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二十粒避孕药,嘻嘻你活该

最近爆出来这样一个帖子,一个女孩称自己买了20粒避孕药,磨成粉,分批放进了室友的饭里。她的其中一个室友已经吃了四粒药了,女孩打算让她的两个室友,在一个月内吃完这二十粒药,一粒不剩。

评论里有人指出“人家要是吃的以后不能怀孕,子宫坏了,追查下来你就倒霉了。“

女孩的回复却是:

“怎么追查嘻嘻,都毕业了有什么证据。“

“大家表面还是好朋友嘛嘻嘻。“

一个月二十粒避孕药,嘻嘻你活该

一个月二十粒避孕药,嘻嘻你活该

看完这几张截图我不禁毛骨悚然,然而在类似的事件中,给你放避孕药已经算轻的了:

2004年云南大学化学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为打牌时发生口角,将室友及相关同学杀害;

2001年中国矿业大学的常某,因为宿舍同学不理睬自己,投毒杀人;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三学生小蒋被室友小袁刺死,起因时小蒋没带钥匙……

为了一点小事争端不惜伤害别人的性命,为了得到报复的快感而冷血麻木,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人还可能就在你的身边。

现在的人到底怎么了?

1

做坏事不被发现,就不是坏事。

在这条动态底下的评论回复里,女孩多次表示,给室友下药这件事情,神不知鬼不觉,没有人发现,因此没什么大不了。

所以她的逻辑是,做坏事不被发现,就不是坏事?

我清楚的知道避孕药对人体的伤害,我知道你们会内分泌失调,大姨妈紊乱,甚至影响以后的生育,我也知道这种事情被人发现我就完了。但是,反正都快毕业了,大家各奔东西,你查不出来是我干的,那就和我没关系咯,毕竟大家表面还是好朋友嘛嘻嘻。

把塑料姐妹情当成一种常态,把害人当成理所当然。

可怕的不仅是做错事情伤害别人,还是这个做错事情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做错了“。

一个月二十粒避孕药,嘻嘻你活该

曾经震惊一时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众目睽睽之下,嫌疑人不仅没有表示对被害者最起码的忏悔之情,在二审的时候,还在一脸无所谓,辩解称自己在开愚人节的玩笑。

给舍友投毒是愚人节开的一个玩笑?你是把所有人都当成“愚人“吗?

2

别让环境的悲哀,成为你的悲哀。

在众多的案件中,很容易发现,这些极端的凶手,大多都是性格内向封闭,平时不愿意和人交流沟通。有一些人,因为比如自幼父母离异,童年阴影,或是在成长期间,受到过不公平的对待,因此心理扭曲。敏感,多疑,易怒,进而容易产生杀人报复的心理。

一个月二十粒避孕药,嘻嘻你活该

来自农村的小赵,家里贫穷,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本身就有些自卑。有一次室友在聊天谈论球鞋的牌子,并没有针对他,但是对金钱,穿着比较等极度敏感的小赵,便认定了几个室友在嘲笑挖苦他,心里的怨恨油然而生,遂对室友下手。

社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既无法选择出身,也无法左右环境。贫穷,弱小,受到歧视,不公,这都不是你的错。但是你错的是,让环境的悲哀,成为自己的悲哀。

在电影《熔炉》里,平民教师为了受到性虐待的聋哑儿童而不断查证奔走,却发现从学校到警署,是一层又一层的黑暗。尽管这样,电影的最后,导演还是告诉我们,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而是为了不被这个世界改变。

一个月二十粒避孕药,嘻嘻你活该

3

请把不爽说出来。

说了这么多扭曲的,说说正常的。

闺蜜宿舍有个女生,出门经常不带钥匙,每次回来都要叮叮咚咚的饿敲门,有的时候室友们都在午睡,也要从睡梦中惊醒,不情愿的下床去给她开门。一宿舍的人都对她反感。

其实有太多这样的人:熄灯之后还大声讲电话;不注意个人卫生;从来不清理公共垃圾,喜欢在背后嚼舌头议论别人……

一个月二十粒避孕药,嘻嘻你活该

往小了说会惹人讨厌,往大了说,一不小心遇到心理扭曲的,还有可能惹出杀身之祸。

2001年中国矿业大学的常某,因为宿舍同学不理睬自己,投毒杀人;

2013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三学生小蒋被室友小袁刺死,起因时小蒋没带钥匙……

小事一点点积累,负面情绪也一点点积累,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打人杀人?没那个胆儿;忍着?心里难受得慌。

其实最好的方式是主动沟通。

换句话说就是:有不爽的地方,直接说出来。

我的耐心是有限的,包容是有度的,忍气吞声只能换来另一方的肆无忌惮,懂得彼此尊重和理解,才能更好的相处。

我至今不明白这个女孩哪里来的底气,可以肆无忌惮,无所愧疚的伤害着别人。在和谐美好的表面下面,藏着这么多的黑暗和险恶。但,尽管这个时代似乎不太好,请仍然相信,有裂缝,才照得进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