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燒炭的下人去算卦,人家對他說幾日後便可封侯,結果句句應驗

中國古代出了不少偉大的皇后,如以賢惠著稱的唐太宗的長孫皇后、和朱元璋不離不棄的馬皇后、以及輔佐清代三朝帝王的孝莊皇后,她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靠著自己的賢良淑德一步步走上皇后的位置。在西漢時期,也有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竇太后,她的名字也是家喻戶曉。

一個燒炭的下人去算卦,人家對他說幾日後便可封侯,結果句句應驗

可不同的是,竇太后從一名宮女成為皇后的這段經歷卻很離奇,陰差陽錯讓她撿了一個大便宜。竇太后原名竇漪房,本是趙國清河觀縣的一個普通女子,並無顯赫的家族背景。呂后掌權後,在民間選撥了一批才貌出眾的女子入宮。

能進入皇宮對竇漪房來說已經是幸運的,對於出身貧困的她來說,至少能保證衣食無憂。後來,她得知自己將要被呂后賞賜給劉姓諸侯王,到底賞賜給誰她也不清楚,於是她便在宮中活動,聯絡到了當時負責這件事的太監,她希望能通過他的關係將自己的名字寫進去趙國的名單裡。如此一來,她又能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太監上收了她的好處,滿口應承,答應幫助她完成這個心願。

一個燒炭的下人去算卦,人家對他說幾日後便可封侯,結果句句應驗

可世事難料,這個太監在列名單的時候,竟然忘了竇漪房這檔子事,將她的名字列到了代國的名單中,而且得到了呂后的批准。當竇漪房得知自己要去的地方是代國時,不禁痛哭流涕,無奈地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運氣這種事真是講不好的,竇漪房到了代國後,卻意外地得到了代王劉恆(後來的漢文帝)的寵信,不久便生下了長公主劉嫖,其後又接連生下兩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景帝和梁孝王。

公元前180年,呂后去世,呂氏家族發動了叛亂,想要奪取劉氏江山,後被周勃等人鎮壓。這些老臣們覺得代王最為賢能,就共同請他到長安做皇帝,即漢文帝。幾個月後,大臣們又請求文帝立太子。

當時,文帝在代國時的王后已經去世,王后所生的四個兒子也相繼病死,而其他的兒子中,竇漪房所生的劉啟最大,於是漢文帝立劉啟為太子,立竇漪房為皇后。

一個燒炭的下人去算卦,人家對他說幾日後便可封侯,結果句句應驗

不過,當時的漢王朝剛剛經歷了鉅變,大臣們得出了血的教訓,認為外戚干政是朝廷的最大隱患。因此,大臣們對竇皇后也極為防範,不過這事也不能明火執仗地朝皇后開刀,只能從她的兩個兄弟入手。

竇漪房有一個哥哥叫竇長君,還有個弟弟叫竇廣國,字少君。少君小時候被人拐賣,而且一共被賣了十幾次,後來輾轉到了宜陽。有一次他為主人進山燒炭,晚上和一百多個人一起誰在山崖下,結果山崖崩塌,只要他幸運地逃過了劫難。

後來,竇少君去算了卦,卦上說他大難不死,必有後福,自己在幾天之內將被封侯。於是他從主人家逃走,來到長安,他聽說新立的皇后姓竇,而且和自己是同鄉。雖然他從小便被賣了,但他還記自己有個姐姐,而且曾經和姐姐一起採桑葉,還從樹下掉下來過。

一個燒炭的下人去算卦,人家對他說幾日後便可封侯,結果句句應驗

於是,竇少君將他的身世寫出來,說自己是皇后的弟弟。呈到宮裡後,他得到了文帝和竇皇后的召見。竇皇后問他還有什麼證據,他說:“姐姐進宮時和我在驛站告別,她用乞討得來的洗澡用具給我洗澡,又討來飯給我吃,這才離開。”

竇皇后這才確定了這個人就是自己失散多年的親弟弟。想起淒涼的往事,拉著重聚的親人,竇皇后泣不成聲,朝廷上的大臣也為這對姐弟重逢的一幕感動,侍從們都趴在地上流淚。當然,竇皇后肯定不會虧待了自己的弟弟,不僅封了候還賞賜給他大量的土地、房屋和金錢,並分封了同族的其他一些兄弟,讓他們定居長安。竇家的力量也逐漸變得強大了。

竇皇后對自己人進行扶持,讓漢初幾個重臣開始覺得有些不安。周勃、灌嬰等人說:“我們這些人不死,命就掌握在竇家兩兄弟手裡。他們兩人出身貧寒,如果不給他們選擇好的老師和賓客,恐怕又會鬧出呂氏的禍事來。”

於是,大臣們精心挑選了一些年齡大、德行好的讀書人與竇氏兄弟相處,竇長君、竇少君二人也漸漸成為謙謙君子,不敢依仗自己的地位過於驕橫。

一個燒炭的下人去算卦,人家對他說幾日後便可封侯,結果句句應驗

竇皇后從一名宮女成為皇后,他的兄弟從平民成為候,這一切都極富傳奇色彩,似乎冥冥中上天對竇家有著眷顧。事實表明,竇漪房並沒有像呂后那樣霸道,她輔佐了文帝、景帝、武帝三位明君,對漢初的政治是有著積極、正面的影響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