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袁大頭的價格嗎?

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做皇帝的願望越來越強烈,為了解決軍費和提高個人政治地位,民國三年(1914年)開始鑄造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圓。人們一般稱之為“袁像幣”,又有“袁大頭”、“袁頭”、“大頭”、“袁像”等俗稱,且各地俗稱不同,在西安稱“大頭洋”,在成都、重慶稱“人頭洋”,長沙俗稱“光洋”等。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

你知道袁大頭的價格嗎?

藏品民國九年袁大頭直徑:3.8cm

“袁大頭”的鑄造量很大,僅南京造幣廠在民國四年二月至民國五年的近兩年時間內,就達379819210元。還有資料介紹,僅壹元“袁大頭”就鑄造了75000萬枚,民國三年的“袁大頭”至少到1929年還在鑄造,但是現在存世量卻非常少,好多在解放時期都被收回,重新融化。

民國三年一九一四年。北洋軍閥政府正式鑄造袁世凱頭像銀幣。先在天津造幣廠鑄造袁大頭壹圓銀幣。後在南京廣東武昌等造幣廠陸續鑄造。民國時期。軍閥混戰。各地軍閥紛紛私鑄袁大頭。導致存世的袁大頭質量良莠不齊。而袁大頭金幣。多作為紀念幣。鑄造量甚少。存世量極罕。

你知道袁大頭的價格嗎?

古錢幣的價格是由存世量、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判斷的,而且隨著市場供需關係的變化而產生不同程度的波動。 “袁大頭”代表了中國近代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目前民間留存的“袁大頭”數量已經不算太多,而且銀屬於貴金屬,收藏風險較小,非常適合投資和收藏。 “袁大頭”銀元因其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收藏投資熱的不斷升溫,“袁大頭”日漸走俏,價格一路上揚,因此絕大多數業內人士認為“袁大頭”是銀元收藏中的一匹“黑馬”,具有較高的升值潛力。 “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存世量極為稀少,在2011年開始已經突破十萬元大關,在2013年的時候,再次出現一枚“中華民國三年袁大頭”,那時候經眾多收藏家激烈爭奪,終以200萬成交。如此成績,讓眾多學者、大收藏家瞠目結舌。

民國三年版中的主要版別

1"O"記版。即在嘉禾圖案中有"O"形暗記,在嘉禾結帶處呈橫"8"字形,左上方的帶孔中有一極小的"O"形圓圈,而且袁像下巴前衣領未封領,肩章較寬,五星比較凸出。

2.粗發版。袁頭髮較粗,髮型呈波浪。嘉禾結帶沒有形成縱橫交"8"的結花,右邊一束嘉禾結帶處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圓。

3.三角圓版。此幣背面圓字內的"口"字形成"△"形,而其他版別是"開口"形。

4.開口貝版。此幣壹圓的"圓"字內"貝"字最下一橫未與豎筆連接,形成"開口貝"。該版袁像肩章條紋明顯,袁眼中有一從上至下的直線,俗稱"睜眼",這一特徵也是其他版別未見的。

5.加鑄"甘肅"兩字版。此幣系甘肅蘭州造幣廠沿用民國三年版舊模,在袁像左右加鑄"甘肅"兩字,其餘與開口貝版相同,鑄量僅數萬枚。

你知道袁大頭的價格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