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让人很意外

招安,一直都是《水浒传》表现的主旨之一,可以说,宋江是为招安而生,也是为招安而死 。“招安”这个词,大家不陌生,那到底是怎么意思呢?“招安”就是“招抚,招降”,一般指朝廷招抚其他小势力。但是,朝廷一般不会招安,因为那代表了朝廷搞不定那些小势力,是很丢人的事,就好比水浒中的招安。当然,梁山受招安也不是朝廷主动招的,而是宋江去求的。

《水浒传》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让人很意外

在大家的印象中,似乎都觉得最早提出招安的就是宋江,综观108好汉,没有哪个人招安之心比宋江更强烈,宋江为了招安可谓是费劲了心机,甚至还用阴谋除掉了他的大哥晁盖,可以说,宋江为了招安简直是不择手段。但是,最早提出招安的却不是宋江,而是他,这个人简直让你很意外,没错,就是行者武松。

《水浒传》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让人很意外

你感到意外了吗,最早提出招安的是武松?没错,就是宋江的结拜兄弟武松。或许大家都在想,当时,宋江召开菊花大会,表明他想受朝廷招安想法的时候,第一个拍案叫嚣的,不就是武松吗?那武松怎么会是第一个提出招安的人呢,其实,这件事得倒回去看。

《水浒传》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让人很意外

《水浒传》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让人很意外

宋江跟武松在上梁山之前,就已经是结义兄弟了,武松对宋江说过这样一句话:”只是由兄弟投二龙山去了罢,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看到没,最早提出招安的就是武松,武松的意思是明确,如果有一天,受了招安,有了作为,再来找他的公明哥哥。可见,那个时候的武松,对朝廷是没有敌意的,甚至希望自己能投身朝廷,有一番作为。

《水浒传》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让人很意外

但奇怪的是,为什么当宋老大提出招安的时候,武松的反应会如此反常呢?这样的转变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大概原因可能就是武松看惯了官场的黑暗,朝廷的腐败,想想,这么多兄弟有多少都是被逼上梁山的,他对朝廷彻底失望了,所以,作为宋江结义兄弟的他,毅然而然地反对招安。

《水浒传》最先提出招安的人不是宋江,而是武松,真相让人很意外

其实,我们可以试着揣摩,武松对招安前后态度,是一个非常鲜明的对比,这大概是施耐庵故意安排的,以此来突显招安这条主线在水浒中的地位。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