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开始后国军为何节节败退?一触溃散,逃亡者十分之五六

1941年长沙会战展开后,9月日军强渡汨罗江,从22日开始分别对中国第37军和第26军展开围歼。由第4、第3师团围打第37军,日军在飞机掩护下,向该军主阵地下武昌、狮形山、兴隆山猛攻。经3天激战,第37军态势逐渐不利,被迫转移。同日,第6、第40师团也围打金井附近的第26军。中国士兵虽奋起反击,无奈敌人火力猛,情报准,始终无法逃出被动挨打的境地。

长沙会战开始后国军为何节节败退?一触溃散,逃亡者十分之五六

战斗中

25日夜,日军一部攻下何家坪、五台洞,已威逼第26军司令部。第26军有全军覆灭之虞。薛岳电令萧之楚,不能平均使用兵力,各个方向都被动防守,要“迅速集结兵力,攻敌一点”,设法向更鼓台、石湾方向突围。第26军经苦战,方杀出重围。

薛岳命第10军军长李玉堂增援陷入困境的两个军,22日第10军到达明月山、粟桥、福临铺、金井一线,不料立足未稳,即遭敌军攻击,双方展开了激战。第10军措手不及,第190师的司令部被围,突围时,师长朱嶽重伤,副师长赖侍湘阵亡。全师一片混乱,纷纷向福临铺突围。预备第10师(师长方先觉)也为第3师团所击溃。

长沙会战开始后国军为何节节败退?一触溃散,逃亡者十分之五六

李玉堂

到26日,第10军终因“伤亡过大”,退出战场。中方的汨罗江防线完全瓦解。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国民党军队呈涣散之势,贪生怕死,“不战而走者,不在少数”。

日军突入汨罗江南岸后即有部队“望风披靡,官长全失掌握,士兵四处溃散,纷纷到平江、浏阳,络绎不绝,甚至团长亦有只身后遁者”。而溃散的逃兵普遍军纪败坏,欺扰百姓,奸掳烧杀,无恶不作。

薛岳为此下令各军、师组织“督战队”,专门负责收容逃跑士兵,“如有不服从收容者,就地枪决”。但效果极为有限,收容者仅为逃亡官兵的十分之一,据杨森战后概算,当时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其实作战未终伤亡者不过十分之一二,溃散逃亡者十分之五六,在战场作战者亦不过十分之二三而已”。

长沙会战开始后国军为何节节败退?一触溃散,逃亡者十分之五六

薛岳

有的将领视所辖部队为私产,图一己之苟安而不顾整个战局,甚至在战局极度紧张时期,不肯拼命与友军协力,反抛弃任务,不通知上级及友军便率部遁入深山,“将有线、无线通信停止,故意隔绝,致命令无法下达。事后见敌已退去,始出而电询战况者,大有人在”。

汨罗江防线的失利意味着长沙北方门户已洞开,形势严峻。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曾前往衡阳督战,薛岳也在24日把战区司令部从长沙撤往湘潭,并部署在捞刀河一线做最后的抵抗。此时,日军所在位置正是第9战区预定与敌决战的战场,但由于中方已有数军丧失了战斗力,余者畏敌如虎,避之惟恐不及,根本无力再与之决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