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得了別人卻保不了自己,保險公司竟也有過不去的坎?

對於保險公司,大家似乎都有這樣一個印象:

保健康、保財產、保意外,但凡能想象得到的風險,好像保險公司都會有相應的產品來解決。

保得了別人卻保不了自己,保險公司竟也有過不去的坎?

什麼是保險風險?

保險風險是指尚未發生的、能使保險對象遭受損害的危險或事故,如自然災害、意外事故或事件等。被視為保險風險的事件具有可能性和偶然性。

保險公司的風險來源

1、承保風險

由於保險公司的粗放性經營而帶來的風險。比如:

在產險承保上,只注重保費收入而忽視承保質量,對標的物缺乏充分的分折、預測、評估、論證而導致風險;

在壽險營銷上,對被保險人缺乏必要的調查、瞭解,簡化必要的手續,致使被保險人狀況失真,一旦與保險人簽訂保險合同,就易形成風險。

2、管理風險

由於保險公司管理不善,內控機制不嚴密或缺乏必要的制約監督機制而導致的風險。比如在理賠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理賠管理規定、履行有關手續或由於審查把關不嚴,而盲目暗付、隨意賠付,導致保險暗付率過大,造成保險公司資產流失,甚至入不敷出,加大了保險公司的經營成本和經營風險。

保得了別人卻保不了自己,保險公司竟也有過不去的坎?

3、投資風險

市場經濟的發展和保險的金融屬性決定了保險企業具有運用保險資金、開展投資、向資產業務轉化的職能。保險資金運用也已成為保險企業轉化經營機制的主要內容,如何安全、合理、充分、有效地運用保險資金是增強保險企業的後勁問題。

在我國保險經營初期,保險資金的運用主要向企業單位發放貸款。但由於映乏有效的信貸管理機制,形成了相當大的風險,至今許多貸款已無法收回,雖然保險公司在融通資金方面有了新的高招,如參與證券投資等,但這種投資風險可想而知。

4、道德風險

由於受利益的驅動,人們的主觀心理行為、道德觀念發生扭曲而形成道德風險。反映在保險公司方面,近幾年不斷髮生的騙保騙賠案件,自己編造保險事故案件,投保後有意疏於防範釀成的各類事故等屢見不鮮;保險代理過程中的惡意代理、惡意串通;內部員工的違法違紀、內外勾結等等。這種由於人的因素引發的道德風險,往往給保險公司經營造成較大的損失。

那這些風險,保險公司該如何防範呢?

保得了別人卻保不了自己,保險公司竟也有過不去的坎?

首先要規範經營、嚴格管理

保險作為資金密集型的企業,必須堅決執行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絕不允許自行其是或先斬後奏,須做到執行不走樣。

同時,保險企業必須認真總結業務經驗,嚴格遵守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增強對各種業務和理嬙的管理,健全內控機制。完善的內部機制能夠運用一套嚴密統一的制約措施、確定各部門各環節的職責,以規範促發展,以規範防風險。

內控機制管理的重點是:

1.嚴格執行保險費率或本行業協會頒行的浮動權限;

2.核保清楚,各項合同要素準確齊全,對難以產生效益和難以控制風險的業務嚴格把關;

3.分保合理,嚴格分保手續,迅速落實分保方案 既保證業務進展,又分戴集中風險;

4.規範資金運用與管理,特別要堅持集中統一調撥使用的原則。

其次,要加強制度建設,有章必循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效的規章制度是規範經營行為,防範各類風險的基礎。近些年國家在保險法律法規建設方面已經起步,保險公司內部為適應深化改革的需要,還須建立許多制度和業務規則、運作流程特別是易於操作執行的規章制度及其量化的考稜標準。

為使保險企業內部規章制度順利執行,極有必要加強監察力量,形成定期、完整的檢查制度,尤其是對容易產生問題的環節實行專項檢查,杜絕和防止“有章不循,違章不究”的現象。對於嚴重損害國家和公司利益的行為.要根據新頒《刑法》的有關規定,依法追究開刑事責任,不能姑息和手軟。

第三,要提高員工隊伍素質

在社會生產力中,人是第一位重要的因素,保險公司依法合規經營水平的高低取決於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

大家覺得呢?

來源 | 保險那些事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