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第三回

全文3200字大概需要閱讀600秒。

接演前文,四爺府邸,四爺的兒子重病。八爺前來探望,九爺前來探望,十爺前來探望,十四爺前來探望。這兄弟幾個眼熟吧,就是上一集開小會研究參四爺那幾個。

由於四爺剛用他們的銀子捐了款,這幾位爺現在看四爺正牙根癢癢。但四爺家孩子生病這幾位,連夜就來探望了,一待就是半宿,眼看著病情好轉,就紛紛打道回府,連口粥都沒喝。

真是這幾位爺有多關心四爺的孩子麼,未必。我之前說過,爭皇位的鬥爭,參與者大部分時間都是,都是客客氣氣的。外面看,是兄讓弟恭,內地裡,是你死我亡。這就是皇位爭奪戰的特色,因為皇上老爹還在。誰要是表面上對兄弟下手太狠,皇上說你這麼沒人性,骨肉相殘,我的位置怎麼能穿給這樣的人呢?

八爺臨走,賞了太醫凌國康一千兩銀子,買鳥玩,把凌國康感動的不要不要的。這裡群臣對八爺好感度+1。凌太醫感動的不是八爺的一千兩銀子,是堂堂八爺,居然還知道自己的愛好。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爺給你買鳥玩的

這麼多人都來了,好像還少一個,對就是太子沒來。其實四爺孩子生病,四福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太子,馬上派管家高無庸去求太子派太醫來。然而高沒找到太子,幸好康熙知道了,派了太醫。康熙早上起床碰見太子,問太子是否知道四爺兒子大病的事,太子說派太醫去看,康熙說太晚了,已經派太醫。這裡皇上對太子好感度-1

要說太子比八爺還差點道行。人家八爺對兄弟,就算是心裡憋著弄死你,面上也關心的緊。再看太子對兄弟,皇上上集剛說,他也該關心下兄弟家裡,他這集就連兄弟家兒子大病了都不知道。傻的可愛。

說完朝堂之下,再說朝堂之上。

早朝年羹堯呈上,四爺的摺子,彙報了四爺賑災成功的大好成果。康熙一高興,留他在京任職。可能皇權的魅力就是這樣吧,一句話,就能定人生死運術。

康熙沒和任何人商量,直接讓上書房擬旨,加封四阿哥為雍郡王。加封完,皇上跟眾皇子說,我加封他為郡王,你們有人不高興,別急,我這還有個差事,誰辦好,我加封誰為親王。這個差事就是清理國庫欠銀。

哎,武人疆場彎弓鉞,文人寒窗到五更,何人撒下名利網,皇上。

皇上下了釣餌,那條魚兒要上鉤呢?

八爺府,眾欠款官員,找八爺求情,但沒見到八爺。眾官員知道八爺寬厚,想讓八爺接追理欠款的差事。

太子府,太子門人們商量太子欠款的事。得出結論,不能讓八爺的人接,自己接又不好乾,太子定調,讓老四接。

八爺、九爺、十爺、 十四爺,商量誰接這個差事。得出結論,不能讓太子的人接,自己接又得罪人,八爺拍板,讓四哥接。

現在形勢明顯,親王大家都喜歡,背鍋大家都不喜歡。大家共同的結論就是,不讓對方得親王,這個鍋,還得四爺背。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背鍋俠-四爺

又見朝堂之上。

八爺,我舉薦四阿哥。皇上對八爺好感度-1

太子,我也舉薦四阿哥。皇上對太子好感度-1

大阿哥,他們兩都舉薦四阿哥,那我也舉薦四阿哥。

上書房,佟國維,四爺認真,但是辦事操切,我舉薦四阿哥和八阿哥。

馬琦,我頂佟國維。

張庭玉,我心裡舉薦四阿哥,但我不說,皇上你定。

康熙,都泥馬不願意幫我背鍋,等老四回來,問問他,散會。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有鍋無人背的尷尬

為什麼康熙不直接定四阿哥,而是要問問他的意見。康熙是眼見著這麼多兒子都不願意接這個差事,就想看看,四阿哥是不是願意,還有沒有個兒子願意為自己分憂。

八爺府,眾欠款官員又來了。要說這八爺,八賢王不是白叫的,一有事眾官員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眾官員找八爺求情,九爺給大夥支招,明天去迎接四爺回京,殷勤勸酒,四爺一高興這事不就得了麼。

九爺這給四爺挖了個坑,四爺明天早上一回京,眾官員來接他,這是國禮,他不能躲,肯定得見。一見面,大夥勸酒。喝,這欠款沒發追了;不喝,把來的人都得罪了。這麼坑四爺,估計九爺還在心疼他那200多萬銀子。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九爺:我上集花了200萬銀子,……

朝陽門碼頭,四爺回京,眾皇子與百官相迎,那場面是,彩旗飄飄,鑼鼓喧天,老熱鬧了。

這裡是給四爺準備的第二個坑,接四爺的禮樂,用的都是皇上專用的。四爺要是沒發現,沒人會說禮部準備的禮樂不對,大家都會說四爺狂悖無行逾制踐禮。

四爺多賊啊,這個坑他不會踩。奏樂不對是御樂,龍旗多了四面,宮燈多了三展。不改過來,我就不走。

跳過第二個坑,在來看第一個坑,昨天九爺給挖的那個。四爺上演了一波神操作,教科書式拒酒。

大夥把四爺拉到了酒席宴前。

大阿哥,兄弟們祝賀你加封郡王,來喝一個。

四阿哥,加封郡王是皇上恩典,還沒謝恩,不敢喝。

八阿哥,四哥賑災辛苦了,來喝一個。

四阿哥,八弟你是沒看見啊,那災民們死的老慘了,我喝不下去啊。

八阿哥,泥馬,我也喝不下去了。

十四阿哥,四哥你是我親哥,來咱兩為咱親媽的健康喝一個。

四阿哥,等咱兩去看咱媽的時候在喝。

十阿哥,跪這給你端酒,認我這兄弟就喝一杯。

四阿哥,接過酒,大家還錢我就喝。

大家不說話。

旁白,還得了錢誰請你喝酒。

四阿哥,你們不喝,那我走了。群臣對四爺好感度-1

皇上,四爺神操作,還沒吃飯吧,我賜宴。皇上對四爺好感度+1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眾人:你不喝就是瞧不起我們。四爺:我就是瞧不起你們。

除了中國人一貫以來的好客古風,酒桌之下權力與服從的深刻隱喻,勸酒裡的交易、凌辱、控制,無疑則暴露了中國人近乎野蠻的一面。

要說喝酒這事,在我國那真的是民族文化。生孩子要喝,死人要喝,結婚喝,離婚也喝,做生意要喝,當官也要喝,找人辦事要喝酒,給人辦事也要喝,上級四爺逼任伯安捐錢就先逼他喝酒,個別如關羽殺個人去都要喝。雖然,十八大以後黨中央出臺了八項規定,不讓當官的喝酒是了。但是仍有好酒之徒,頂風作案,以身試黨紀國法。

在我看,喝酒的人分兩類。一類是,自己饞酒,喝了多年已經有酒癮了。幾頓沒喝,四肢發癢,到處找酒。找那個下屬單位,有點屁事,一扯就是半天,到了飯點,人一客氣,中午喝點,他這,那多不好意思,去那喝啊。大多數酒場,因這類人而起;幾乎所有的酒場,都會有這類人的身影。第二類是,被迫喝酒,這類人,自己本不愛喝酒,但身處熔爐之中,人皆如此,己何能免。

這就是中國的酒文化,如果魯迅先生還在世,會驚歎,劣根性。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我天朝文化多這呢,不差再多個酒文化

扯遠了,往回扯。

四爺拒絕酒宴,一杯不喝,就是不給所有人面子。這就表明,四爺心裡面是想接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的。很顯然這個差事,誰接誰,得罪滿朝文武,惹一地雞毛。但是凡事有百害必有一利,這一利是什麼呢?就是皇上。開罪所有官員不要緊,得罪親兄弟也不要緊,皇上高興就值。哲學上管這叫,抓關鍵點。

正事辦完,四爺就回府了。

回府後,辦了件小事,給兒子請了個先生,給自己招了個謀士。

這個人就是烏思道,康熙雍正年間第一智囊。

白天四爺帶兒子,按漢人的規矩拜師烏思道,這是明面上,給兒子請老師。

晚上四爺設酒,與鄔思道密談,這是內裡,給自己請謀士。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四爺你不說不喝麼?

秉燭設酒,烏問了,四爺為何要讓我這麼個戴罪之人教世子呢?

四爺:朝廷待其不為薄矣,二君設心何其謬矣?獨不感天聽若雷,神目如電,嗚呼!吾輩進退不苟,死生惟命,務請尚方之劍,斬彼元兇,頭懸國門,以儆天下墨吏!

四爺背的是鄔思道當年的文章,大意就是,這麼多貪官,殺幾個帶頭的警示別人。

鄔思道這文章,正義滿滿,有點皆濁我獨清的意思,想當年也曾憤青過啊。

四爺揹他這文的意思就是,我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碰巧我也是這麼個人。

鄔思道就成了四爺最忠實的謀士。

俗話說,士為知己者死,士給知己出主意。

接下來,談點正事,追理國庫欠款。

鄔思道:借錢的人分三類:

第一類,不得已而借,工資低物價高,不借就得貪,不貪不借就甘心窮著,甘心窮著還來當官幹嘛?

第二類,不安分而借的,第一類人借,功臣也借,他們功勞大,都借了幾十萬兩,皇上念舊情不會下重手。

第三類,看別人借,就跟著借,不借白不借。前兩類人不還,這類人也不還。

除此之外 還有宗室,就是皇族,甚至是四爺的親兄弟。

牽扯麵太廣,追繳起來十分困難,不易成功,且會得罪所有人。

四爺:那別接這差事?

鄔思道:一定要接,

(四爺,你要是不給個合適的解釋,你就被開除了。)

鄔思道:得罪所有人也不要緊,做唯一一個為皇上分憂的兒子,討皇上開心最重要,抓關鍵點。

四爺:洗洗睡吧。

四爺不再談了,已經打定主意。

聯繫前文四爺拒酒,可見:四爺之前就想接這個差事,鄔思道這翻話,不過是堅定了四爺的信念。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要說這謀士要厲害,自己也要有主見。否則你看三國時期袁紹手下,四大謀士:田豐、許攸、審配和逢紀,但是袁紹一個合理的建議都沒采用了,最後被曹操擊敗。謀士的意見只是後面的若干個零,主將的決斷是前面的一,零再多沒一還是零。

本集完。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福利,福利,福利 歷史劇沒有美女湊合看吧

大型不正經《雍正王朝》第三回 唯一願意為康熙分憂的兒子

皇上萬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