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妝文化:結婚陪嫁帶棺材板、喪服?“壓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課

當下的嫁妝,無非是房子、汽車、金錢、金銀首飾和生活用品,古代也有嫁妝,但要說古代嫁妝被當下更為豐富

,您可能不大相信,不過,咱們先不抱成見,玩一把穿越,是否豐富就能見分曉。

在古代,即使是尋常人家的女兒,家裡人也會從一出生就幫忙給女兒攢嫁妝。為的是以後自己的孩子不僅能找到好婆家,出嫁以後還能在婆家的地位高一點、過得幸福一些。

嫁妝文化:結婚陪嫁帶棺材板、喪服?“壓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課

《詩經·國風》中記載:“以爾車來,以我賄遷”,描述了當時女子出嫁時的情景。你駕著馬快來吧,我帶著嫁妝嫁到你家去,可見嫁妝這一風俗由來已久。

西漢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為愛私奔後,因那是兩人都沒有工作,日子過得十分清苦。父親卓王孫因為女兒跟人私奔,感到很恥辱,不但一文錢嫁妝也不給,也拒不想見。

嫁妝文化:結婚陪嫁帶棺材板、喪服?“壓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課

一些兄弟和長輩交相勸說卓王孫,說:“你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家中所缺少的不是錢財。如今,文君已經成了司馬長卿的妻子,長卿本來也已厭倦了離家奔波的生涯,雖然貧窮,但他確實是個人才,完全可以依靠。況且他又是縣令的貴客,為什麼偏偏讓他們受這樣的委屈!”

嫁妝文化:結婚陪嫁帶棺材板、喪服?“壓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課

因生米煮成熟飯,加上時間一長,卓王孫覺得兄長長輩額的話也有道理,於是絕額定從家裡選出家奴一百人,拿出錢一百萬,以及衣服被褥和各種財物,作為“補嫁妝”送給司馬相如。聽此消息,卓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買了田地房屋,成為富有的人家。至於後來,司馬相如被漢武帝重要,岳父臉上有光,那是後話。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古代嫁妝和現在大同小異,無非錢財而已,但也有區別,是當下沒有,從卓文君的嫁妝看,家奴就是當下不可有的。那麼古代,有哪些更豐富的嫁妝呢?

嫁妝文化:結婚陪嫁帶棺材板、喪服?“壓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課

春秋戰國時期,貴族嫁女都會讓女兒的侍婢,即後來所說的“丫環”一起陪嫁,有的還會讓妹妹跟著過門。一直到清代,陪嫁丫環的現象仍很常見,如《紅樓夢》中的 “鳳姐”王熙鳳,她出嫁時丫環平兒便陪嫁進了賈府,後被丈夫賈璉納為妾。

嫁妝文化:結婚陪嫁帶棺材板、喪服?“壓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課

其實,把女子當嫁妝並沒有什麼稀奇,一夫多妾是古代家庭的正常結構,真正另類是把凶服、棺材這些與喜慶氣氛格格不入的不祥之物當嫁妝。

據《餘姚六倉志·風俗》記載,在過去浙江寧波慈溪一帶,嫁妝中“必預備凶服”。所謂“凶服”,即辦喪事穿的縗衣麻裙,是女兒在將來公婆去世時要穿的喪服。而公婆對此“嫁妝”不僅不覺得晦氣,還很高興,覺得親家想得周到。

嫁妝文化:結婚陪嫁帶棺材板、喪服?“壓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課

與喪服一樣另類的嫁妝,算是棺材板了。在過去廣東大埔一帶就有“陪棺材板”的婚俗。據記載,當地嫁女“鋪排妝奩等物,多者或至新人夫婦百年後所需壽板均備。”如果不方便陪送棺材板,有的地方還會變通一下,如在過去的臺北市,便有用金子打製一隻與棺材板價值相當的小金棺材當嫁妝的現象。納為妾。

嫁妝文化:結婚陪嫁帶棺材板、喪服?“壓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課

古代還有一種特殊的嫁妝叫“壓箱底”。所謂“壓箱底”,就是夫妻性生活模型,因為屬於個人隱私,兼具辟邪作用,常放在箱子最下面,不常出示,故名。“壓箱底”實際是古代性文化的一部分,類似的還有“嫁妝畫”,可以讓新婚夫婦看後知道怎麼過夫妻生活。

嫁妝文化:結婚陪嫁帶棺材板、喪服?“壓箱底”竟是夫妻的必修課

1986年在湖北荊門包山發現的一座戰國楚墓中,出土了許多珍貴的文物,其中有一幅出行圖,描繪了嫁妝物品:整幅畫面由26個人物、2輛驂乘、2輛駢車、9只大雁、2只狗、1只豬構成,另有襯托場景的5棵大樹,所反映的內容即是當時女子出嫁場景。豬、狗是那個時代很重要的家庭財富,用之陪嫁女兒也屬重要財物了。大雁則是當時新郎到新娘家迎親時必帶禮物,即所謂“執雁為禮”,也叫“奠雁”。

古代的土地、房屋是私用財產,大戶人家將幾十上百畝土地和房產作為嫁妝也是比比皆是,特別是皇帝家嫁女兒或者娶媳婦,那個陪嫁的嫁妝簡直歎為觀止。

據《晉書·禮志下》記載,西漢初年的劉姓皇家有這麼一個規矩:“聘後黃金二百斤,馬十二匹;夫人金五十斤,馬四匹。”漢代200斤黃金,相當於現代49600克,以目前每克360元的較低價來算,這筆聘禮多達1785.6萬元人民幣,但有時候實際開支還要大大超過此標準,如漢惠帝劉盈娶魯元公主時,“黃金兩萬斤,馬十二匹”。對應的,女子嫁給皇帝,即當皇后也會要置辦一套嫁妝,但置辦的花費全由皇帝家來“埋單”。

到了明清時期,“厚嫁”之風盛行,嫁妝的檔次也愈來愈高。在明清時期的京城,比較富裕的人家給女兒置辦的嫁妝,一般是二十四抬、三十六抬、四十八抬,而富豪家則多至百餘抬。普通人家多在十六抬、二十抬,至於窮人家便沒“抬”了,僱人用肩扛過去即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