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現代書法之父是誰,筆法上有何特點?

傳統活兒

日本現代書法之父是日下部鳴,代表作品是《論書詩屏風》

日下部鳴鶴(1838年~1922年)是近代書法家,留下了許多有氣節的優秀書法作品。其書法是首創的漢字書法,是以江戶時代的唐風書法為基礎,並嚮明治30年(1880年)來日的楊守敬學習清朝金石學的書法,而最終創立出來的。

日下部鳴鶴培養了眾多門人,其中很多是明治以後有名的書法家。不管是從書法表現上來看,還是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鳴鶴奠定了近現代日本書法的基礎,因此也被稱為“日本近現代書法之父”。

鳴鶴是近江彥根藩士、田口家的次子。22歲日時成了日下部家的養子。在櫻田門外之變中,鳴鶴作為一個沉著的文人墨客,為了平息彥根藩和水戶藩的爭執奪走努力。明治維新後,鳴鶴被新政府僱用,通過巧妙的周旋最終當上了大藏書記官(財政部秘書)這一高官。

但是鳴鶴在政治上看不到信義。明治11年鳴鶴敬愛的大久保利通被暗殺後,更加覺得政治界的無情,最後決心下野去專門研究書法。其後又向來自中國的金石學家兼書法家楊守敬學習了4年左右,積極地學習了漢朝的隸屬及六朝書法的拓本。很多人仰慕鳴鶴高潔的書法及其人品,據說曾經有過蜂擁前來拜師的人把鳴鶴家的門口都塞滿了的情景。

《論書詩屏風》是指寫有12篇詩歌的屏風,12首詩分別稱頌了王羲之、顏真卿等中國曆代12位書法家。可以說是鳴鶴書法讚歌的大作。整齊的字形排列列流暢的結構,一點一畫都力透紙背,從筆畫的深刻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於書法深刻的認識。


讀日本

日本現代書法的發展,其實和中國也是差不多的情況。

比如“醜書”從何而來?

日本是不是醜書的代表?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看完大家就會明白這一切了。(故事自然不是我寫的,是日本書家高木聖雨寫的)

在我們清朝時,日本的書法風格大概有兩路。

第一是以王羲之還有懷素等,學習晉唐筆法的。也就是學三筆三跡的。

第二路是學王鐸張瑞圖等明清調的,王鐸作品在18-19世紀由一些人帶去日本。

然後,清末中國的一些收藏家,官員,或者學者去日本“師夷長技”時,帶去了“碑”帖。

大量北碑被代入日本引起了很大的震動。

其中出現了比較著名的日本書法家 下部鳴鶴

山谷一六


松田雪柯

這三人。


清的碑學對於“現代書法”的影響,這個以前的文章寫過,再此不多寫。

大家熟知的有康有為,也被很多人稱“醜”“爛井繩”


碑學筆法自然也影響日本書法。

後來就是有一個日本書法家,用碑學筆法寫了一幅字,在日本引起震動,才標誌著“現代派”的成立。

上田桑鳩,上世紀非常出名的書法家。

他本人是“日展”的評委。類似我們國展的評委一樣。

他的作品應該是有“直達票”的,不用評審就可入展。

但是他的作品被“退回”了。

因為他說了這樣一句話。

這幅作品,看是是三個口,應該念“品”

結果這老先生說:不,我寫的是愛,不是品。

因此當時日展的評委,都是守傳統一路,不接受這種“美術化”的作品,所以不帶他玩了。


這個根本的原因,其實還是在“日展”上。

因為“日展”本身只有四個項目,書法是最後被加上的項目,成為五個項目。

在之前,日展的四個項目有日本畫、洋畫、雕刻、工藝

直到1948年,書法才被成為第五個項目。

前四個都是偏“西式”藝術的。

只有書法是偏中式的。

所有有些人就把書法,往西式改革。以符合“日展”的整體風格。

於是出現了上圖中“愛”這個作品。


用的金石筆法,但是背離了文字載體。(背離文字為載體,是高木聖雨原話。當時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大家都在討論書法創作是否可以背離文字)

我們今天也有一部分人討論,如果書法離開了文字,那還是書法嗎?


上世紀的日本也是有過這個問題,所以日展是不允許這樣“背離文字”的作品出現的。

於是有一家新聞社綜合了這些“現代派”“少數字”一類偏藝術的書法家,舉辦了“每日書道展”這樣我們看到的“醜書”

從此日本的流派也就多元化了。


到後來就出現了這類比較熟知的作品。

崩壞

以上三幅都是手島右卿的代表作。


以崩壞最為著名。

用一類雄強的碑法,寫大字。

我們中國沒有過。

而日本也是1945年以後,因為戰敗,很蕭條,民眾內心壓抑才出現的。

手島右卿這類大字在當時有一部分追隨者。

尤其傳到中國以後,可惹了一幫人的關注。

看到日本書法家在拿根大筆揮毫,我國人沒見過,甚為驚歎。

所以也有了模仿者。


也就是此時,現代派開始成立。

我國是50年代接觸,80年代-90年代響應,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流行成風。

所以是流行書風。


過程大概就是這個過程。

故事不止這些,但是過程通俗易懂就可以了。

讓大家都瞭解現代書法是怎麼來的就夠了。

日本書法其實也是多流派的,只不過從上世紀的“醜拒”,到現在“都行”。

已經發生了觀念的變化。

至於是否以文字為載體,不同流派的說法自然就不同了,沒法說明。


如果有同意的可以點一下關注

謝謝


梁宇航

日本現代書法之父,查閱相關資料,居然是一箇中國人!他是誰呢?他就是清朝駐日本的外交官鄰蘇老人楊守敬。

看到這個結論,你也許會感到驚訝,一方面是日本現代書法之父怎會是一箇中國人呢?一方面你也會坦然,日本書法本就是學習中國。怎麼不能是一箇中國人呢!

那麼他為什麼會被稱為“日本現代書法之父”呢?原因就是他在日本擔任外交官時期,很多日本人投到他門下學習書法。影響了日本的很多書家,也影響了日本現代書法。

楊守敬的成就絕不僅限於書法,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是國學大師,也是歷史地理學家,酈學大師,還是收藏家,金石專家。那麼他的書法怎樣?有什麼特點?我們來看看他的書法作品!

這是楊老的楷書,由於他的生活年代,明顯帶有館閣的味道,其中也不乏柳和歐。


這是行書,古樸老辣,而又蒼勁!可以看出,是繼承書法傳統的,既有碑又有帖。

那麼,對於楊守敬被稱為“日本現代書法之父”和他的書法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我是鐵匠的頭髮,謝謝支持!


鐵匠的頭髮

日本的現代書法之父,是中國的楊守敬。

楊守敬,湖北宜都人,晚清著名的書法家、歷史學家、地理學家、金石學家,一生勤奮治學博聞強記,著述達83種之多,被譽為“晚清學者第一人”,代表作有酈道元《水經注疏》。

說到日本的書法之父,很多人會以為是王羲之或者日本著名的“三筆三跡”裡的一個,但日本現代書法之父,確實清代末年的中國書法家楊守敬。

歷史課本上曾經提到楊守敬,但是書法史上很少提到他,他的影響力主要在日本,其實他不僅是書法家,他的書法理論著述也很豐富。

1、日本幕府時期,書法逐漸萎靡頹廢,帖學已經發展到了極致,書法家們也不知道如何突破,這個時候大概就相當於中國的明清時代的帖學,也是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這個時候,楊守敬作為駐日本欽使隨員被派遣到日本,同時他還帶去了大概13萬餘冊魏晉隋唐時期的碑帖,在日本書壇引起了很大的轟動。日本人也開始學習魏碑,視野頓時開闊起來,扭轉了日漸萎靡的帖學書風,為日本書法帶來了新鮮的血液。

被譽為日本明治書壇的三大書法家:日下部鳴鶴、嚴谷修一六、松田雪柯,都曾受業在楊守敬的門下,可見其在日本的影響力有多大,同時他也被中國書法家譽為“東海彼岸的書聖”。

2、同時日本書法也受到楊守敬書法理論的影響,楊守敬最著名的理論是“品高”“學富”論,他認為學習書法,除了要個人天分、技法完備、勤學苦練外,同時還要有豐富的學養和較高的審美品質,關於他的品高論,他說:

“品高則下筆妍雅,不落塵俗;學富,胸羅萬象,書卷之氣,自然溢於行間”。

3、在書法上,他主張“碑帖結合,八面出鋒”,這其實也是他自己的用筆特點,他打破筆筆中鋒的館閣體常規,開拓創新,力倡側鋒用筆,他的書的,無論篆隸楷都能參雜側鋒用筆,寫出了剛柔相濟、碑帖結合的感覺,古樸蒼勁。


不二齋

是空海和尚,他被稱為日本的“王羲之”。


空海和尚,在公元804年抵達中國的唐朝,拜在青龍寺惠果法師門下,學習中國書法和中國文化。他與嵯峨天皇,桔逸勢被稱為日本三大書法家。空海法師,無論是漢字書法和梵文書法,都達到了很高的造詣。


這是空海的《風信貼》,此帖得王羲之筆法之神髓,頗具魏晉風韻。



這是空海的書法《心經》,有顏體的影子。他不但是一位書法家,同時也是一位文藝理論家,他所著的《文鏡秘府論》博大精深。


我們雖然不懂梵文,但還可以看出他的書法作品的用筆特別豐腴,用墨酣暢淋漓。關於空海大師就說這麼多吧。

我是京東千里行,很高興和大家在這裡見面。


京東千里行書法

要說日本的書法,不得不提到的人,便是書聖王羲之。日本書法的根,大家都知道是源於中國。書聖王羲之在日本,其受膜拜的程度,超乎大家的想象。

日本奈良時期,多次派遣“遣唐使”到中國學習中國文化。這其中就有著名的海空和尚。海空來到中國潛心學習,其書法深受王羲之書法影響,被譽為是“日本的王羲之”
(被認為是王羲之唯一真跡的《遊目帖》,毀於二戰戰火之中)

日本是一個善於吸引外來優秀文化的民族。書法在日本也是如此。中國傳統書法家中,除王羲之被他們當神一樣的供奉外,歐陽詢,褚遂良,顏真卿,張即之,王鐸等人,對日本的書法影響巨大。

影響近代日本書法最廣的,則是清政府派往日本的外交官:楊守敬。被日本人尊崇為日本現代書道化之父。日本明治時期的三大書法家日下部鳴鶴,嚴谷修一六,松田雪柯,都出於楊守敬門下。

楊守敬書風遒潤剛健,不妖不媚,古拙中帶著妍雅。這得益於他精通金石。把金石篆隸之法溶入其書法之中。那時期的日本書風萎靡,楊守敬的到來,便如狂風一樣迅速席捲日本,使日本書風為之一振,展露出一種全新的風貌。


在吸引外來優秀文化方面,我們應該放下文化大國的架子。向日本學習。固步自封,再悠久的文化,也會成為無源之水。落後就要捱打。這是歷史發展中的教訓。


子衿tjk

日本現代書法之父是中國的清朝官員駐日欽使隨員楊守敬。

楊守敬是清末民初的歷史地理學家、金石文學學家、目錄版本學家、書法家、藏書家。

從他的簡歷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位飽學大儒。

在他的簡歷中,書法不是排在第一位,但是這並不影響他的書法地位。

楊守敬以自身豐富的文學涵養為積澱,以見解獨到的書法理論為基礎,掌腕使轉之間書寫了一副於副經典的書法作品。

他的書法厚重、拙樸、粗獷。

作為駐日欽使隨員來到日本後,他不但帶去了一萬多冊的漢、魏、六朝、隋唐碑帖還大力致力於六朝北魏書法的傳播。

他在日本先後住了六年。六年期間,楊守敬在日本成立了書法屋,專門講解書法知識。日本當時的有名書法家日下部鳴鶴、顏谷六一、松田雪坷都是他的學生。

江戶時代的日本,書風逐漸呈頹靡趨勢,一度停滯不前。楊守敬的到來,像一股春風,滋潤了日本的書壇,並呈漣漪趨勢迅速傳播開來。

日本過去的書法習慣於字體的流麗和運筆上的繁冗。楊的古樸拙美,無疑給日本的書壇糾正了流俗的習氣,使其擺脫了妍媚,奔向一種拙樸大氣的新路。

這條路是新穎的,面目一新的、前所未有的。日本的書壇從這種清新的書風中再次體會了書法的奧秘和神奇。所以說他們把楊守敬奉為書道之父是有道理的,而且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

日本是一個十分崇尚文化的國家,他們對文化的態度十分嚴謹。他們尊重傳統,也不因循守舊。

作為有著千年歷史書法文化的文明古國,我們國人在這一點上的確應該好好反省。

楊守敬不是中國當時最出名的書法家,但是在日本卻能得到如此的美譽。相反,我們守著現成的書法寶藏,卻未能好好利用。

這兩年,中國書壇一直有醜到極致即為美的荒謬怪論。醜書大行其道。傳統書法不好好學,反而想劍走偏鋒,用所謂的線條的視覺衝擊來矇蔽大眾,掩耳盜鈴。面對一個島國對我們書法賢人的態度,今人的這些做法,應該自省一下。


對於楊守敬的日本書道之父的稱呼,他的書法特點,以及今人書法的態度,您還有不同的觀點麼?歡迎留言、品論。

品味歷史,解讀書法,我是堯堯1978.感謝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