都有國外幫助的情況下印度仍然建造了10年都沒有完工,體現了印度的自研發能力和基礎工業的底子太差了。而印度看到其他國家發展核潛艇發展航空母艦發展驅逐艦也安奈不住非要自己建造,但是世界上很悲劇。印度在沒有太多潛艇設計建造經驗的情況下強行建造了殲敵者號核潛艇,結果也是泡在水裡好幾年,17年2月竟然因為有人忘記關門導致潛艇大面積進水,又返回到船廠維修。

所以,印度其實自身的工業能力和基礎科學根本打不到印度軍方的種種要求,而相互攀比又導致印度好高騖遠,導致了現在這種現狀。雖然之前印度擁有過3艘航空母艦,但是這3艘都是買的,而且都是由別人進行改造,印度並沒有太多參與其中,與其說不參與不如說相等現成的用。

在這個問題上,最大的啟示就是核心裝備一定要自己搞!千萬不要被別人掐住脖子。戰爭不會讓別人源源不斷的給你提供武器。


雛菊西瓜Peterpan

時間長嗎?對於印度的軍工產業來說,這個時間不算長。印度國產的LCA戰機、阿瓊坦克,用時都達到了三十年,相比而言,航母的研發、建造難度要比戰鬥機難的多,與坦克的製造難度更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印度國產航母,用了這麼長時間,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的軍工產業落後。


航母的建造被稱為“系統工程”,其涉及的領域是最廣的,沒有任何一款武器的建造難度能與之相比。印度的軍工產業倒底如何,從印度裝備的武器上就能夠看得出來:萬國造。更誇張的是,印度連子彈、炮彈都需要進口,根本就沒有完整的軍工體系。在這方面,印度還不如伊朗,伊朗的裝備雖然落後,但是其軍工產業是完整的,所有武器都靠自己生產。印度三哥有錢,就是任性——全靠外購。

印度維克蘭特號航母的研製工作從1999年開始,在2005年開始動工,2009年2月開始鋪設龍骨,2011年12月首次下水。隨後因為各種原因,又進行了三次下水。前兩次是因為給其它船舶“騰地方”,印度科欽造船廠(維克蘭特號航母的承造商)還承接了一艘貨櫃船、兩艘油輪的建造工程,維克蘭特號只能先挪挪地方了。第三次倒是正式下水,結果因為淤泥,航母卻無法下水了。印度媒體自第一次下水就開始吹捧,弄到後來也沒了興趣。



維克蘭特號航母由法國設計,意大利參與完成了部分設計,還得到了俄羅斯的幫助。不客氣的說,除了印度海軍提出的設計指標,似乎沒印度自己什麼事了。不管如何,總算是有了設計圖紙,接下來那就造吧,結果又發現航母用ABA鋼根本就不夠,2009年鋪設龍骨之後,科欽造船廠就時不時的停工——提供航母用ABA鋼的印度比萊鋼鐵廠產量有限,以致於造船廠沒料可用。


沒料可用是一個嚴重影響航母建造進度的大問題,再有就是管理混亂、質量問題也都不是什麼小問題。各工序連接不暢、管線鋪設的問題、焊接失誤的問題等等層出不窮,印度又開創了個世界第一:建造航母遇到問題最多的國家。這些問題的出現,必然導致印度國產航母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建造。

維克蘭特號已經下水舾裝,看起來應該是渡過了最難的時期,但是今後的問題也不會少:來自以色列、法國、俄羅斯等國的雷達、防空導彈、艦載機等,這些外來品,如何能夠做到系統兼容就是個大問題。

印度希望國產航母在2025年前服役,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導致印度國產航母難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印度高層眼高手低。
印度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想象圖


儒道之主



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擁有航母的國家已經從十一個降到六個,在僅剩的六個國家中就包含印度。從亞洲區域來看,印度是最先擁有航母的國家,然而,印度的第一艘航母卻不是印度自己建造的,而是從俄羅斯購買所得。



在上世紀90年代,隨著前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的境遇每況愈下,當時的俄羅斯因為國防預算極為有限不具備同時養護種類眾多而繁雜的各種武器裝備的條件下,就只能迫於無奈將一些破舊的軍艦出售(包含航母),印度則如期所願的擁有了第一艘航母。

俄羅斯當時以“0”盧布的價格“賣”給印度一艘航母,也就是是“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即印度當前現役的“維克拉馬蒂亞”號,在此後的數年內,印度因擁有一艘航母艦隊而大力建設海軍,至今為止,印度海軍仍然是印度現役人數最多的軍種。



在這種“優越”心態的光輝照耀,印度下定決心要建造完全屬於自己的航空母艦,那就是“維克蘭特”號。



“維克蘭特”號航母的設計很早就完成了(不如說是俄羅斯在上世紀90年代幫忙設計完成),然而,就在印度興致勃勃的要建造屬於自己的國產航母時卻發現,建造航母的基礎是如此的薄弱:特種鋼材、先進的艦載機、艦載武器系統、電子設備等均不能自給自足,怎麼辦?那就只能買買買了!!!

目前,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母在多國的幫助下僅僅只完成了艦體外殼的建造,究其原因有三:

產業配套

航母是一個萬億級的產業,需要成百上千的配套,然而,印度卻不具備。



工業體系

航母的建造需要極為完善的工業體系做為支撐,如果僅僅有國防預算那是遠遠不夠的。

萬國造

印度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嚴重依賴俄式裝備,直到今日都不例外。這就造就印度研發不出來就買買買的思維,這種狀態被業內專家稱之為“萬國造”思維。



“萬國造”思維在近30年的時間裡嚴重影響了印度的科研和軍工的發展,這在印度的“維克蘭特”號航母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譬如:建造航母的特種鋼材和艦載機由俄羅斯提供、蒸汽輪機由美國提供、艦載防空等電子設備由以色列提供等,理論上印度可以建造出自己的航母,但航母屬於大國重器,但凡重器都會處處受人“卡脖子”,如今的印度的“維克蘭特”號從設計之初至今的20年間就是最好的“卡脖子”體現,也正是因為此,印度的航母建造了近20年的時間都未能“大成”的根本原因!


墨墨觀察

(下水的維克蘭特號)

印度的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早在1999年就開始研發工程,直到2009年才開始鋪設龍骨。從設計到開工就進行了10年,由此可見印度的研發能力與基礎工作底子有多差勁,要知道維克蘭特號只是一艘3萬多噸排水量的航母,印度又擁有多年的航母使用經驗,但是仍然無法讓印度具備建造航母的工業底子。

(維克蘭特號CG圖)

而且維克蘭特號的設計也是讓意大利公司提供幫助,航母建造所需的特種鋼材來自於俄羅斯,還有其它電子設備源自以色列、法國提供,可以說印度船廠只負責按照圖紙製造各個分段並對接就可以了。但是印度船廠低下的效率讓航母的建造進度一直不理想,直到2011年末才完成主幹船體的建造,2014年才完成艦島模塊的建造拼接,目前維克蘭特號的總體完工率才達到65%,能在2020年前完工是最樂觀的估計。

(舾裝中的維克蘭特號)

而且維克蘭特號建造過程中還受到供貨商的影響,期間維克蘭特號的建造多次因為俄羅斯無法及時提供特種鋼材、機械設備而停工,2017年建造維克蘭特號的科欽造船廠還發生過船舶糞池爆炸事故,由此可見科欽船廠的管理有多麼混亂。更致命的是印度的眼光還很高,建造時還一再拔高維克蘭特號的性能:航速、載機量要求都提高了,尤其是載機量的指標甚至與6萬噸的庫茲涅佐夫級航母持平。

(LCA戰機)

縱觀印度所有的武器研發,都有這種拖沓、延期的表現。LCA研發時間超過30年,至今只是小批量服役;阿瓊主戰坦克也有了30年的研發歷史,至今仍不被印度軍方接受;但是印度軍方的高眼光決定了對武器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印度軍工有限的能力與軍方的高要求註定讓包括航母在內的國產武器研發緩慢。


軍情解析

20年看似時間比較長,但是對於印度的實際情況,卻也是應該如此的,一個航母的製造不是簡單的拼接,涉及到材料、電子、航空等方方面面各個領域的協同配合,如果單一隻是一個發展比較好,也是很難實現高效的,印度就是如此,印度雖說這幾年各方面發展還是比較快的,但是其實實際能力和中國比起來還是差距比較大的,自己的實際能力還是有限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堅實的工業基礎作為保證其順利快速開展,我們知道,印度看似外表好似很厲害,但是實際整個材料到武器的建成大多數都不是自己完成的,都需要依靠外來的幫助,這就充分說明了其實際的工業基礎落後到什麼程度了。

印度的國產航母自1999開始到現在,用了20年的時間,比如整個航母所需要的鋼材吧,正常我們自籌備建設時候,鋼就應該儲備好了,可是實際印度真是生產這個鋼材都到了2005年,接著進行儲備件生產,一拖又是三年了,最終 也沒能完整提供所有模組的鋼材。再看,這艘國產航母的製造方,船廠。第一,作為一個承擔生產國家重器的企業,居然還不盡全力進行,中間出現了好幾次的給其他船隻建造讓位的情況,最後一次就然還把啟合機弄壞了,中間管路位置順序排錯,中間焊接的過程也是慘不忍睹,真是沒法想象這個船廠的民族國家榮譽感,這點相對來說,我國就是做的非常到位,一切以國家民族利益為先。


利刃軍事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印度沒有完善的軍工體系,航母這種大國重器,比拼的可是一個國家的底蘊,沒有完善的軍工體系來支撐,怎麼去建造這種人類武器的巔峰之作,所以玩得起航母的都是大國,就目前來看,有錢又有能力自己造航母玩的,也就中美兩個國家,美國就不用說了,已經把航母玩出花來了,而我們這幾年跟下餃子一樣服役各種艦艇,國產航母也一下子搞了幾艘,就能說明一切。

▲“加爾各答級”驅逐艦

反過來看看印度,這個一直覺得自己是超級大國、除了美國誰都不服的國家,不是刻意詆譭印度,是因為三哥的軍工確實不靠譜,先別說航母,來看看三哥研發的各種武器先,比如“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這艘船從計劃到下水,也差不多花了二十年時間,這種進度挺符合印度風格的,而且建造就花了十年時間,但是這十年卻只弄出來個空殼,很多艦載設備、武器都是靠進口以色列和俄羅斯的。

▲印度“烈火”導彈

再來說說三哥的導彈,這個就很出名了,大家應該聽說過,被網友稱為“布朗運動彈”(形容印度導彈的無規則運動)的就是印度的導彈,因為在擊中目標之前,你永遠不會知道打擊目標是什麼。雖然這是網友調侃三哥的段子,但是也從側面反映了印度軍工的不成體系,除了這些以外,三哥的其他武器裝備也是出了名的萬國牌大量購買外國的零部件,然後本國再進行組裝,就是印度軍工的一大特色,說變了就是印度連山寨都不會山寨,硬是把武器設計搞成了玩拼圖!

▲印度“維克蘭特”航母效果圖

所以,印度的第一艘過程航母前前後後花了差不多20年時間是很正常的,畢竟印度要花幾十年才能弄出一件國產裝備已經是老傳統了,例如花了三十年、直接要第二代的阿瓊坦克,還有印度的國產“光輝”戰機等等,這就是“印度速度”,大家不用大驚小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