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白玉蘭獎的揭曉,第24屆上海電視節落下帷幕。從獲獎名單來看,正劇在回潮,現實主義創作再次得到全行業的高度認同。經歷過IP劇的狂飆猛進,電視劇行業再次迴歸到傳統敘事,現實題材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
本屆電視節舉辦了多場聚焦現實主義創作的論壇和研討會,行業代表紛紛獻計獻策。在“互聯網時代下現實題材影視作品的創新與思考”研討會上,編劇溫豪傑談到,現實主義的故事應該來源生活的真諦。“一個編劇永遠寫不過生活,寫不過歷史,是歷史和生活給編劇一種指引。無論是創新還是思考,現實主義作品,我希望自己能表達真情實感。”
事實上,由溫豪傑編劇,既志在做到有歷史擔當,又希望兼顧生活質感的現實主義史詩大劇《面向大海》,正冒著惡劣的梅雨天氣,在廣東緊張拍攝。
《面向大海》由孫洪濤、敦淇擔任總製片人,餘丁執導,溫豪傑編劇,王雷、劉濤領銜主演,通過跨度四十年的情感為紐帶,以創業為切入點,講述了改革開放四十年過程中,中國人在精神文化和經濟發展方面創造的奇蹟。
總製片人敦淇
在接受影視獨舌採訪時,《面向大海》總製片人敦淇表達了對這部劇的定位和期許:“在眾多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的獻禮劇中,希望創作出一部具有標杆意義的作品。”
行業頂尖人才聯手,共同譜寫家國情懷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從一座落後的小漁村,變成一個國際化大都市,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點,深圳四十年來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無疑是整個國家改革發展的縮影。《面向大海》正是從一個家庭創業史入手,去反映深圳改革開放的城市發展史,進而折射整個國家在大時代的歷史變遷。
《面向大海》入選了首批2018-2022國家廣電總局百部重點劇目。作為一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的獻禮劇,《面向大海》具備先天的題材優勢。在介紹這部劇時,敦淇動情地說道,“《面向大海》既是一篇命題作文,又是一份情懷。我是一個深圳人,在改革開放四十年這樣的日子,我希望借這部劇表達對國家的情懷。”
《面向大海》這樣的題材,對編劇的要求十分苛刻。敦淇表示,“寫這樣的題材需要大局觀,真正能夠通過人物折射改革開放40年的變化。以小見大是需要深厚編劇功力才能完成的任務。”
最終,在《平凡的世界》中重塑經典的溫豪傑擔當了編劇重任。兩部劇寫的都是平民史詩,通過小人物見大光輝,相信溫豪傑對於《面向大海》的創作會遊刃有餘。
在具體類型元素上,《面向大海》又是一部講述企業家創業的年代劇。而近幾年同類型劇集中,最優秀的便是餘丁執導的《雞毛飛上天》。這次餘丁能夠再度執導題材相似的《面向大海》,一定不可能是自我重複,《面向大海》肯定在格局和情懷上打動了他。
該劇總製片人敦淇,也曾經制作過一系列家喻戶曉的現實主義電視劇——《金婚》《幸福像花兒一樣》《春草》,更有操盤《甄嬛傳》《羋月傳》等國民熱劇的經驗,“對我而言,只有題材不同,沒有品質不同”。
作為一部主旋律作品,《面向大海》的主創班底可以說匯聚了全行業最頂尖的人才。
王雷、劉濤演繹40年滄桑,以小見大折射時代
作為一部有40年跨度、表現家國情懷的史詩劇,《面向大海》對演員駕馭角色的能力,無疑提出了很高要求。最終,劇中的男、女一號落在了王雷、劉濤身上。事實上,《面向大海》是二人繼抗戰劇《鐵在燒》、反腐劇《拼圖》之後的第三次合作。
“一種幸福叫做:我們不放過任何一場戲。默契、信任、成就,感謝導演,感謝最棒的演員。”根據劉濤微博的表達,可以看出這次在《面向大海》拍攝中,與王雷合作十分愉快。
這些年,王雷一直深耕現實主義電視劇,是公認的有情懷的演技派。他在《平凡的世界》《最後一張簽證》《愛情的邊疆》裡,塑造的積極向上的正面形象感染了不少觀眾。
在上海電視節一場題為“現實題材電視劇的創作與創新”的論壇上,王雷作為演員代表發言:“現實主義的第一目的是打動觀眾”、“對演員來講,塑造人物是最重要的”。
作為一名演員,劉濤端莊秀麗的熒屏形象深入人心,由其參演的《琅琊榜》《羋月傳》《軍師聯盟》《歡樂頌》等劇接連不斷地走紅,不僅提升了她的國民認知度,更讓觀眾見證了她精湛的演技。
敦淇透露,劉濤當年正是在廣東拍攝《外來媳婦本地郎》正式進入演藝圈,她對廣東懷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劉濤這幾年出演都是商業類型劇,此次迴歸正劇,拍攝接地氣的現實主義作品,有望引起觀眾共鳴。”
劇中,王雷飾演的魏東曉基建兵出身,參與了深圳特區最初的建設,此後辭職下海,利用自己的特長創辦了一家通訊企業,歷經無數艱辛,戰勝無數國內外競爭者,最終成長為眾人敬仰的企業家。
在之前發佈的片花中,魏東曉作為深圳改革開放青年座談會的代表發言,“我和我的基建部隊戰友,和全國來到深圳的開拓者一起,我們平地創造了一座城市,創業者創造了那個時代,那是中國的大時代。”
在《面向大海》曝光的首款概念海報上,沒有任何人物角色,整體以灰藍色的大海為基調,左側是劇名,右側是傾斜90度的深圳城市輪廓。再仔細看,所謂城市輪廓其實是一張人臉側影,呼應了“面向大海”的意象,簡潔有力,意蘊深遠。
敦淇解釋了劇名的含義,“‘面向大海’這四個字對人來說是胸懷,對國家來說是氣度。就像片花中展示的一樣,40年前,他們在海的對岸看著我們,40年後的今天,我們提出‘一帶一路’,我們穿越大海和這個世界接軌,讓世界看到中國的變化。”
細節入手有血有肉,志在做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標杆劇
由於現實題材作品貼近現實,每個人都有話語權,服裝、道具、場景一個都不能馬虎,一定要在細節上下大功夫。之前拍《金婚》,由於是編年體,一年拍一集,整個時空和服化道比較好作區分,但是《面向大海》40年的跨越卻不是如此。敦淇介紹,整部戲是以深圳城市變化來做戲劇勾連,服化道跟著大的歷史事件來走。
“劇本中很明確提到了幾個節點、深圳建城、蛇口開放、上海賓館、97迴歸、08奧運......我們通過市政府聯繫了深圳電視臺,他們給了我們很多過去各個年代的視頻資料來參考。比如1980年代初,深圳和廣州是中國時尚的前沿,喇叭褲、蛤蟆鏡、錄音機、流行歌曲,時代標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為了在場景上真實還原年代氣息,劇組選擇實地取景拍攝。然而,深圳目前幾乎全都是高樓大廈,完全沒有1970、80年代的痕跡,最後發現佛山、惠州等地還有一些老樓、禮堂、政府大院。劇組通過實景改造儘可能還原當年生活的質感,這也導致拍攝時轉場次數比較多。
此外,劇中還有很多大場面的戲,比如開篇的大逃港、工程兵進城、工程兵的採石場、基建兵轉業、萬人馬拉松……加上廣東的酷暑和颱風天氣,都給拍攝增加了很多困難。“我們都有個共同心願,就是要做一部標杆劇,大家都很能吃苦”,敦淇表示。
談到正劇和收視的問題,敦淇認為二者不能割裂。“首先正劇一定是價值導向正確,但不是說觀眾一看是主旋律題材、正劇就棄劇。好的正劇一定要有市場化的概念,要接地氣、有血有肉,故事精彩好看,有正向價值觀。”
敦淇認為現實主義作品其實也劃分層次,這其中存在一個遞進關係。首先應該紮根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當中,從群眾中來挖掘素材;其次,關注社會熱點,切入時代痛點,把個人命運跟時代、國家發展融為一體;再次,作品一定要有一個積極的價值導向;最後,如果要達到一定思想厚度,還得做到有人文關懷。
“真實、接地氣、細節取勝,無論是服化道的細節,還是劇情、細節,包括主要演員、特約演員和群演的表演細節,這些因素決定了是一部普通劇還是品質劇。”在敦淇看來,創作一定要放空過往,用平常心下苦功夫打磨,他希望《面向大海》能夠成為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真正意義上的標杆劇。
【文/楊文山】
閱讀更多 影視獨舌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