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蟠龍菜味道絕佳,可背後有個不為人知的祕密,令人不敢想象!

這道蟠龍菜味道絕佳,可背後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令人不敢想象!

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明武宗皇帝朱厚照身患重病,眼看著就要不久於世了,可是他沒有子嗣,誰能繼承他的皇位,就成了擺在朝廷面前最大的問題。

朱厚照將王公大臣,以及張太后都找到了養心殿,大家議論了半天,也是沒有拿出個最後的結果,眼看著紅日西墜,大家也沒討論出一個結果。這時張太后嘆了一口氣說:“我看這麼辦吧!同時叫壽定王朱佑搘和興王朱厚熜,先到的為君,後到的為臣。誰先到誰就繼承皇位”

朱厚照也沒有更好的主意,他只得同意了張太后的辦法。但是朱厚照說句心裡話,還是喜歡壽定王,也有意將皇位傳給壽定王。

朱厚熜收到這個密詔後,不由得大吃一驚,要知道壽定王家住保定,距京城不過幾百里,而自己的王府距京城至少也要一千里,要是真讓壽定王繼承皇位,自己這個爭奪王位的人,絕對逃不了一死,想到這裡朱厚熜倒吸一口冷氣。

朱厚熜為了搶先一步到京,他冥思苦想,終於想到了一個主意,那就是裝作死囚,坐在囚車裡,讓州府如狼似虎州府精兵,將自己日夜兼程地押送到京城,但是在這一路囚車中吃什麼也成為了一個問題。日常的山珍海味,如果讓他這幾日吃著鹹菜窩頭,那簡直生不如死,但如果吃的好一些,又會被發現。

朱厚熜馬上將府裡的七八十個廚子集中在一起,命令他們在兩個小時之內做出一種是肉卻看不出是肉的一種食物,讓他在牢車裡充飢,如果超過兩個時辰沒研究出來的話,所有廚子,格殺勿論。

七八十位廚子絞盡腦汁,眼看兩個時辰就要過去了,要研究的菜連點眉目都沒有,正在朱厚熜要發脾氣的時候,一個叫張貴的廚子站出來說:“我可以做出來。”

朱厚熜對他說:“在給你兩個時辰,如果沒做出來你們一起受死” 張貴轉身進了廚房,兩個小時過後,他竟然拿著九根紅薯出來了。

朱厚熜暴怒:“你竟敢就叫本王吃這個東西,來人啊,將他給我拉出去砍了”。還沒等到侍衛上過來。張貴卻面不驚慌的說:“王爺您先嚐嘗在殺我也不遲!”。

朱厚熜狐疑滿腹地咬了一口紅薯,心裡想到這紅薯不是普通的紅薯,吃到嘴裡的紅薯肉肥而不膩、肉滑油潤,香味綿長,朱厚熜面不禁的露出了驚喜之色,馬上的命人將張貴放開,問到:“這不是紅薯,這是什麼,你是怎麼做的” 張貴連忙說:“ 回稟王爺這不是紅薯,而是用瘦豬肉和鮮魚剁肉餡,拌入肥肉絲條,加上上等澱粉、雞蛋清、蔥薑末、食鹽等拌成餡料裹著紅薯皮混合而成的龍薯,然後放於鍋內蒸煮,就出現王爺現在所吃的龍薯的樣子”朱厚熜十分高興的拍了拍張貴的肩膀說:“等王爺成功後重重有賞”。

這道蟠龍菜味道絕佳,可背後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令人不敢想象!

就這樣朱厚熜吃著龍薯,跟隨著押送犯人的囚車。急行了三天三夜,終於趕在壽定王之前到達了京城,順應著密詔的規定繼承了王位。

朱厚熜當上皇帝要大擺宴席,招待群臣以顯示他的威嚴,但是這幫宮裡的大臣成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於是他想到了當年他所吃的龍薯,於是對御膳房的總管說了這龍薯的做法,御膳房的總管將皇帝教給他的秘方,寫在紙上,然後吩咐御膳房的御廚,按照秘方,開始製作龍薯。

第二天夜晚皇宮後院喜氣洋洋,張燈結綵為了慶祝登位,同時也為了犒勞各位大臣,正當宴會進行到就餐的環節,朱厚熜端起龍杯,得意地對著各位大臣說:“今天朕要給各位愛卿推薦一道新菜——龍薯!”

菜剛放到各位大臣的面前,的大家一驚目瞪口呆了,這哪是什麼新菜的,不就是紅薯嗎?

朱厚熜笑著說:“這道菜是用用瘦豬肉和鮮魚剁肉餡,拌入肥肉絲條,加上等澱粉、雞蛋清、蔥薑末、食鹽等拌成餡料裹紅薯皮之內蒸煮而成的,味道十分鮮美,”聽著皇帝這麼說各位大臣才拿起手中的筷子進行試吃,誰知進到嘴裡的這龍薯難吃到了極點,魚肉的腥味,和肥肉的膩滿嘴都是,各位大臣當著皇上的面不好做吐,只好強行的嚥下去。

朱厚熜看見各位大臣的表情,馬上他也吃了一口,這一口吃下去立馬就吐出來了,這時什麼啊,這和當年的龍薯簡直就是天差地別,這場宴會可讓朱厚熜丟大了臉,一氣之下將御膳房的總管以及負責這件事的太監都打入了監獄。

皇帝也是要臉的人,這下可怎麼辦才好,於是朱厚熜下召,召當年做紅薯是張貴進京,但是得來的消息確是張貴多年前已經去世,但是找到了他的兒子張小山,張小山剛一來到就被朱厚熜拉到了御膳房,命令他去做龍薯,張小山急的是滿頭大汗,連忙跪下磕頭並對皇上說:“皇上這道菜草民只見過家父做過,可家父沒教過我啊!

朱厚熜不耐煩的揮了揮手,“行了起來吧,把你當在你爹身邊所看到告訴著幫奴才讓他們做,你去指揮,”聽到這句話張小山才敢停止磕頭站起,然後把他爹做菜的工具一一拿出,問皇帝這道菜出現了什麼問題,皇帝將做這道菜的經過和問題都告訴了張小山,“有魚的腥味,肥肉的膩這兩個問題” 張小山一拍腦袋:“啊!是不是做的時候沒有將紅薯粉包在弄完的餡上。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會有一定的異味留在菜裡,而紅薯粉正是吸收這種異味的重要配方。”

於是御膳房又安照張小山的說法做了一遍,完成之後將龍薯交給朱厚熜,朱厚熜嚐了一口,魚的腥,肥肉的膩是沒有了,但是味道卻沒有以前的鮮美,朱厚熜用眼睛一瞄張小山帶來的工具,發現了兩個一樣的木模子,問道:“這是幹什麼的” 張小山答道:“我也不知道可能是舀水用的吧”

朱厚熜說了一句:“朕怎麼看著兩片木模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紅薯的形狀?”

張小山一拍腦門說:“莫非這兩片木模,就是蒸煮龍薯的工具?”於是做好的龍薯放進這兩個木模子中,將這兩個木模子扣到一起,然後將這個合起來的木模子放到水中,蒸煮起來。

這道蟠龍菜味道絕佳,可背後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令人不敢想象!

新的龍薯出鍋之後,獻給朱厚熜,等到他吃了之後,臉上又露出當年第一次吃到的神情。這時張小山解釋說道:“這兩個模子將弄好的龍薯放進去,然後蓋在一起,放進水中,用水蒸煮,用木模子可以將外面的蒸汽和龍薯裡面的香氣隔開,外面的蒸汽進不來,裡面的香氣出不去,讓香氣全部進入龍薯中,這樣就能將龍薯的美味發揮到極致”。之後朱厚熜用重新弄好的龍薯,重新的宴請了各位大臣,重新贏得了臉面。之後龍薯就被但地譽為吉祥平安富足的帝王之菜,而代代流傳了下來。

當今社會隨著高科技蒸鍋的應用,用木模子蒸制龍薯的工藝逐步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新工具越發將菜式變的更加完美,也隨著時代發展的需求這龍薯逐步由轉到切,後來,在盤子裡被盤成龍的形狀又名為蟠龍菜,現已成為鍾祥地區名優土特產品之一,成為了當地的一種文化生活的象徵,象徵著吉祥平安富足。一直代代相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