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二次房改”後出現新房荒,你還在傻傻的等中籤嗎?

《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這部《意見》將給深圳未來的住房供應體系帶來深遠的變化, 明確了面向未來18年(2018年至2035年)的住房發展目標。同時對住房供應結構和比例進行調整,明確了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賃住房佔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60%左右。計劃到2035年,分近期、中期、遠期三個階段,籌集建設各類住房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總量不少於100萬套。商品房為70萬套。

深圳“二次房改”後出現新房荒,你還在傻傻的等中籤嗎?

第一類是市場商品住房,佔40%左右,做到有能力的市民通過市場商品房來解決住房需求。我們將繼續嚴格實施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以中小戶型商品房為主,努力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第二類是政策性支持住房,佔40%左右,包括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分別佔20%;其中人才住房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各類人才供應,可租可售,建築面積以小於90平方米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 60%左右;安居型商品房重點面向符合收入財產限額標準等條件的本市戶籍居民供應,可租可售、以售為主,建築面積以小於70平方米為主,租售價為市場價的50%左右。

第三類是公共租賃住房,佔20%左右,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戶籍中低收入居民、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行業人員、先進製造業職工等群體供應,建築面積以30-60平方米為主,租金為市場價的30%左右,特困人員及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租金為公共租賃住房租金的10%。特別是在過去保障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保障的覆蓋面,將公交司機、地鐵司機、環衛工人、先進製造業藍領產業工人等群體納入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範圍。

眾所周知,深圳的這個指導意見,給深圳的房產投資市場吃了一顆定心丸,赤裸裸的向全世界宣告了未來17年商品房是不夠的,供不應求將是接下來不可解決的矛盾。無論你是投資房產,還是剛需購房,無疑都會面對房源不夠買的尷尬境地。都說深圳的房價高,筆者也認為價格很高了,存在一定的泡沫,但有泡沫就一定會破裂嗎?你是在當下及未來數年房子供不應求的狀態下等待泡沫破裂後再人場撿帶血的籌碼,還是跑步入場與泡沫共舞呢?相信絕大部分人會選擇後者。未來房產的泡沫是否會破裂,誰都不敢保證,但這次的房改指導意見已經給了置業者長達17年的兜底期,你還害怕擔憂什麼呢?很顯然深圳房產雖不一定具備短期投資價值,但一定是具備確定的長期投資價值的。所以堅定的持有深圳房產、投資房產是沒有錯的,是值得的。

深圳“二次房改”後出現新房荒,你還在傻傻的等中籤嗎?

“房改”後的新房荒,普通置業者該如何搶先一步入場?

當下的深圳樓市,由於政府調控房地產市場,對新房進行了些許限價政策,出現了較為嚴重的一二手房倒掛現象。然而二手房業主惜售及三價合一的影響,造成了目前深圳市場房源較為緊張的局面 。對於普通置業者而言,參與新房購買,唯一的渠道可能就是到樓盤的售樓處登記認籌,參與開放商的的統一選房模式,可惜,往往置業者抱著很大的希望而去,卻總是失望而歸。究其原因,不外乎受以下幾個因數影響而至:

一、嗜血的資本,註冊公司購房成了資本逐利的利器。

但凡具備高額收益預期的地方,就不乏有資本的青睞。對於一些被政府限價過的新樓盤,且價格明顯低於周邊二手房價格,加上其房源數量有限的樓盤。市面上的資本就會變著法兒參與進來。比如前段時間開盤的山語海花園、招商雙璽花園,都出現了大量的公司參與選房,且拿下的房源比例並不少。更有甚者,據說招商雙璽開盤當天即售罄,而後立馬有中介在朋友圈轉售新房,公司名義購買,在簽訂認購書之後備案之前將股權轉讓,不需要更名也不違反規定。而價格竟出現與開盤價格近600萬的差價。

深圳“二次房改”後出現新房荒,你還在傻傻的等中籤嗎?

二、開發商捂盤惜售,左手倒右手,或自持做長期房東。

由於政府的限價政策壓制,部分開發商賣房意願不強,所以存在故意延長銷售去化週期,採取分批備案銷售的情況,造成新房可售量低於預期。更有部分開發商索性宣佈全部房源自持出租。而這類盤,往往是位置響噹噹的當紅盤、網紅盤。比如位於紅山片區的潤達圓庭、香蜜湖農科片區的深業中城等等,都是開發商直接全部持有不出售的。對於想置業於此類盤的購房者而言,那種等待的絕望、痛苦可想而知。

三、內部資源協議購房、關係戶提前訂房。

此類購房比例雖不可估量有多少比例,也由於話題比較敏感,具體筆者也不便深談。追求公平公正是常態,但因中國國情如此,不可避免存在通過人情關係提前拿到房源。比如說當紅明星樓盤華潤城,華潤一期早在2014年就開盤售啟的房源,(筆者曾三次參與開發商的公開認籌開盤選房活動,都失望而歸,空空如也,悲哉!)在2017年年底居然還有一手更名的房源出現在市面上出售。筆者親身去體驗看房瞭解,得知這類房源有幾個情況,一是華潤城的協議關係購房,比如說是承建方拿下的房。二是華潤集團內部員工通過公司資源拿到的房源。三是本地原著居民通過關係提前拿下的房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