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的政治,姜维是如何上位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潇洒面对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所以这也很好解释了能力并不出众的袁绍为什么会让人感觉那么有人格魅力,因为他总是能沉着应对任何事情,即便是在生命遭遇危险的时候,而费祎也是这样的人。

诸葛亮对费祎非常的重视,费祎只是一个级别很低的官员的时候,诸葛亮还刻意让费祎和自己乘坐一辆专车。

(可见挖掘人才的事情,他还是蛮有眼光的,但是自己专了权)

费祎的外交工作做的很好,所以他很快成为了新一任蜀汉帝国驻吴帝国的大使,孙权对他仍然非常的重视,两人也结下了比较深厚的友谊。

(三国时蜀汉名臣,与诸葛亮、蒋琬、董允并称为蜀汉四相。)

诸葛亮发动了北伐以后,这时他的行政才能也逐步显现了出来。

值得一提的事情,费祎工作的董允也尝试着这样工作,结果却累得半死。

而随着蒋琬的病重与去世,费祎也正式成为了蜀汉帝国的第三代执政。

肮脏的政治,姜维是如何上位的?

费祎的执政理念是蜀汉帝国进行完全的战略防御,以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为政府的头等任务。

这些主张遭到了诸葛亮时代遗留官员和武将的强烈反对,一个叫孟光的老官僚(至少有七十岁)强烈反对费祎对国内的犯人进行大赦,认为这违反法律的公平性原则。

诸葛亮的爱将姜维则更对费祎的战略方针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因为每次他要求对魏帝国开战时对方都只给与他不到一万人的部队,够用吗?

费祎的解释到:“我们比诸葛首相的能力差远了,他那么厉害尚且不能打败魏帝国,你又何必如此强求呢?不如先保证国家健康有序发展,至于统一全国的伟业就留待有能力的后辈们去完成吧!”

应该说费祎的观点非常的中肯,但是这并非蜀汉帝国鹰派人物的想法。

无论是赵云、诸葛亮还是姜维,他们的观点和费祎截然相反。

这些人认为正是因为本国实力太弱,所以才更应该在战争中保持活力,让敌人疲惫,然后才有机会寻找突破的战机,而常规的国力竞赛则必将导致国家的灭亡。

正因为如此,姜维对费祎的不作为充满了怨恨。

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蜀汉帝国应当遵从费祎的发展理念;但作为一场内战中的一个势力,它则必须按照主战派的想法,通过战争来维持自己的存在,否则它就将必然会被国内的其他势力所消灭。

随着公元246年蒋琬和董允的去世,刘禅的权力失去了两个重要的制约力量,黄皓于是开始逐步踏上帝国的政坛。

肮脏的政治,姜维是如何上位的?

除了这些原因,姜维心中可能还有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他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比诸葛亮差。

姜维具备了很高的单兵作战能力并且道德高尚,所以蜀汉帝国的将士们非常乐意让这样一个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统帅领导自己。

这确实是诸葛亮所不能做到的。

当那些年龄、资历都大于自己的将军们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姜维终于成功垄断了帝国军方的大权。

但是费祎仍然在他的头上。

姜维虽然已经几乎获得了蜀汉帝国军队的控制权,但他不可能以职业将领的身份出面干预国家决策。

类似卡扎菲统治下的利比亚军政府是不被社会所认可的,这是人类文明所一直坚守的底线。

与费祎和平竞争帝国执政对姜维来说几乎不可能,这一方面因为费祎的地位非常的稳固(尽管有反对声,但是这显然是不可避免的)。

而另一方面则因为姜维本人确实只适合做一个将军。

所以姜维唯一的机会就是等待费祎自然死亡。

不过费祎是一个生活中充满了阳光的男人,尽管肩负着一个国家的重任,但他却从来没有和诸葛亮一样因为工作压力而放弃享受生活,除了酗酒,费祎的生活充满了健康。

公元253年初,在一次国家级的宴会上,醉酒的费祎被一个叫郭修的人刺杀。

这是一起非常诡异的刺杀案件

长期以来都有人将一个阴谋论的矛头指到了姜维身上,不仅仅因为他可以从费祎的死亡中获利,而且因为那个将郭修带入蜀汉帝国的人,就是姜维。

除此外,姜维本人确实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他在十年后策划的一场巨大阴谋让人更加怀疑其与费祎之死之间的关系。

然而历史的真相或许并不复杂:一个被迫离开自己国家和家人的人因为怨恨而刺杀了敌国的执政者。

不管怎样,现在已经无人能阻挡姜维了。

肮脏的政治,姜维是如何上位的?

参考:剑桥三国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