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對日本人大吼:媽了個巴子,我國土地寸土不讓!

張作霖是東三省有名的東北王,早年做過土匪,參加過甲午中日戰爭,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張作霖打進北京,任陸海軍大元帥。而其所最為人稱道的便應是在位期間,張作霖曾多次抵制日本人的拉攏,拒絕簽訂賣國條約等愛國行為了。

張作霖對日本人大吼:媽了個巴子,我國土地寸土不讓!

張作霖有一個流傳至今的“寸土不讓”的故事。有一次,張作霖出席日本人的酒會,酒過三巡,一位來自日本的名流力請大帥賞字,想當眾出他的醜。但張作霖抓過筆就寫了個黑字,然後題款,在叫好聲中,擲筆回席。那個東洋名流瞅著張作霖寫的“黑”字笑出聲來了。隨從連忙湊近大帥耳邊提醒,“大帥寫的是黑啊。”哪知張作霖一瞪眼睛罵道:“媽那個巴子的!我還不知道‘墨’字怎麼寫?這叫寸土不讓!”在場的中國人恍然大悟繼而會心大笑,日本人則目瞪口呆。不得不說,張作霖這一舉動可謂是大快人心哪!而日本人在張作霖面前也不敢過於放肆了。

張作霖對日本人大吼:媽了個巴子,我國土地寸土不讓!

我們始終覺得張作霖身上有一種那個時代特有的血性和匪氣。血性從以上這個故事便可窺見一二,而匪氣,則更多的是體現在他的那種,我稱之為生猛的勇氣上吧。當面拒絕日本人,不懼日本人的威脅,甚至他還威脅日本人說“你們有什麼好辦法。儘管拿出來,難道又要出兵嗎?我姓張的等著你好了。”在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求見他時,張作霖把芳澤晾在客廳,自己在另一間屋裡大聲嚷著說:“日本人不講交情,來乘機要挾,我豁出這個臭皮囊不要了,也不能出賣國家的權利,讓人家罵我是賣國,叫後輩兒孫也都跟著捱罵,那辦不到!”匪氣不是土匪的氣質,我覺得張作霖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匪氣,是土匪的勇猛和不怕死的精神,是一種硬碰硬的憤然,而恰巧,那個時代正好需要的就是這種勇猛和對敵人的憤然之情。可以說是張作霖是順應了一個時代的氣質。張作霖對日本人大吼:媽了個巴子,我國土地寸土不讓!

儘管史料上對於張作霖的評價有褒有貶,可是就張作霖對於日本人的這種態度和勇氣,就已經值得後人欽佩了。英雄並不一定時時刻刻充當英雄這一角色,只要他在需要他的時候有挺身而出勇氣和決心,就終究是與平常人不同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