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小井庄绘就农村改革发展美丽画卷

从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从贫穷落后到富裕文明,经过40年的努力,如今,山南镇小井庄正绘就农村改革发展美丽画卷。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小井庄绘就农村改革发展美丽画卷

1978年肥西遭遇了百年未遇的大旱,全县100万亩农田70%受灾,中晚稻绝收。正是在这一年,在柿树岗乡黄华油厂南仓的一间会议室里,时任山南区委书记汤茂林召开了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队党支部会议。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小井庄绘就农村改革发展美丽画卷

经过反复讨论、斟酌字句,最后他和党员、生产队长们共同议出了“定土地、定工本费、定工分、定上缴、超产全奖”。会议讨论结果是借田给农民种麦,按人头把田全部分下去,谁种谁收谁完成上缴。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小井庄绘就农村改革发展美丽画卷

柿树岗乡黄花村原村党支部书记 解绍德

“1978年9月15日晚,召开支部大会,到会党员23名,全部党员举手表决,一致同意借地种麦、借地种油菜。”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小井庄绘就农村改革发展美丽画卷

“黄花会议”后,山南小井庄在全国率先实行了“包产到户”,得到了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高度关注和明确支持。1979年5月21日,万里来到小井庄察看庄稼,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农业生产情况。

山南镇小井庄村村民 黄德富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小井庄绘就农村改革发展美丽画卷

“五个人口分了六亩地,我种了三亩地的麦,第二年春收了2000多斤小麦。那时候当时还不敢干。回头通过万里来了之后,思想才开放了,彻底的以名义搞下去了。”

1979年夏,山南获得了大丰收,“包产到户”焕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和生产力。

40年过去了,如今的山南小井庄,发展苗木花卉、经果林1300多亩,种粮大户8户2200多亩,土地流转面积占全村耕地的60%以上。全村27个村民组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和组组通砂石路。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小井庄绘就农村改革发展美丽画卷

小井庄村村民 李列仓

“我们田地全部流转出去,转给了有经济头脑的、又肯干的人。现在的小井庄,到处鸟语花香,我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

小井庄作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发源地,现在已是国家级3A级旅游景区,万里座谈会会址、包产到户纪念馆等,向游人开放,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面铺开,呈现出欣欣向荣的乡村美景。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小井庄绘就农村改革发展美丽画卷

山南镇镇长 周典瑞

“把我们山南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继续发扬下去,把山南建设得更好。希望通过我们本届党委和政府的努力,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更多的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