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首次冲破4000亿美元大关,增长速度创七年以来新高。

其中,亚太及其他地区销售额为2,478.34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总值的60.6%,北美地区市场销售额为864.58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总值的21.2%,欧洲地区销售额为380.48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总值的9.3%;日本市场销售额为363.5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总值的8.9%。

从上述数据来看,亚太地区仍为世界半导体的主要市场。若细分到产品,则主要以集成电路为主,占全球半导体市场总值的83.2%。从产品结构来看,存储器占比最高,为30.10%,其次为逻辑电路24.80%,微处理器15.50%,模拟电路12.90%,光电器件8.40%,分立器件5.30%,传感器3.10%。

目前,中国已成半导体最大消费国国,然而受技术及制造工艺和产能的限制,自给率仅为27%,主要依赖进口,且贸易逆差呈扩大趋势。

经中国海关统计,2017年中国集成电路贸易逆差再创新高,达1932亿美元,增速高达16.4%,进口额约占全球68.8%,而出口占比仅为9.8%。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其他排名依次为:纳思达、瑞声科技、中芯国际、太极实业、中环股份、振华科技、华天科技、通富微电、汇顶科技、风华高科、士兰微、韦尔股份、北方华创、北斗星通、顺络电子、苏州固锝、紫光国芯、华微电子、扬杰科技以及全志科技。

1、环旭电子

环旭电子成立于2003年,现为日月光集团成员之一,于2012年成为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2016年,环旭电子位居全球EMS厂商第16名。

目前,环旭电子主攻通讯类、计算机及存储类、消费电子类、工业类及车用电子等五大类电子产品,合作客户有苹果、友达光电、联想、英特尔、Zebra、霍尼韦尔、IBM、美光、法雷奥等。

2017年,环旭电子营收创历史新高,达到297.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3.86%;净利润13.1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63.10%。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从产品角度来看,其消费电子类产品及通讯类产品对营收增长贡献较多,工业类、存储类及汽车电子类产品营收也较2016年有所增加。其中,通讯类产品占比为45.45%,消费类电子产品占比27.21%,工业类、存储类及汽车电子类产品分别占比7.08%,3.36%以及5.65%。

从地区来看,环旭电子营收主要由中国大陆贡献,占比达76.36%,中国台湾贡献34.75%,墨西哥占比2.20%,其他国家/地区占比21.85%。

2、歌尔股份

歌尔股份前身为怡力达,于2008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中国电声行业龙头企业,也是全球微电声领域领导厂商,主要产品包括微型麦克风、微型扬声器、耳机、MEMS传感器、智能音响产品、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产品、智能家用电子游戏机配件产品、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等,客户有三星、索尼、微软、华为和小米等。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歌尔股份实现营收255.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2.4%,净利21.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9.53%。其中,电声器件营收152.66亿,占总营收的59.78%。并且,歌尔股份的产品主要以海外市场为主,国外营收占比达85.78%。

3、长电科技

长电科技为中国大陆半导体封测龙头,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的封装与测试以及分立器件的芯片设计、制造等,产品有QFN/DFN、BGA/LGA、FCBGA/LGA、FCOL、SiP、WLCSP、Bumping、MEMS、9/193Fan-outeWLB、POP、PiP及传统封装SOP、SOT、DIP、TO等多个系列。

根据IC Insights数据显示,长电科技在2017年已跻身全球10大集成电路封测厂商第三名,并且全球前20大半导体80%均为长电科技的客户。另根据Yole Développement的报告,目前长电科技在先进封装晶圆方面,拥有7.8%的市场份额,仅次于英特尔(12.4)及矽品(11.6%)。

2017年,长电科技实现营收238.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54%,净利润3.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2.89%。营收增长主要驱动因素为

原长电业绩持续增长及JSCK业绩大幅改善。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除此之外,长电科技于2015年收购的星科金朋业绩状况也开始好转,对集团整体营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并且,星科金朋上海厂已于 2017 年 9 月顺利将整厂搬迁至江阴且运营良好,第四季度营收环比增长近 50%,fcCSP 产量创历史新高,单季度基本实现盈亏平衡。

在此期间,长电科技还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开发重点客户,产销及营收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

4、纳思达

通用耗材行业龙头,主要从事打印机耗材芯片设计、并致力于打印显像行业,成像和输出技术解决方案等。2017年5月,珠海艾派克宣布更名为纳思达,而在更名前的艾派克还上演了一次“蛇吞象”并购戏码。

2016年,艾派克宣布以260亿元的价格并购体量大自己11倍的美国上市公司利盟。据悉,为了拿下利盟,艾派克借款超过180亿人民币,用以支付收购费用。

通过并购利盟,艾派克完成了从集成电路芯片、打印耗材零部件、通用打印耗材、原装打印耗材、激光打印机、到打印管理服务的全产业链覆盖。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纳思达营收及净利均实现跳跃式增长,其中营收为215.3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70.89%,净利润10.3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589.28%。营收、净利均暴增的原因是,其将并购公司美国利盟的营收纳入了2017年合并报表。

5、瑞声科技

瑞声科技是全球顶尖的电声元件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包括扬声器、受话器、讯响器、麦克风、微型振动马达以及耳机等,主要客户有苹果、华为 、小米、OV等知名手机品牌商。

2017年,瑞声科技实现营收211.2亿元(前五大客户占比83%),较上年同期增长36%,其中第四季度营收达到了71.51亿元,与2016年的57.37亿元相比增长了25%。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净利润方面,2017年瑞声科技的净利达53.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2%,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则为18.32亿元,与2016年的15.71亿元相比增长了17%。

从地区来看,大中华区(陆、港、台)贡献营收57.35亿,其他亚洲国家为16.28亿,美洲地区137.48亿,欧洲地区则仅568.7万元。

自2010年起至今为止,瑞声科技的业绩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中,靠声学器件起家,到目前业务涉及到触控马达、射频结构件、光学镜头等多方面业务,并且新业务营收占比已经超过了最初的声学器件业务。

譬如,其触控马达及无线射频结构件2017年销售额已成功超过声学产品,占总收入的50%,同比上升51%。声学分部继续延续声学表现的加速增长趋势,年度收入增长率为20%,占总收入的45%。

声学业务方面,目前每月产能已达1.3亿只,新一代超线性结构平台技术(SLS)也已成功在客户端大规模使用;光学业务方面,晶圆级玻璃镜片产能为每月500万只,以5P为主的塑料镜头2017年底月出货量已超过1000万只,目前产能已达每月2000万只。

触控马达方面,开发出全系列产品以满足市场对触控体验的需求,产品线自动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无线射频结构件方面,目前金属机壳/框年产能为4000万只,3D玻璃年产能1500万只。产品几乎渗透至市面上所有的主流安卓旗舰机型,为迎接5G的到来,瑞声科还积极研发布局MIMO天线等产品。

微机电方面,微机电麦克风年产能已达8亿只,其自行研发的数字式ASIC芯片已正式进入量产阶段。除此之外,为加强其在微机电业务板块的整体实力,瑞声科技还斥资收购了一家行业巨头的设计方案和专利组合,并藉此大幅提升自有设计MEMS Die的 比 例。

6、中芯国际

中芯国际是大陆第一、全球前五的晶圆代工厂,主要提供 0.35微米到28纳米制程工艺设计和制造服务。

2017年,中芯国际实现营收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6.4%,净利润1.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减少52%。收入增加的原因,主要系2017年晶圆付运量增加,28纳米产能提升,汽车和工业产品均实现翻倍增长。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其中,28纳米营收占比从2017年年初的5%,迅速攀升至年底的11.3%,同比暴涨了443%。但囿于智能手机市场的疲弱和某些产品的制程迁移,中芯国际2017年整体增长态势有所放缓。从地区来看,中芯去年美国地区营收增长了44.5%至12.40亿美元,而中国地区营收基本与2016年持平。

虽然营收增长不明显,但2017年中芯国际的资本开支却高达24.58亿美元,其中用于中芯北方12吋厂和深圳300mm晶圆厂产能扩充分别为9.48亿美元和5.10亿美元。

7、太极实业

太极实业目前主要有半导体、工程技术服务、光伏电站投资运营、涤纶化纤等几大业务板块。其中,工程技术服务和光伏电站投资运营系2016年收购十一科技后而新增的业务。

目前,该公司的半导体业务主要依托旗下海太半导体太极半导体苏州半导体苏州微电子等开展。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统计,海太半导体2016年位列“国内十大封装测试企业”第七名。

2017年,太极实业营收达120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5.14%,净利润4.18亿,较上年同期增长79.68%。其中,半导体业务营收38.08亿,占总营收的31.65%。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8、中环股份

深交所上市公司,旗下半导体业务主要有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半导体封装等。

在半导体材料方面,中环股份目前是国内第一家能够批量提供8英寸区熔硅抛光片的公司,其区熔单晶产品排名全球前三。而在半导体器件方面,其自主研发设计印刷法 GPP 玻璃钝化芯片新工艺,目前已实现自动化规模生产。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中环股份实现营收96.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42.17%,净利润5.8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45.41%。不过,其半导体营收还不到7亿,仅占总营收的7.21%。从地区来看,其内销营收64.86亿,占比67.25%,出口营收31.58亿,占比32.75%。

9、振华科技

振华科技目前主要有高新电子、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专用整机与核心零部件、现代电子商贸与园区服务等四大业务板块。其中,高新电子包括阻、容、感、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电子元件和半导体分立器件、厚膜混合集成电路等产品;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则包括锂离子电池及电池系统、高压真空灭弧室等产品。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振华科技实现营收入80.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1.68%,净利润 2.04 亿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2.19%。

10、华天科技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代工厂,目前在天水、西安、上海、昆山、深圳及美国凤凰城均设有制造工厂,产业规模位列全球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前十大之列,集成电路封装产品主要 有DIP/SDIP、SOT、SOP、SSOP、TSSOP/ETSSOP、QFP/LQFP/TQFP、QFN/DFN、BGA/LGA、FC、MCM (MCP)、SiP、WLP、TSV、Bumping、MEMS、Fan-out等多个系列。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华天科技共完成集成电路封装量282.50亿只,同比增长35.75%,晶圆级集成电路封装量48万片,同比增长27.30%,实现营业收入70.1亿元,同比增长28.03%,营业利润6.29亿元,同比增长52.00%。

从财报来看,华天科技的集成电路业务占比高达98.24%,且主要以国外市场为主。

除此之外,该公司去年新开发20多家国内客户,并且成功引进ST、On-Semi、NEXPERIA、SEMTECH、TOSHIBA、LAPIS、ROHM、PANASONIC等半导体原厂,目前已与台湾地区前10大设计公司的其中6家展开合作。

11、通富微电

通富微电是国内前三大IC封测企业,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厂商有一半以上是通富微电的客户。目前主要有包括Bumping、WLCSP、FC、BGA、SiP等先进封测技术,QFN、QFP、SO等传统封装技术以及汽车电子产品、MEMS等封装技术;测试技术包括圆片测试、系统测试等。

据了解,通富微电还是国内封测行业第一个实现12英寸28纳米手机处理器芯片后工序全制程大规模生产的厂商。2015年,通富微电宣布收购AMD苏州和AMD槟城两家公司各85%股权。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通富微电实现营收6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41.32%,净利润1.3亿,较上年同期减少30.63%。

营收增长的原因为,该公司在2016年4月29日完成了收购AMD苏州及AMD榕城各85%股权的交割工作,2017年首次合并了两厂12个月的营收。并且,通富微电崇川工厂在2017年业绩保持稳定增长,控股子公司南通通富、合肥通富已相继投产,通富超威苏州及 通富超威槟城接到AMD大单,同时又导入多家知名新客户。

净利下滑的原因主要系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导致汇兑损失增加;其次,南通通富、合肥通富处初期量产阶段,营收规模不及预期。最后,该公司基板供应商去年突发意外事故,造成基板供应脱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能的释放。

12、汇顶科技

汇顶是中国本土最大的触控芯片设计公司,成立于2002年,早期以固定电话芯片起步,06年开始拓展电容触摸屏芯片,14年拓展指纹识别芯片并在15年开始放量。尤其是其指纹识别芯片技术实力领先,目前已经搭载在国内多款旗舰机型上,16年上半年指纹识别收入剧增,是15年全年的331%。2015年,汇顶全年收入突破10亿大关,正式跻身10亿俱乐部。

汇顶科技目前已成为国内智能人机交互芯片龙头,客户主要有三星、中兴、华为、酷派、联想、魅族、维沃等国内领先智能终端品牌。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据悉,汇顶科技官方暂未公布2017全年财报,但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透露,汇顶科技2017全年实现营收38.7亿元。从已公布的财报来看,其2017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8.6亿,同比增长34.63%;净利润7.63亿,同比增长26.63%。

13、风华高科

风华高科是国内被动元件龙头,产品有MLCC(多层陶瓷片式电容器)、Chip-R(片式电阻器)电感器三大系列,产品多用于家电、移动通讯、汽车电子、工控、PC等领域。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财报显示,风华高科2017实现营收3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0.94%;净利润2.07亿,较上年同期增长了49.51%。

受被动元件市场行情大好的影响,风华高科2017年主营产品MLCC、片式电阻器市场订单供不应求,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全年营收首次冲破30亿大关。不过,由于风华高科2017年计提了1.4亿资产减值准备,且核销负债1528.9万元,导致盈利情况未超预期。

14、士兰微

士兰微是一家同时具备设计和制造等业务的IDM模式类公司,并且是国内当前最大的IDM集成电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LED(发光二极管)产品等三大类。客户有欧司朗、三 星、华为、LG、索尼、戴尔、达科等。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士兰微实现营收27.4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5.44%,净利润1.7亿,较上年同期增长76.75%。其中,集成电路(包括LED 照明驱动电路、IPM 功率模块、MCU 电路、数字音视频电路、MEMS 传感器等)和分立器件产品(快恢复管、MOS 管、IGBT、PIM 模块等)营收分别增长14.03%、16.79%。

财报显示,2017年国内多家主流的白电整机厂商在变频空调等白电整机上使用了超过 200 万颗士兰 IPM 模块;其变频电机控制芯片开始批量出货;IGBT器件、IGBT大功率模块(PIM)、超结MOSFET等产品继续保持增长;加速度计产品已大批量出货;发光二极管产品营收及毛利均大幅度提升 ;子公司士兰明芯实现扭亏为盈;8吋线产出芯片 5.71 万片等。

15、韦尔股份

韦尔股份主要从事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及分销,在设计领域的竞争对手有英飞凌、安森美、恩智浦、德州仪器等顶尖半导体设计公司,在分销领域的竞争对手有安富利、艾睿电子、大联大、科通集团以及润欣科技等。目前,韦尔旗下拥有26家子公司,4家分公司及2家参股公司。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韦尔股份实现营收24.1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1.35%;净利润1.37 亿元,比 2016 年下滑 3.20%。

按行业划分,半导体设计及销售营收7.21亿,占比29.98%;电子元器件代理及销售业务营收16.75亿,占比69.62%。按产品划分,半导体分销16.75亿,占比69.62%;TVS营收3.77亿,占比15.67%;IC营收1.46亿,占比6.06%;MOS营收1.14亿,占比4.74%;射频2963.23万,占比1.23%;卫星直播芯片2514.53万,占比1.05%;肖特基2491.54万,占比1.04%。

按地区划分,国内、国外营收分别为13.82亿、10.14亿,各占比57.44%、42.16%。

16、北方华创

北方华创由七星电子和北方微电子重组而成,是国内集成电路高端工艺装备的龙头企业,目前拥有半导体装备、真空装备、新能源锂电装备及高精密电子元器件四大业务板块。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北方华创实现营收22.2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7.01%;净利润1.2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5.21%。

从行业来看,电子工艺装备贡献营收14.35亿元,占比64.56%;电子元器件7.6亿,占比34.32%。

从产品来看,半导体设备主营业务收入1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9.47%;真空设备主营业务收入2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27.46%;新能源锂电设备主营业务收入1亿,比上年同期增长5.06%;电子元器件主营业务收入7.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49%。

从地区来看,中部及东南部占营收的大头,高达44.70%,其次是东北及华北地区,营收占比30.87%,西北及西南地区位列第三,占比19.54%;其他地区,占比4.88%。

17、北斗星通

中国首家卫星导航产业上市公司,共基础产品、汽车电子、国防业务、行业应用及运营服务四大业务板块。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北斗星通实现营业收入22.0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3%,净利润1.0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2.99%。

其中,旗下华信天线、佳利电子、导航产品等业务单元营业收入分别增长了27.62%、54.28%和 40.59%;汽车电子业务方面,深圳徐港和重庆北斗(不含并购)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6.37%和40.32%。

另外,北斗星通还于去年完成了对德国in-tech、加拿大Rx Networks两家海外公司的并购;国内方面,完成对广东伟通30%股权、深渝北斗100%股权、杭州凯立16%股权收购,并参股斯润天朗、海上鲜等公司。

18、顺络电子

国内最大的电感供应商,从事各类片式电子元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叠层片式电感器、绕线片式电感器、NFC磁片、无线充电线圈组件、电子变压器等电子元件。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顺络电子实现营收19.9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4.47%;净利润3.41亿,较上年同期减少4.97%。2017年,由于国内消费电子市场,尤其智能手机已进入饱和阶段,市场需求增长乏力,再加上新市场应用从产品导入到批量交付时间较长,产能释放放缓,而成本费用却在不断增加,导致利润未达预期。

19、苏州固锝

专注于半导体整流器件芯片、功率二极管、整流桥及IC封装测试,合作客户有松下、索尼、比亚迪、飞利浦、佳能、三星、通用、西门子、美的等。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苏州固锝实现营收18.5亿,较上年同期增长56.20%,净利润

1.05亿,较上年同期减少7.68%。

盈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其子公司传感器及军品销售不如预期,对马来西亚AICS的收购期较短,暂未实现全年盈利。据了解,2017年苏州固锝已完成对马亚西亚集成电路封测公司AICS的收购,该公司去年下半年才开始慢慢盈利。

20、紫光国芯

前身为晶源电子,现为紫光集团旗下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公司,下属子公司有同方微电子、深圳国微、西安紫光国芯、紫光同创、唐山国芯晶源等。

其中,同方微电子主要从事智能卡及相关技术领域安全芯片设计;深圳国微是国内最大的特种行业集成电路供应商;西安紫光国芯是国内领先的内存和闪存存储器设计公司;紫光同创则专注于FPGA的研发与销售;国芯晶源专攻石英晶体元器件及蓝宝石衬底材料业务。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紫光国芯实现营收18.3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8.94%,净利润2.79亿,较上年同期减少16.73%。业绩增长的原因主要是紫光国芯集成电路业务去年均保持了稳定地增长,其中智能安全芯片实现营收及利润双增长,晶体业务景气度也开始回升。

在集成电路业务方面,

2017年度智能安全芯片销量及营收均创历史新高,高达7.78亿;包括特种微处理器、特种可编程器件、特种存储器、特种定制芯片、特种电源电路、特种SoPC芯片在内的特种集成电路业务2017年继续保持增长,实现营收5.14亿。

2017年存储器芯片市场需求旺盛,而国际大厂又处于制程转换期,产品良率尚待提升,致使产品供不应求,价格处于高位水平。受益于此,紫光国芯2017年存储器业务实现营收3.35亿,涨幅超过70%。而包括高压超结MOSFET、IGBT、IGTO等在内的先进半导体功率器件以及相关的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等产品,去年也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在晶体业务方面,紫光国芯去年共销售晶体元器件超3亿件,出口占比超过70%,实现销售额1.61亿元,但受人民币升值导致汇兑损失影响,最终净利润仅712万元。

21、华微电子

国内半导体功率器件IDM企业,产品包括MOSFET、IGBT、BJT、二极管等。现拥有4英寸、5英寸与6英寸等多条功率半导体晶圆生产线,各尺寸晶圆生产能力为330万片/年,封装资源为24亿只/年。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华微电子实现营收16.3亿,较上年同期增长17.12%,净利润9485万,较上年同期增长133.52%。其中,半导体分立器件营收15.02亿,占比高达91.87%。华微电子销售市场主要以境内为主,其中华东华南地区营收分别为7.12亿,4.82亿,两地区营收占比合计达73.06%。

22、扬杰科技

集半导体单晶硅片制造、功率半导体芯片设计制造、器件设计封装测试、终端销售与服务为一体,产品包括各类电力电子器件芯片、功率二极管、整流桥、大功率模块、DFN/QFN产品、SGTMOS及碳化硅SBD、碳化硅JBS等,客户主要有飞利浦、GE、BSH、松下、日立、LG、台达、联想、OPPO等。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2017年,扬杰科技实现营收14.7亿,较上年同期增长23.47%,净利润2.66亿,较上年同期增长32.08%。从产品来看,半导体器件12.31亿,占比83.77%;半导体芯片2.1亿,占比13.93%。从地区来看,内销占比68.53%,营收10.1亿,外销占比29.17%,营收4.3亿。

23、全志科技

总部在珠海,为智能应用处理器SoC和模拟芯片设计厂商。2017年,全志科技实现营收12亿,较上年同期减少4.08%;净利润1733万,较上年同期减少88.35%。

中国半导体上市公司10亿俱乐部,哪家最赚钱?

全志科技方面透露,营收及净利双双下滑的主要原因系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导致汇兑损失,加之半导体原材料及下游客户生产配套元器件价格上涨,对整个产业链上下游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另外,研发成本的增加,以及对子公司东芯通信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等,均对整体盈利产生了消极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