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曾经极度危险?如果没有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中国曾经极度危险?如果没有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为撞机事件中,美方的P-3C飞机

近日,据媒体报道,此前的一档军事节目中曝出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撞击事件,这起事件就是中美南海撞击事件,因为遭受了巨大撞击,因此中国的歼-8型战机坠毁,不过美军的P-3C也因为撞击严重难以返航,最终迫降在中国,而中国最终发现美军已经破解了中国空军的敌我识别系统,所以如果没有中美南海撞击事件,至今仍会让国人被蒙在鼓里,因此曾经的中国是极度危险的,一旦开战,解放军由于敌我识别系统被美方破获,难以辨别是敌是我,因此会遭受巨大损失,那么解放军就会必败无疑。

在敌我识别系统被破解的前提下,一只战斗中的部队,难以想象其依靠单纯通过行为特征来识别敌军友军的准确度,因为在混乱的战斗中,双方部队会做出的行为,将会变得难以预料,如果只能单凭猜测,而无法通过某些方法预先识别敌军友军的话,战斗的损失会变得很大,而最早的技术装备敌我识别方法,就是一张开始出现的飞机涂装系统。这种技术被一直运用到了二战时期。

中国曾经极度危险?如果没有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图为战后开发的MK XIIA型敌我识别装置

同样在二战中,英国人研制出了最早的雷达敌我识别系统,包括了MKI,MKII和MKIII三种型号。这些早期型设备在概念上已经和现代敌我识别设备没有太大的区别。均为一个接收器和发射器组成。当雷达发现一个目标时,发射器会发射一组加密信号,如果目标装备了特定的接收器,将会自动对信号进行解码后,应答一组同样加密的信号,在发射器段进行解码后,确定是否是友军。如果不能正确进行回复,将会被认定为非友军目标。

随着现代战争信息化的进步,海陆空三军联合行动的次数也逐渐增加,这自然也需要一套三军通用,且抗干扰能力强的敌我识别设备进行协调。除了最早出现的雷达识别外,现代的军用敌我识别还发展出了激光,毫米波等识别手段,这两种识别方式可以在恶劣环境中,对相对较近距离上的目标进行准确的识别。

中国曾经极度危险?如果没有中美南海撞机事件,至今还被蒙在鼓里

图为头盔顶部的敌我识别设备

如何进行有效的识别敌军和友军,是一个国家高度保密的内容。如果发生泄露,可能造成的危害将是不可估量的。1976年,别连科开着一架Mig-25战斗机,叛逃到日本后,向后来抵达的美国研究人员泄露了大量重要信息,苏联空军部队关于敌我识别的相关资料也被他和盘托出。这几乎瞬间让所有苏军飞机都成为了"裸奔的小鸟"。苏联方面不得不紧急更换了新的识别设备,来修复这一漏洞。

可想而知,这种数据流失的危险性是多么之大。这次撞机事件中,还无意间挖出了这么大一个安全漏洞。专家小组在发现这一问题后,加快推出了新一代安全性更好的识别系统。而美国人眼看着自己被拆成零件的P-3C,同样认为有泄密的可能,在后来也对自家的敌我识别进行了升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