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时,他严词拒绝日军进城搜查,那他的人生怎样呢

1937年7月7日夜间,日军在卢沟桥附近演习,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日军从丰台调至宛平城外,列成攻城架势,一面通知北平市长秦德纯,威胁要武力解决。


卢沟桥事变时,他严词拒绝日军进城搜查,那他的人生怎样呢

7月8日凌晨4时,牟田口廉(当时日军现场最高指挥官)也威胁中方谈判代表,要进宛平城搜查失踪士兵,要中国军队让出宛平城东门,被我代表王冷斋严辞拒绝。那么这位英雄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人生结局又如何呢?

王冷斋,原名王仁则,字若璧,笔名冷公,福建闽侯人。15岁转读福州陆军学校,18岁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二期。1916年5月毕业。为人生性耿介,有胆识,又风度翩翩,有文人气派。早年从事文化工作,在北平创办《京津晚报》和远东通讯社,后任北平市政府参事、北平新闻检查所所长。
卢沟桥事变时,他严词拒绝日军进城搜查,那他的人生怎样呢

王冷斋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在此不断制造事端,为此,1937年1月1日专门成立了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王冷斋任河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宛平县县长。有关涉外事宜归北平市政府统一节制。在与日军交涉、周旋中,王冷斋坚持爱国主义立场,凡涉及主权事,寸土不让。日军图谋在大井村建立飞机场,多次带着事先绘制的地形图到宛平,要求按图割地,都被王冷斋坚决拒绝。日方从正面交涉不成,乃变计从民间着手,勾结当地汉奸和地痞流氓,以重利诱惑居民自愿租卖土地。王冷斋发觉后,当即派人到大井村调查,将为首的汉奸抓起来,向居民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从而使日军的阴谋诡计落了空。致使日方在丰台圈地六千亩的阴谋落空。
卢沟桥事变时,他严词拒绝日军进城搜查,那他的人生怎样呢


1937年7月7日晚,日军以失踪士兵为由要进宛平搜查,我方坚决保证城内并无失踪日兵,并拒绝日军进城的要求。日方的一次次威胁利诱,都遭到了王冷斋的坚决回击。8日凌晨一时左右,日军开始攻城,枪炮齐发,专署、县府首当其冲,被炮弹轰塌。王冷斋于谈判决裂之后,即移驻到守军指挥所,组织驻军进行抗击,由此拉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全面抗战开始后,他到大后方参加抗战。日本侵略军占领平、津后,王冷斋随二十九军撤退,先后在济南、开封、西安组建第一集团军办事处。1939年春,他离开军队赴香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流亡贵阳。

1945年8月日本投降,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王冷斋赴东京出庭作证。他出席了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建国后,王冷斋曾任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全国政协委员。1960年6月21日,王冷斋因患肺气肿病逝,终年68岁。著有《卢沟桥事变始末记》、《七七事变的回忆》、《卢沟桥事变纪事诗》等,王冷斋的独特经历和民族气节,将永远受到后人的尊敬与怀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