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對於司空見慣的景色,我們很容易會產生審美疲勞,對周遭熟悉的一切往往會選擇熟視無睹。“最好的風景總是在遠方”,也逐漸成為很多攝影人的共識。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嗎?家門口就安排不出好照片嗎?

要說中國攝影事業發展最蓬勃的省份

我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

一定是西藏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每年都會有大批扛著長槍短炮的攝影師

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往西藏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磕長頭

高原紅

揹小孩

每個“精彩瞬間”都不能落下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難道沒有西藏

我們就真的沒法拍照片了嗎?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這個問題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嗎?

家門口就安排不出好照片嗎?

確實,對於司空見慣的景色,我們很容易會產生審美疲勞,對周遭熟悉的一切往往會選擇熟視無睹。

“最好的風景總是在遠方”,也逐漸成為很多攝影人的共識。

不過,美國現代攝影之父阿爾弗雷德·斯蒂格里茲卻發表過這樣的宏論:

沒有攝影師應該去別處尋找好照片,如果他不能先在家附近找到的話。

這是什麼邏輯呢?

筆者的理解是:如果攝影師沒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那上哪兒拍都是白搭。

那怎樣才知道有沒有這樣的眼睛?既然美是無所不在的,那最簡單的檢驗方法就是:

看自己能不能在熟悉的風景裡看到美。

在家附近拍出好照片

這可能嗎?

話說美國有位攝影師 — 羅伯特•溫加藤,有一天突然想做一下這個檢驗。

咱們先來先說說這位攝影師的背景:

生於1941年的溫加藤在紐約長大,十歲那年得到了人生第一臺相機後,對攝影的興趣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十四歲時在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看到的《人類一家》攝影展,讓溫加藤大感震撼亦深受鼓舞,他意識到攝影可以是一門藝術而不只是快照。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儘管對攝影熱愛有加,身為猶太人的溫加藤最終還是選擇了從商。到了54歲那年,這位一直痴迷攝影的成功商人終於毅然決定要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投入到攝影中。

世界各地的旅拍從此成了家常便飯。就這樣過了七年後,溫加藤開始思考那個終極檢驗:

我能不能在家附近拍出好照片?

溫加藤的家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郡的濱海城市馬利布,從他臥室的陽臺往東南方向望去,是位於太平洋彼岸的聖塔莫尼卡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溫加藤覺得海天一體的景色不錯,在一天當中的各個時間段都拍過照片之後,他敲定最完美的拍攝時間是早上的6:30。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那時候是2002年。溫加藤決定把這個檢驗自己審美能力的拍攝項目定為一年整,從次年1月1日開始啟動,到年末即2003年12月31日為止。他打算以每天拍一張的方式,拍攝時間鎖定在每天早上的6:30am,並以一個精準的石英鐘讀數為準。

定下拍攝時間之後,溫加藤決定把其他變量也儘可能固定下來。都有些什麼變量呢?

機位

用三腳架固定在陽臺上的同一個位置拍攝。

相機和鏡頭

選擇方畫幅的哈蘇相機,一個定焦鏡頭。

方型不會帶來視覺上的張力。我希望所有的張力都來自影像的色彩。

膠片

一次性買好拍攝一年所需要的全部膠片,以保證膠片出自同一個生產批次,確保膠片乳劑的感光特性保持高度一致。拍攝完畢的膠片在沖洗前統一存放於一個恆溫恆溼的地方。

這個系列用膠片拍攝很重要,因為我知道以後會出現關於數碼操控的質疑。

構圖打破三分構圖法則,讓作為主體的天空佔畫面的80%,20%是地面。“

你可以看到遠處一條帶狀的地景,這會給觀者一個參考點,讓他們知道我的相機沒移動過。

對焦統一對焦於無限遠。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針對自己想要的影像效果,溫加藤在拍攝技巧上做了一番思索。首先是鏡頭焦距的選擇。溫加藤選擇了350mm的長焦鏡頭,這樣可以把透視壓縮成抽象的色彩平面。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其次是快門時間。溫加藤想用較長時間的快門來拍攝,以捕捉到人們看到這個場景時通常不會注意到的細節。

那如何實現較長時間的曝光?溫加藤想到的是:小光圈+慢速膠片。當然作為變量的光圈大小也要固定下來,溫加藤最終決定全部統一用F22的光圈。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把以上所有的變量都固定下來後,溫加藤在每天的拍攝中惟一可操控的,就是根據天氣情況調整快門速度了。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就這樣,在居家的日子裡,每天清晨六點半整,溫加藤都會在陽臺的固定機位用固定的相機和鏡頭拍攝一張海景照片,如此拍了整整一年。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這個直接命名為《 6:30 AM》的系列,也讓溫加藤確認了自己具備在熟悉的環境裡發現美的能力。

我嘗試反映某個風景的永恆性,光線和條件的交匯形成的戲劇性瞬間稍縱即逝的本質。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PHOTO | 沒有西藏你的攝影該何去何從?不如留意下家門口……

好照片可以這樣練成你也做得到

看著這些如調色盤般千變萬化仿如印象派繪畫的海景照,在感嘆溫加藤獨到的審美之餘,你會不會驀然覺得:在尋常居家看似一成不變的日子裡,原來,

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 那麼,為了這份獨一無二,就讓我們隨時隨地保有一顆善於觀察不帶定見的心靈吧。就像鄧麗君在《漫步人生路》裡的唱詞:悲也好,喜也好,每天找到新發現。在平凡的每一天裡,讓我們通過這種方式鍛鍊自己的眼力,同時積極思考用什麼樣的攝影語言可恰如其份地表達這種感受,並付諸實踐。在這個不斷髮現和探索的過程裡,每一天的世界都是新的,每一天的你也是在成長中的。然後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不論是在家附近還是在遠方的田野:

好照片是水到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