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四川家风家训」剑阁县黄裳家风:清正廉洁 尽责敬业

点击上面蓝字“方志四川”添加关注!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剑阁县黄裳家风:清正廉洁 尽责敬业

黄裳(1146~1194),字文叔,号兼山,南宋隆庆府普城(今广元市剑阁县)人。宋代著名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南宋时期制图学家,精通天文、地理和制图,绘成《苏州石刻天文图》和《苏州石刻地理图》,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黄裳绘制的《天文图》是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时间最早、准确度较高的星图,对研究古代恒星和论证现代恒星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史料。

黄裳自幼聪明好学,精通文史。于孝宗乾道五年中进士,曾辅佐孝宗、光宗、宁宗三朝皇帝,先后任国子博士、中书舍人、侍讲、礼部尚书等职。去世后获赠资政殿学士,理宗嘉定年间谥封“文忠公”。家乡为他修了兼山墓,并将其生平功绩镌刻在石碑上,整修和重修了兼山书院(位于今剑阁中学内)、读书台。后代子孙现居住在广元市剑阁县。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剑阁县黄裳家风:清正廉洁 尽责敬业

苏州石刻天文图

黄裳一生清正廉洁、尽责敬业、鞠躬尽瘁。他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对剑阁的影响广泛而深远。他将这些作风传递给子孙和整个家族乃至家乡,形成了黄氏家风文化。

终身学习教学相长

黄裳无论为民为官,始终常学不懈,以“耻一书不读,一物不知”为信条,终身学习,成为“学贯九州,识通千古”的大儒。在为父守丧期间,黄裳成为本地学子竞相投拜的老师。他一边开馆收徒,一边秉烛苦读,教学相长,学业大进。后来,他在为母守孝期间,又在家乡收徒讲学,增进了社会的读书求学之风。如今,在剑阁县凉山乡境内尚有黄裳的“讲书台”遗址,在剑阁县汉阳镇曾有兼山学馆碑记遗迹。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剑阁县黄裳家风:清正廉洁 尽责敬业

兼山书院(位于今剑阁中学内)

勤政敬业殚精竭虑

黄裳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力求“德能勤绩”皆优,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注重实际问题的研究,适时提出建议,竭力为民分忧,主动为朝廷排难。黄裳为母守丧返京时,向光宗撰奏了《大业守成当恢张制度为先疏》。提出了“定行都”“课吏治”“设重镇”三项振兴国家的新主张,这些主张得到光宗的高度重视。宁宗即位时,黄裳已病危,他在病床上写奏疏,说:“陛下布政天下,论行为,倡淳朴而抑浮华;论用人,贵忠良而鄙邪佞;论制度,绝奢靡而崇俭约;论物产,重谷帛而次珍奇。”他还送给宁宗皇帝三句话:“笃于孝爱,勤于学问,薄于嗜好。”这些教诲让宁宗受益终身。

黄裳一生行孝道、灭贪欲,洁身自好,德行高尚,他克己奉公,忠君爱国,关心人民,政绩卓著。他把修身与爱国忧民结合起来,进一步彰显出他爱国爱民清廉高尚的人格魅力。

淳熙十年,黄裳与5位蜀中士子赴临安参加孝宗皇帝主持的“策论”。面对《论蜀兵民大计》这个题目,黄裳用事实直陈四川民穷兵困的困境与原因;为固守边防,减轻折腾,他对“常年救济”提出了“丰歉互补”“丰凶迭用”的新理论;还对边防军事的职责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他的观点博得大家赞赏,孝宗皇帝十分满意。

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黄裳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开拓性贡献是其创新思想的突出例证。在求学、修身、为政和育人的实践中,黄裳注重思考,提出了不少新观点新论述,对南宋及后世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提出的“三才本性论”“三心论”和“持心说”等哲学思想继承和发扬了儒家学说,同时融汇了佛、道学说,其思想梗概,既有唯物的,又间杂唯心的,有很强的独立性和综合性,影响很大。

「方志四川家风家训」剑阁县黄裳家风:清正廉洁 尽责敬业「方志四川家风家训」剑阁县黄裳家风:清正廉洁 尽责敬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