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良苦的樑家河精準扶貧

新農參考此前的文章《人人都來精準扶貧》曾分析,脫貧攻堅、精準扶貧已成企業界的潮流,不管做什麼產品和業務,不管走到哪裡,談一談咱是怎麼精準扶貧、幫助農民兄弟發家致富的,管用。

比如,馬雲旗下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聯合中國扶貧基金會在貴州習水首發試點“頂樑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為貧困農戶家庭主要勞動力提供醫保服務;劉強東當上河北省平石頭村“名譽村主任”,表示要“三年內幫助平石頭村的貧困戶脫貧,五年內讓全體村民年均收入翻十倍”。

用心良苦的梁家河精準扶貧

這些都是企業家用心良苦精準扶貧的典型案例。近日,這樣的案例又多了一起,綠地集團在旗下G-Super超市搞了一個“梁家河原生態特產首發儀式”,正式將梁家河農產品引入上海消費市場。

上海中產階級精準扶貧梁家河

綠地集團旗下的G-Super超市成立兩年多,從上海出發,迅速進入成都、杭州、南京、蘇州等多個城市,對外稱已發展了超100萬會員。綠地商業集團總經理薛迎傑曾對媒體表示,G-Super不標榜高端,主做精品商品,目標客群明確為中產群體。

用心良苦的梁家河精準扶貧

此次在G-Super首發上市的商品主要為雜糧及製品,包括小米、陳醋等九款農產品,這些商品都是“梁家河”牌。G-Super門店內還同步設立了“綠地直採·梁家河原生態產品”專櫃,表示在方便消費者購買的同時,可以幫助傳播梁家河地方文化。

在引進“梁家河”牌特色農產品之前,綠地G-Super以大規模海外直採聞名。規模化降低了成本,海外直採既砍掉了中間環節,又迎合了中產階級海外的月亮更圓的消費心理,薛迎傑稱,“與很多互聯網企業的發展初衷不同,G-Super的發展重點不是以做大市值為目的,主要通過降低成本,形成健康、良性的盈利模式。”

綠地集團的一攬子默契

上海是綠地集團的大本營,此次“梁家河”系列產品進入上海是該集團精準扶貧戰略的既定路線。今年2月2日,綠地集團與延安市延川縣正式簽署《產業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結成對口幫扶對子。

此外,綠地集團還對外稱,將在紅色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金融產業等領域與延川縣積極合作。很明顯意猶未盡處正是雙方能夠達成簽署協議的重要默契,由此可見,基建、金融、紅色旅遊等領域,綠地集團必然會有連續性大動作出來。

誰註冊了“梁家河”品牌?

梁家河牌系列農產品此次的首發只是在綠地超市的首發,實際上它們已經銷售很久了,並且在消費者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

用心良苦的梁家河精準扶貧

天貓上有一家名為“梁家河食品旗艦店”的店鋪,其所有在售商品都打上了“梁家河”品牌logo,這家店鋪在天貓上有近四萬粉絲,此次上架到綠地超市的梁家河牌黃小米也是該店鋪最熱銷的產品。

工商資料顯示,梁家河食品旗艦店的經營者是延川縣梁家河實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有延川縣森海農產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和自然人劉鑫兩名股東,而延川縣森海農產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包括一家叫延川縣錦春棗業有限責任公司的企業和一名叫劉鵬鵬的自然人,延川縣錦春棗業有限責任公司則由自然人劉錦春控股。“梁家河”品牌商標,正式由錦春棗業公司持有。

依託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生產獨具區域特色的原生態農產品,培育熱門區域公共品牌,使一定區域的所有生產經營者都從中受益並共同維護該公共品牌。這是中國農業初級產品非常流行的操作辦法,十大名茶、五常大米、秭歸臍橙、棲霞蘋果等等都是此類。然而,地理標誌品牌不一定要基於自然條件而孕育,馬雲、劉強東、綠地集團,還有三年前就在富平縣成立現代農業公司的永輝超市等,有心人已經在精準扶貧時發現了另一條康莊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