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得了别人却保不了自己,保险公司竟也有过不去的坎?

对于保险公司,大家似乎都有这样一个印象:

保健康、保财产、保意外,但凡能想象得到的风险,好像保险公司都会有相应的产品来解决。

保得了别人却保不了自己,保险公司竟也有过不去的坎?

什么是保险风险?

保险风险是指尚未发生的、能使保险对象遭受损害的危险或事故,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事件等。被视为保险风险的事件具有可能性和偶然性。

保险公司的风险来源

1、承保风险

由于保险公司的粗放性经营而带来的风险。比如:

在产险承保上,只注重保费收入而忽视承保质量,对标的物缺乏充分的分折、预测、评估、论证而导致风险;

在寿险营销上,对被保险人缺乏必要的调查、了解,简化必要的手续,致使被保险人状况失真,一旦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就易形成风险。

2、管理风险

由于保险公司管理不善,内控机制不严密或缺乏必要的制约监督机制而导致的风险。比如在理赔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理赔管理规定、履行有关手续或由于审查把关不严,而盲目暗付、随意赔付,导致保险暗付率过大,造成保险公司资产流失,甚至入不敷出,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和经营风险。

保得了别人却保不了自己,保险公司竟也有过不去的坎?

3、投资风险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保险的金融属性决定了保险企业具有运用保险资金、开展投资、向资产业务转化的职能。保险资金运用也已成为保险企业转化经营机制的主要内容,如何安全、合理、充分、有效地运用保险资金是增强保险企业的后劲问题。

在我国保险经营初期,保险资金的运用主要向企业单位发放贷款。但由于映乏有效的信贷管理机制,形成了相当大的风险,至今许多贷款已无法收回,虽然保险公司在融通资金方面有了新的高招,如参与证券投资等,但这种投资风险可想而知。

4、道德风险

由于受利益的驱动,人们的主观心理行为、道德观念发生扭曲而形成道德风险。反映在保险公司方面,近几年不断发生的骗保骗赔案件,自己编造保险事故案件,投保后有意疏于防范酿成的各类事故等屡见不鲜;保险代理过程中的恶意代理、恶意串通;内部员工的违法违纪、内外勾结等等。这种由于人的因素引发的道德风险,往往给保险公司经营造成较大的损失。

那这些风险,保险公司该如何防范呢?

保得了别人却保不了自己,保险公司竟也有过不去的坎?

首先要规范经营、严格管理

保险作为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必须坚决执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绝不允许自行其是或先斩后奏,须做到执行不走样。

同时,保险企业必须认真总结业务经验,严格遵守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对各种业务和理嫱的管理,健全内控机制。完善的内部机制能够运用一套严密统一的制约措施、确定各部门各环节的职责,以规范促发展,以规范防风险。

内控机制管理的重点是:

1.严格执行保险费率或本行业协会颁行的浮动权限;

2.核保清楚,各项合同要素准确齐全,对难以产生效益和难以控制风险的业务严格把关;

3.分保合理,严格分保手续,迅速落实分保方案 既保证业务进展,又分戴集中风险;

4.规范资金运用与管理,特别要坚持集中统一调拨使用的原则。

其次,要加强制度建设,有章必循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效的规章制度是规范经营行为,防范各类风险的基础。近些年国家在保险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已经起步,保险公司内部为适应深化改革的需要,还须建立许多制度和业务规则、运作流程特别是易于操作执行的规章制度及其量化的考棱标准。

为使保险企业内部规章制度顺利执行,极有必要加强监察力量,形成定期、完整的检查制度,尤其是对容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实行专项检查,杜绝和防止“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对于严重损害国家和公司利益的行为.要根据新颁《刑法》的有关规定,依法追究开刑事责任,不能姑息和手软。

第三,要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在社会生产力中,人是第一位重要的因素,保险公司依法合规经营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大家觉得呢?

来源 | 保险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