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看完後讓你感覺編劇很牛逼的電影?

指縫裡的痛


看到這個標題,腦中首先出現的就是大衛芬奇導演,艾倫·索金編劇的《社交網絡》,2011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家男主角,最佳改編劇本等八項提名。當年這部電影可謂出盡了風頭,也讓艾倫·索金重新登上了人生巔峰。

艾倫·索金是好萊塢最牛逼的編劇之一,早年以《白宮風雲》成名,以《社交網絡》成為好萊塢最成功的編劇之後,他還編劇了《新聞編輯室》《點球成金》《史蒂夫·喬布斯》等,並在去年親自編導了《莉莉牌局》。當然,要我看說,他最牛逼的編劇作品仍然是《社交網絡》。

社交網絡是根據“臉書”的創始人,最牛八零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馬克·扎克伯格的創業經歷改編。大部分編劇創作這樣的故事,如果按照常規的方式,大概就是他天資聰明,發明了很好的創意,屢屢失敗之後,最終在朋友的幫助下一舉成功。

但是艾倫·索金編劇的故事絕不是這麼平庸,這部電影的編劇最牛逼的地方不是談創業,而是談創業中的友誼與背叛。而且艾倫·索金創作的劇本,都是大段大段的臺詞,開始為了展現哈佛大學讀書時候的扎克伯格,異於常人的思維方式,讓我們跟著他“嘴”,緊跟不捨地從一個話題跳到另一個話題,差點被跳暈了。正當我們還沒明白什麼情況的時候,最終我們明白了,這小子被女人甩了,然後開始創建“臉書”。

電影有兩個主要的時間段,一個是從2003年到2004年圍繞“臉書”創建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另一個是在2008年,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被人起訴,起訴他的是前合夥人兼首席營運官愛德華多·薩維林和文克萊沃斯兄弟,他們聲稱馬克·扎克伯格創建的“瞼書”偷竊了他們的理念,這兩個時間段經常相互切換。在全長121分鐘的電影中,有37次鏡頭在雙方不同的法律證詞間切換。

在第一部分的證詞中,愛德華多·薩維林是原告,而文克萊沃斯兄弟在第二部分證詞中是原告(在這部分證詞中,薩維林和扎克伯格是共同被告)。觀眾經常很難搞清楚芬奇剪輯的是哪段證詞,是薩維林的還是文克萊維的,觀眾會感到很混亂。在其他時候,電影從一段證詞跳到另一段證詞,使原被告的差別模糊不清,使人產生一種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案子其實是可以互換的感覺。同時,艾倫·索金的劇本原稿建立了對話鉤( Dialoguehoks,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的語句的聯繫),這些對話鉤維持了一種將過去與現在、個原告與另一原告相結合的連貫性。

這樣的剪輯達到的效果是兩方面的,一方面它迫使觀眾依照他們言行所導致的當下法律結果去觀察所有人物以及他們過去的關係;另一方面,它通過一系列經常出現的不同的觀點,打消觀眾對案件中不同辯論者的認同和同情,併為“臉書”的成立提供了基本行為模板。我們被要求對電影提出的問題得出我們自己的答案。

馬克是否由於嫉妒愛德華多被風凰俱樂部選中而做了那些事?是誰在《哈佛克里姆森報》編造了關於愛德華多和雞的故事,是馬克,文克萊維,或者是其他人?是誰叫來警察逮捕肖恩·帕克並破壞“臉書”聚會,是馬克,還是隔壁的鄰居?馬克是個混蛋嗎,或者只是努力成為個混蛋?埃麗卡會回覆馬克朋友的好友請求嗎?電影留下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馬克·扎克伯格的案件庭外解決的事實使得電影不需要進行任何意義的最終法律裁決或正式決定。這就是為什麼電影的結局——馬克不斷刷新埃麗卡的“臉書”主頁—一完全符合電影拒絕歸納其主題的特質。


說書人思鬱


有啊,太多了,我最喜歡的編劇就是克里斯托弗·諾蘭和他的弟弟。

第一次看他的電影是《蝙蝠俠:黑暗騎士》

當時看這部電影對編劇是誰?並沒有多大興趣,只覺得電影好看。

後來,我又看了他的《致命魔術》說實話,過程我還是覺得挺無聊的,直到最後那一地魔術帽,我才感嘆,誰這麼牛逼,結局短短几分鐘就把整部電影給串起來了,再倒帶看一遍,發現前面那些本認為無聊乏味的鏡頭,每個鏡頭都非常精彩,環環相扣。

我馬上百度了這部電影的導演,編劇。都是諾蘭,然後我又到豆瓣電影去找這個導演的其他作品,發現《盜夢空間》這部神作也是他創作的,當然還有《蝙蝠俠》三部曲。

於是我就把他所有電影都找來看了,說實話,真好看!諾蘭出品,必屬精品。

期待重製版《記憶碎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