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桂降清,真的是“衝關一怒為紅顏”嗎?

“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盡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吳梅村的幾句《圓圓曲》,道出一段歷史的悲慼的歷史故事,同樣也留下了吳三桂為了一個女人而降清當漢奸的傳說,真的是這樣嗎?

吳三桂降清,真的是“衝關一怒為紅顏”嗎?

這還要說說當時的形勢,明朝滅亡後,中國北方存在三股力量,一是已經攻克北京的李自成,二是關外虎視眈眈的多爾袞,三是以吳三桂為代表的明朝殘餘。三者中,吳三桂的勢力最弱,而且處於李自成和多爾袞的夾擊之中。他無力與任何一方抗衡,必須要在李自成和多爾袞二者中做出抉擇。

吳三桂降清,真的是“衝關一怒為紅顏”嗎?

李自成曾多次招降,吳三桂再三猶豫,曾一度有投降李自成的念頭。又聞其妾陳為自成將劉宗敏掠去,這時兩面受敵的吳三桂,對內不敵李自成,對外難擋多爾袞。陳圓圓和吳家親人都成了李自成的人質。為保全家人性命,吳答應與李自成議和,為防李自成有詐,又私下以黃河南北分治為條件向多爾袞求助。

吳三桂降清,真的是“衝關一怒為紅顏”嗎?

四月十三日,李自成親率六萬大軍奔向山海關。此時,被年初以來的一系列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李自成,對當時軍事對峙的嚴重性是估計不足的。吳三桂得知李自成親自率軍東征的消息後,即派山海關士紳、儒生李友松、譚邃寰、劉泰臨、劉台山、黃鎮庵、高選等六人“輕身紿賊”,迎候李自成大軍於北京之東不遠的三河縣,表示投降之意,以拖延時日,等待清軍。在派赴清軍求援的使者攜帶多爾袞的覆信返回山海關後,吳三桂馬上又致書多爾袞,求其“速整虎旅,直入山海”。李自成直至行抵關門之時,吳三桂派去接洽投降的代表妄圖脫逃,才發現吳三桂假投降的真實意圖,但已貽誤了輕兵速進奪取關門的有利時機。而多爾袞卻在接到吳三桂的二次求援信後,經過一晝夜的強行軍,於二十一日抵達關門十五里之外。

吳三桂降清,真的是“衝關一怒為紅顏”嗎?

四月二十一日,多爾袞利用吳三桂所處的危急局面,逼迫吳三桂放棄聯清擊李的政策而徹底投降清朝。四月二十二,吳軍初敗,吳三桂求救於多爾袞,多爾袞將計就計,趁吳三桂與李自成談判之機,突然向李自成發動攻擊。在一片石戰役中吳三桂聯合清軍擊潰李自成。清軍入關後,攻入北京,多爾袞把年幼的順治帝以及朝廷由東北的盛京遷都至北京,封吳三桂為平西王。

吳三桂降清,真的是“衝關一怒為紅顏”嗎?

據《清史稿》吳三桂傳記載,“三桂引兵西,至灤州,聞其妾陳為自成將劉宗敏掠去,怒,還擊破自成所遣守關將;遣副將楊珅、遊擊郭雲龍上書睿親王乞師。”

這只不過是說吳三桂因愛姬陳圓圓被劉宗敏擄去而憤起引兵進攻李自成,這隻能說明陳圓圓被掠只是吳三桂降清的其中一個重要的偶然因素。實際上還是當時客觀形勢下多種因素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