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全球半導體銷售額首次衝破4000億美元大關,增長速度創七年以來新高。

其中,亞太及其他地區銷售額為2,478.34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總值的60.6%,北美地區市場銷售額為864.58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總值的21.2%,歐洲地區銷售額為380.48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總值的9.3%;日本市場銷售額為363.50億美元,佔全球市場總值的8.9%。

從上述數據來看,亞太地區仍為世界半導體的主要市場。若細分到產品,則主要以集成電路為主,佔全球半導體市場總值的83.2%。從產品結構來看,存儲器佔比最高,為30.10%,其次為邏輯電路24.80%,微處理器15.50%,模擬電路12.90%,光電器件8.40%,分立器件5.30%,傳感器3.10%。

目前,中國已成半導體最大消費國國,然而受技術及製造工藝和產能的限制,自給率僅為27%,主要依賴進口,且貿易逆差呈擴大趨勢。

經中國海關統計,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貿易逆差再創新高,達1932億美元,增速高達16.4%,進口額約佔全球68.8%,而出口佔比僅為9.8%。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其他排名依次為:納思達、瑞聲科技、中芯國際、太極實業、中環股份、振華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匯頂科技、風華高科、士蘭微、韋爾股份、北方華創、北斗星通、順絡電子、蘇州固鍀、紫光國芯、華微電子、揚傑科技以及全志科技。

1、環旭電子

環旭電子成立於2003年,現為日月光集團成員之一,於2012年成為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2016年,環旭電子位居全球EMS廠商第16名。

目前,環旭電子主攻通訊類、計算機及存儲類、消費電子類、工業類及車用電子等五大類電子產品,合作客戶有蘋果、友達光電、聯想、英特爾、Zebra、霍尼韋爾、IBM、美光、法雷奧等。

2017年,環旭電子營收創歷史新高,達到297.1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3.86%;淨利潤13.1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63.10%。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從產品角度來看,其消費電子類產品及通訊類產品對營收增長貢獻較多,工業類、存儲類及汽車電子類產品營收也較2016年有所增加。其中,通訊類產品佔比為45.45%,消費類電子產品佔比27.21%,工業類、存儲類及汽車電子類產品分別佔比7.08%,3.36%以及5.65%。

從地區來看,環旭電子營收主要由中國大陸貢獻,佔比達76.36%,中國臺灣貢獻34.75%,墨西哥佔比2.20%,其他國家/地區佔比21.85%。

2、歌爾股份

歌爾股份前身為怡力達,於2008年5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國電聲行業龍頭企業,也是全球微電聲領域領導廠商,主要產品包括微型麥克風、微型揚聲器、耳機、MEMS傳感器、智能音響產品、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產品、智能家用電子遊戲機配件產品、智能可穿戴電子產品等,客戶有三星、索尼、微軟、華為和小米等。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歌爾股份實現營收255.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2.4%,淨利21.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9.53%。其中,電聲器件營收152.66億,佔總營收的59.78%。並且,歌爾股份的產品主要以海外市場為主,國外營收佔比達85.78%。

3、長電科技

長電科技為中國大陸半導體封測龍頭,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分立器件的封裝與測試以及分立器件的芯片設計、製造等,產品有QFN/DFN、BGA/LGA、FCBGA/LGA、FCOL、SiP、WLCSP、Bumping、MEMS、9/193Fan-outeWLB、POP、PiP及傳統封裝SOP、SOT、DIP、TO等多個系列。

根據IC Insights數據顯示,長電科技在2017年已躋身全球10大集成電路封測廠商第三名,並且全球前20大半導體80%均為長電科技的客戶。另根據Yole Développement的報告,目前長電科技在先進封裝晶圓方面,擁有7.8%的市場份額,僅次於英特爾(12.4)及矽品(11.6%)。

2017年,長電科技實現營收238.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4.54%,淨利潤3.4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22.89%。營收增長主要驅動因素為

原長電業績持續增長及JSCK業績大幅改善。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除此之外,長電科技於2015年收購的星科金朋業績狀況也開始好轉,對集團整體營收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並且,星科金朋上海廠已於 2017 年 9 月順利將整廠搬遷至江陰且運營良好,第四季度營收環比增長近 50%,fcCSP 產量創歷史新高,單季度基本實現盈虧平衡。

在此期間,長電科技還積極拓展海內外市場,開發重點客戶,產銷及營收利潤均保持高速增長。

4、納思達

通用耗材行業龍頭,主要從事打印機耗材芯片設計、並致力於打印顯像行業,成像和輸出技術解決方案等。2017年5月,珠海艾派克宣佈更名為納思達,而在更名前的艾派克還上演了一次“蛇吞象”併購戲碼。

2016年,艾派克宣佈以260億元的價格併購體量大自己11倍的美國上市公司利盟。據悉,為了拿下利盟,艾派克借款超過180億人民幣,用以支付收購費用。

通過併購利盟,艾派克完成了從集成電路芯片、打印耗材零部件、通用打印耗材、原裝打印耗材、激光打印機、到打印管理服務的全產業鏈覆蓋。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納思達營收及淨利均實現跳躍式增長,其中營收為215.3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70.89%,淨利潤10.3億,較上年同期增長1589.28%。營收、淨利均暴增的原因是,其將併購公司美國利盟的營收納入了2017年合併報表。

5、瑞聲科技

瑞聲科技是全球頂尖的電聲元件供應商,提供的產品包括揚聲器、受話器、訊響器、麥克風、微型振動馬達以及耳機等,主要客戶有蘋果、華為 、小米、OV等知名手機品牌商。

2017年,瑞聲科技實現營收211.2億元(前五大客戶佔比83%),較上年同期增長36%,其中第四季度營收達到了71.51億元,與2016年的57.37億元相比增長了25%。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淨利潤方面,2017年瑞聲科技的淨利達53.2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2%,第四季度的淨利潤則為18.32億元,與2016年的15.71億元相比增長了17%。

從地區來看,大中華區(陸、港、臺)貢獻營收57.35億,其他亞洲國家為16.28億,美洲地區137.48億,歐洲地區則僅568.7萬元。

自2010年起至今為止,瑞聲科技的業績一直處於增長狀態中,靠聲學器件起家,到目前業務涉及到觸控馬達、射頻結構件、光學鏡頭等多方面業務,並且新業務營收佔比已經超過了最初的聲學器件業務。

譬如,其觸控馬達及無線射頻結構件2017年銷售額已成功超過聲學產品,佔總收入的50%,同比上升51%。聲學分部繼續延續聲學表現的加速增長趨勢,年度收入增長率為20%,佔總收入的45%。

聲學業務方面,目前每月產能已達1.3億隻,新一代超線性結構平臺技術(SLS)也已成功在客戶端大規模使用;光學業務方面,晶圓級玻璃鏡片產能為每月500萬隻,以5P為主的塑料鏡頭2017年底月出貨量已超過1000萬隻,目前產能已達每月2000萬隻。

觸控馬達方面,開發出全系列產品以滿足市場對觸控體驗的需求,產品線自動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無線射頻結構件方面,目前金屬機殼/框年產能為4000萬隻,3D玻璃年產能1500萬隻。產品幾乎滲透至市面上所有的主流安卓旗艦機型,為迎接5G的到來,瑞聲科還積極研發佈局MIMO天線等產品。

微機電方面,微機電麥克風年產能已達8億隻,其自行研發的數字式ASIC芯片已正式進入量產階段。除此之外,為加強其在微機電業務板塊的整體實力,瑞聲科技還斥資收購了一家行業巨頭的設計方案和專利組合,並藉此大幅提升自有設計MEMS Die的 比 例。

6、中芯國際

中芯國際是大陸第一、全球前五的晶圓代工廠,主要提供 0.35微米到28納米制程工藝設計和製造服務。

2017年,中芯國際實現營收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6.4%,淨利潤1.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52%。收入增加的原因,主要系2017年晶圓付運量增加,28納米產能提升,汽車和工業產品均實現翻倍增長。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其中,28納米營收佔比從2017年年初的5%,迅速攀升至年底的11.3%,同比暴漲了443%。但囿於智能手機市場的疲弱和某些產品的製程遷移,中芯國際2017年整體增長態勢有所放緩。從地區來看,中芯去年美國地區營收增長了44.5%至12.40億美元,而中國地區營收基本與2016年持平。

雖然營收增長不明顯,但2017年中芯國際的資本開支卻高達24.58億美元,其中用於中芯北方12吋廠和深圳300mm晶圓廠產能擴充分別為9.48億美元和5.10億美元。

7、太極實業

太極實業目前主要有半導體、工程技術服務、光伏電站投資運營、滌綸化纖等幾大業務板塊。其中,工程技術服務和光伏電站投資運營系2016年收購十一科技後而新增的業務。

目前,該公司的半導體業務主要依託旗下海太半導體太極半導體蘇州半導體蘇州微電子等開展。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的統計,海太半導體2016年位列“國內十大封裝測試企業”第七名。

2017年,太極實業營收達120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5.14%,淨利潤4.18億,較上年同期增長79.68%。其中,半導體業務營收38.08億,佔總營收的31.65%。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8、中環股份

深交所上市公司,旗下半導體業務主要有半導體材料、半導體器件、半導體封裝等。

在半導體材料方面,中環股份目前是國內第一家能夠批量提供8英寸區熔硅拋光片的公司,其區熔單晶產品排名全球前三。而在半導體器件方面,其自主研發設計印刷法 GPP 玻璃鈍化芯片新工藝,目前已實現自動化規模生產。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中環股份實現營收96.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42.17%,淨利潤5.8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45.41%。不過,其半導體營收還不到7億,僅佔總營收的7.21%。從地區來看,其內銷營收64.86億,佔比67.25%,出口營收31.58億,佔比32.75%。

9、振華科技

振華科技目前主要有高新電子、集成電路與關鍵元器件、專用整機與核心零部件、現代電子商貿與園區服務等四大業務板塊。其中,高新電子包括阻、容、感、開關、繼電器、接觸器電子元件和半導體分立器件、厚膜混合集成電路等產品;集成電路與關鍵元器件則包括鋰離子電池及電池系統、高壓真空滅弧室等產品。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振華科技實現營收入80.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21.68%,淨利潤 2.04 億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2.19%。

10、華天科技

集成電路封裝測試代工廠,目前在天水、西安、上海、崑山、深圳及美國鳳凰城均設有製造工廠,產業規模位列全球集成電路封測行業前十大之列,集成電路封裝產品主要 有DIP/SDIP、SOT、SOP、SSOP、TSSOP/ETSSOP、QFP/LQFP/TQFP、QFN/DFN、BGA/LGA、FC、MCM (MCP)、SiP、WLP、TSV、Bumping、MEMS、Fan-out等多個系列。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華天科技共完成集成電路封裝量282.50億隻,同比增長35.75%,晶圓級集成電路封裝量48萬片,同比增長27.30%,實現營業收入70.1億元,同比增長28.03%,營業利潤6.29億元,同比增長52.00%。

從財報來看,華天科技的集成電路業務佔比高達98.24%,且主要以國外市場為主。

除此之外,該公司去年新開發20多家國內客戶,並且成功引進ST、On-Semi、NEXPERIA、SEMTECH、TOSHIBA、LAPIS、ROHM、PANASONIC等半導體原廠,目前已與臺灣地區前10大設計公司的其中6家展開合作。

11、通富微電

通富微電是國內前三大IC封測企業,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廠商有一半以上是通富微電的客戶。目前主要有包括Bumping、WLCSP、FC、BGA、SiP等先進封測技術,QFN、QFP、SO等傳統封裝技術以及汽車電子產品、MEMS等封裝技術;測試技術包括圓片測試、系統測試等。

據瞭解,通富微電還是國內封測行業第一個實現12英寸28納米手機處理器芯片後工序全製程大規模生產的廠商。2015年,通富微電宣佈收購AMD蘇州和AMD檳城兩家公司各85%股權。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通富微電實現營收6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41.32%,淨利潤1.3億,較上年同期減少30.63%。

營收增長的原因為,該公司在2016年4月29日完成了收購AMD蘇州及AMD榕城各85%股權的交割工作,2017年首次合併了兩廠12個月的營收。並且,通富微電崇川工廠在2017年業績保持穩定增長,控股子公司南通通富、合肥通富已相繼投產,通富超威蘇州及 通富超威檳城接到AMD大單,同時又導入多家知名新客戶。

淨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升值,導致匯兌損失增加;其次,南通通富、合肥通富處初期量產階段,營收規模不及預期。最後,該公司基板供應商去年突發意外事故,造成基板供應脫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產能的釋放。

12、匯頂科技

匯頂是中國本土最大的觸控芯片設計公司,成立於2002年,早期以固定電話芯片起步,06年開始拓展電容觸摸屏芯片,14年拓展指紋識別芯片並在15年開始放量。尤其是其指紋識別芯片技術實力領先,目前已經搭載在國內多款旗艦機型上,16年上半年指紋識別收入劇增,是15年全年的331%。2015年,匯頂全年收入突破10億大關,正式躋身10億俱樂部。

匯頂科技目前已成為國內智能人機交互芯片龍頭,客戶主要有三星、中興、華為、酷派、聯想、魅族、維沃等國內領先智能終端品牌。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據悉,匯頂科技官方暫未公佈2017全年財報,但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透露,匯頂科技2017全年實現營收38.7億元。從已公佈的財報來看,其2017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8.6億,同比增長34.63%;淨利潤7.63億,同比增長26.63%。

13、風華高科

風華高科是國內被動元件龍頭,產品有MLCC(多層陶瓷片式電容器)、Chip-R(片式電阻器)電感器三大系列,產品多用於家電、移動通訊、汽車電子、工控、PC等領域。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財報顯示,風華高科2017實現營收3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了20.94%;淨利潤2.07億,較上年同期增長了49.51%。

受被動元件市場行情大好的影響,風華高科2017年主營產品MLCC、片式電阻器市場訂單供不應求,產品銷售額大幅增長,全年營收首次衝破30億大關。不過,由於風華高科2017年計提了1.4億資產減值準備,且核銷負債1528.9萬元,導致盈利情況未超預期。

14、士蘭微

士蘭微是一家同時具備設計和製造等業務的IDM模式類公司,並且是國內當前最大的IDM集成電路企業,主要產品包括集成電路、半導體分立器件、LED(發光二極管)產品等三大類。客戶有歐司朗、三 星、華為、LG、索尼、戴爾、達科等。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士蘭微實現營收27.4億,較上年同期增長15.44%,淨利潤1.7億,較上年同期增長76.75%。其中,集成電路(包括LED 照明驅動電路、IPM 功率模塊、MCU 電路、數字音視頻電路、MEMS 傳感器等)和分立器件產品(快恢復管、MOS 管、IGBT、PIM 模塊等)營收分別增長14.03%、16.79%。

財報顯示,2017年國內多家主流的白電整機廠商在變頻空調等白電整機上使用了超過 200 萬顆士蘭 IPM 模塊;其變頻電機控制芯片開始批量出貨;IGBT器件、IGBT大功率模塊(PIM)、超結MOSFET等產品繼續保持增長;加速度計產品已大批量出貨;發光二極管產品營收及毛利均大幅度提升 ;子公司士蘭明芯實現扭虧為盈;8吋線產出芯片 5.71 萬片等。

15、韋爾股份

韋爾股份主要從事半導體產品的設計及分銷,在設計領域的競爭對手有英飛凌、安森美、恩智浦、德州儀器等頂尖半導體設計公司,在分銷領域的競爭對手有安富利、艾睿電子、大聯大、科通集團以及潤欣科技等。目前,韋爾旗下擁有26家子公司,4家分公司及2家參股公司。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韋爾股份實現營收24.1億,較上年同期增長11.35%;淨利潤1.37 億元,比 2016 年下滑 3.20%。

按行業劃分,半導體設計及銷售營收7.21億,佔比29.98%;電子元器件代理及銷售業務營收16.75億,佔比69.62%。按產品劃分,半導體分銷16.75億,佔比69.62%;TVS營收3.77億,佔比15.67%;IC營收1.46億,佔比6.06%;MOS營收1.14億,佔比4.74%;射頻2963.23萬,佔比1.23%;衛星直播芯片2514.53萬,佔比1.05%;肖特基2491.54萬,佔比1.04%。

按地區劃分,國內、國外營收分別為13.82億、10.14億,各佔比57.44%、42.16%。

16、北方華創

北方華創由七星電子和北方微電子重組而成,是國內集成電路高端工藝裝備的龍頭企業,目前擁有半導體裝備、真空裝備、新能源鋰電裝備及高精密電子元器件四大業務板塊。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北方華創實現營收22.2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7.01%;淨利潤1.2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5.21%。

從行業來看,電子工藝裝備貢獻營收14.35億元,佔比64.56%;電子元器件7.6億,佔比34.32%。

從產品來看,半導體設備主營業務收入11.3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47%;真空設備主營業務收入2億,比上年同期增長127.46%;新能源鋰電設備主營業務收入1億,比上年同期增長5.06%;電子元器件主營業務收入7.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49%。

從地區來看,中部及東南部佔營收的大頭,高達44.70%,其次是東北及華北地區,營收佔比30.87%,西北及西南地區位列第三,佔比19.54%;其他地區,佔比4.88%。

17、北斗星通

中國首家衛星導航產業上市公司,共基礎產品、汽車電子、國防業務、行業應用及運營服務四大業務板塊。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北斗星通實現營業收入22.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3%,淨利潤1.0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02.99%。

其中,旗下華信天線、佳利電子、導航產品等業務單元營業收入分別增長了27.62%、54.28%和 40.59%;汽車電子業務方面,深圳徐港和重慶北斗(不含併購)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6.37%和40.32%。

另外,北斗星通還於去年完成了對德國in-tech、加拿大Rx Networks兩家海外公司的併購;國內方面,完成對廣東偉通30%股權、深渝北斗100%股權、杭州凱立16%股權收購,並參股斯潤天朗、海上鮮等公司。

18、順絡電子

國內最大的電感供應商,從事各類片式電子元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疊層片式電感器、繞線片式電感器、NFC磁片、無線充電線圈組件、電子變壓器等電子元件。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順絡電子實現營收19.9億,較上年同期增長14.47%;淨利潤3.41億,較上年同期減少4.97%。2017年,由於國內消費電子市場,尤其智能手機已進入飽和階段,市場需求增長乏力,再加上新市場應用從產品導入到批量交付時間較長,產能釋放放緩,而成本費用卻在不斷增加,導致利潤未達預期。

19、蘇州固鍀

專注於半導體整流器件芯片、功率二極管、整流橋及IC封裝測試,合作客戶有松下、索尼、比亞迪、飛利浦、佳能、三星、通用、西門子、美的等。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蘇州固鍀實現營收18.5億,較上年同期增長56.20%,淨利潤

1.05億,較上年同期減少7.68%。

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子公司傳感器及軍品銷售不如預期,對馬來西亞AICS的收購期較短,暫未實現全年盈利。據瞭解,2017年蘇州固鍀已完成對馬亞西亞集成電路封測公司AICS的收購,該公司去年下半年才開始慢慢盈利。

20、紫光國芯

前身為晶源電子,現為紫光集團旗下集成電路芯片設計公司,下屬子公司有同方微電子、深圳國微、西安紫光國芯、紫光同創、唐山國芯晶源等。

其中,同方微電子主要從事智能卡及相關技術領域安全芯片設計;深圳國微是國內最大的特種行業集成電路供應商;西安紫光國芯是國內領先的內存和閃存存儲器設計公司;紫光同創則專注於FPGA的研發與銷售;國芯晶源專攻石英晶體元器件及藍寶石襯底材料業務。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紫光國芯實現營收18.3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8.94%,淨利潤2.79億,較上年同期減少16.73%。業績增長的原因主要是紫光國芯集成電路業務去年均保持了穩定地增長,其中智能安全芯片實現營收及利潤雙增長,晶體業務景氣度也開始回升。

在集成電路業務方面,

2017年度智能安全芯片銷量及營收均創歷史新高,高達7.78億;包括特種微處理器、特種可編程器件、特種存儲器、特種定製芯片、特種電源電路、特種SoPC芯片在內的特種集成電路業務2017年繼續保持增長,實現營收5.14億。

2017年存儲器芯片市場需求旺盛,而國際大廠又處於製程轉換期,產品良率尚待提升,致使產品供不應求,價格處於高位水平。受益於此,紫光國芯2017年存儲器業務實現營收3.35億,漲幅超過70%。而包括高壓超結MOSFET、IGBT、IGTO等在內的先進半導體功率器件以及相關的電源管理集成電路等產品,去年也都實現了大幅增長。

在晶體業務方面,紫光國芯去年共銷售晶體元器件超3億件,出口佔比超過70%,實現銷售額1.61億元,但受人民幣升值導致匯兌損失影響,最終淨利潤僅712萬元。

21、華微電子

國內半導體功率器件IDM企業,產品包括MOSFET、IGBT、BJT、二極管等。現擁有4英寸、5英寸與6英寸等多條功率半導體晶圓生產線,各尺寸晶圓生產能力為330萬片/年,封裝資源為24億隻/年。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華微電子實現營收16.3億,較上年同期增長17.12%,淨利潤9485萬,較上年同期增長133.52%。其中,半導體分立器件營收15.02億,佔比高達91.87%。華微電子銷售市場主要以境內為主,其中華東華南地區營收分別為7.12億,4.82億,兩地區營收佔比合計達73.06%。

22、揚傑科技

集半導體單晶硅片製造、功率半導體芯片設計製造、器件設計封裝測試、終端銷售與服務為一體,產品包括各類電力電子器件芯片、功率二極管、整流橋、大功率模塊、DFN/QFN產品、SGTMOS及碳化硅SBD、碳化硅JBS等,客戶主要有飛利浦、GE、BSH、松下、日立、LG、臺達、聯想、OPPO等。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2017年,揚傑科技實現營收14.7億,較上年同期增長23.47%,淨利潤2.66億,較上年同期增長32.08%。從產品來看,半導體器件12.31億,佔比83.77%;半導體芯片2.1億,佔比13.93%。從地區來看,內銷佔比68.53%,營收10.1億,外銷佔比29.17%,營收4.3億。

23、全志科技

總部在珠海,為智能應用處理器SoC和模擬芯片設計廠商。2017年,全志科技實現營收12億,較上年同期減少4.08%;淨利潤1733萬,較上年同期減少88.35%。

中國半導體上市公司10億俱樂部,哪家最賺錢?

全志科技方面透露,營收及淨利雙雙下滑的主要原因系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導致匯兌損失,加之半導體原材料及下游客戶生產配套元器件價格上漲,對整個產業鏈上下游都產生了不利影響。另外,研發成本的增加,以及對子公司東芯通信計提了無形資產減值等,均對整體盈利產生了消極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