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所趨!私募承接20萬億銀行委外資金

這兩年,你可能已經發現,很多牛逼的人都“奔私”了。

比如來自金融行業的“公募一哥”王亞偉、“基金一姐”王茹遠、投資大佬邱國鷺等等。企業家“奔私”的代表有:打造瞭如家和攜程網兩家上市公司的沈南鵬、新東方的俞敏洪、著名投資人徐小平等等。

實際上,大部分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都成立了自己的私募基金。

而“國民老公”王思聰、歌手胡海泉、黃曉明、姚明等名人也都紛紛轉型,設立了自己的私募機構。

而在之前,私募圈都被“14.3萬億銀行資金要進入私募”的消息刷屏了。確實,一直以來風險偏好較低的銀行資金大多都投向了債市。

而如今銀行委外資金卻開始將目標轉向私募機構了!

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會問,什麼是委外業務?其實就是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委託基金、券商

信託和私募等公司來管理運作自己的自營資金或者理財資金。

根據銀行口徑統計,銀行資金作為委託方的委外規模已高達20萬億。

早在2015年,銀行委外投資熱潮興起,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等較早涉足二級市場的銀行開始試水資金委託給私募進行投資。近一年,各類銀行特別是以城商行為首的一些中小銀行紛紛向私募行業敞開懷抱,尋求合作。

1

私募終於拿到委外資金

私募終於拿到委外資金,這對私募絕對是個大福音。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有超過1萬家“空殼”私募被註銷,這些“空殼”私募中的確有很多是戴了私募的帽子幹非私募業務。但也必須說,有些私募是非不為也,而是不能也,因為他們產品發不出去,更沒有人來委託他們理財,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就這樣成了“空殼”私募。

現在私募能拿到委外資金,給私募的生存之道多開了一條路,說得更積極一點,給私募的發展拓展了更大空間。

委外資金已存在多時,不過以前是流向公募,私募要麼是不被信任,要麼是不被認可。

隨著市場環境發生變化,委外資金對私募稍稍打開閘門,這不僅意味私募拿到了資金,更從政策層面上體現出對私募的寬鬆。

門是打開了,但流量不會一下子太大,據一些私募提供的數據,他們的產品,只是在五、六千萬到二、三個億之間的規模。銀行方面稱,做好了再追加資金,不行就贖回。

銀行對委外資金的運作,一向很謹慎小心,因為這些錢都來自普通老百姓的理財產品,一旦出事,責任極大。本來對公募的合作就要求嚴格,現在對於私募更是嚴上加嚴,進入他們的名單要多層選拔,嚴格考察。不少的銀行還要求私募“跟投”,作為安全墊,比例從5%到20%不等。

畢竟,認可和信任不是一日可以形成的。

2

委外資金流向私募,是共同需要

私募需要委外資金,同樣銀行也需要私募,因為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需要有投向。過去,銀行的理財產品買債券,但是債券的收益率很低,而且大家都在買債券,所以銀行也沒有資產可投了,除了投非標產品以外,必然要逐步把股權市場打開。但是“術業有專攻”,銀行自身能力有限,投資股市不是它的專業,它的資產需要專業機構來管理,在面對業績壓力時,選擇通過託管方式把這種壓力往外傳遞,銀行的委外資金可以看做是銀行將其業績壓力向外傳遞的過程。

根據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最新公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報告 (2017年)》,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562 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數9.35萬隻;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9.54萬億元,其中,金融同業類產品規模較年初下降3.40 萬億元,降幅為51.13%。

資料顯示,2017年,監管部門以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基本前提,以推動銀行理財迴歸代客理財的資管業務本源為宗旨,加強監管,治理亂象,防範風險,積極引導產品轉型。在此背景下,銀行業理財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主要指標保持穩定,呈現出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總體來看,理財產品增速下降,同業理財規模與佔比較年初“雙降”,理財資產配置以標準化資產為主,新發行理財產品以低風險等級為主。具體情況如下:

(一)理財產品增速下降

截至2017年底,全國共有562 家銀行業金融機構有存續的理財產品[1],理財產品數9.35萬隻;理財產品存續餘額29.54萬億元,較年初增加0.49萬億元,比2016年少增5.06 萬億元;同比增長1.69%,增速較去年同期下降21.94個百分點。2017年,銀行業理財市場累計發行理財產品25.77 萬隻,累計募集資金173.59萬億元。

(二)同業理財規模與佔比較年初“雙降”

截至2017年底,金融同業類[1]產品存續餘額為3.25 萬億元,佔全部理財產品存續餘額的11%。金融同業類產品存續餘額較年初大幅減少3.40 萬億元,降幅為51.13%;佔比較年初下降11.88個百分點。

(三)債券等標準化資產是理財資金配置的主要資產

從資產配置情況來看,債券、銀行存款、拆放同業及買入返售等標準化資產是理財資金配置的主要資產,截至2017 年底,共佔理財產品投資餘額的67.56%,其中債券資產配置比例為42.19%。

(四)新發行理財產品以低風險為主

新發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總體較低:2017 年,風險等級為“二級(中低)”及以下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總量為144.51 萬億元,佔全市場募集資金總量的83.25%;而風險等級為“四級(中高)”和“五級(高)”的理財產品募集資金量為0.28 萬億元,僅佔0.16%。

綜合上述數據,不難看出,委外資金流向私募,是私募的需要,也是銀行方面的需要,而且這種需要還很迫切。據一位在上海的私募人士透露,“從去年底到過年前後這段時間,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待8撥機構來賓,上週來我們公司的就有20家左右的機構。”還有一位講得更誇張,“有一些大的MOM機構,給我們錢的第二天就要求滿倉,給我們的業績基準就是比較滬深300指數,不追求每年一定要賺一個預期收益率,只需要每年跑贏這個指數就行。”

一直以來,風險偏好較低的銀行、保險對委外資金都是謹慎謹慎再謹慎,很少與私募合作,而如今,如此追求安全感的銀行都已經進入私募了,可見私募經過不斷髮展和成熟,已頗具優越性!投資就像品茶,入口苦澀回味甘甜。成功的路上並不擁擠,因為可以堅持到底的人不多。盈虧就像坐過山車,有高峰,也有低谷,在投資的路上,希望能夠成為你的良師益友。

本文源自一起學私募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